天天看點

誰是汽車圈新“流量之王”?

作者:中國企業家雜志
誰是汽車圈新“流量之王”?
要在激烈競争中生存并勝出,沒有什麼比銷量更重要的了。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孔月昕

編輯|馬吉英

頭圖來源|中企圖庫

一場小米汽車的釋出會,讓整個汽車圈見識到了“雷斯克”流量的瘋狂。

十餘條熱搜、超1億的觀看,全網熱烈讨論,讓這次新車釋出會直接晉升為科技界的“春晚”。

作為小米集團的創始人,雷軍比車圈大佬更懂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粉絲經濟、饑餓營銷、全民造梗等營銷方式,本就是小米的網際網路“特色”,就連那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也是雷軍創造的金句。

不管你喜不喜歡小米、喜不喜歡雷軍,你無法忽視雷軍能夠一晚拿下10萬大定的實力。

想要抓住流量的不僅僅是雷軍。

在新能源汽車風頭正盛的當下,熱度當道,流量為王。3月26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突然更新了已經注冊13年的微網誌,首條微網誌裡寫道:“使用者的聲音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這條微網誌評論區,千餘條使用者留言讨論,細數産品問題,提出發展建議。截至4月13日,魏建軍已經更新6條微網誌,其中兩條是跟雷軍和小米汽車互動。在最新一條微網誌裡,他還預告:“過兩天,我将直播城市NOA測試,大家直播間見。”這也是他首次亮相直播間。

為了提升産品的市場競争力,以往低調的車企掌門人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是能不能利用好平台與熱度,調動使用者的正向回報,才是進駐社交平台的真正要義。

在這一點上,年輕的造車新勢力有更多嘗試。

3月14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抖音平台首次直播,幽默、接地氣的表達吸粉無數。在評論區有人調侃李斌:“斌哥是不是發現直播帶貨比造車容易多了”。當天,李斌抖音号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1000萬人,同時線上超過10萬人。截至4月13日,“蔚來的李斌”抖音号粉絲數已經突破68萬。

過去幾年中,李想在微網誌中幾乎每天更新理想汽車的進展,不僅頻繁爆梗,點評行業内的産品與技術,更時常與網友讨論、反思不足。但因MEGA事件,李想微網誌已經停更40多天。

流量平台話語權的争奪已經提速,天生有網感的企業家收獲了更多流量紅利。譬如現在已經絕口不提“遙遙領先”的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仍在熱度上“遙遙領先”。

對車企們來說,流量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關注度,意味着銷量。要在激烈競争中生存并勝出,沒有什麼比銷量更重要的了。

雷軍:随時随地5G沖浪

雷軍或許是最愛發微網誌的CEO。截至4月13日,雷軍釋出了超過1.7萬條微網誌,他曾表示,微網誌都是他本人親自發的。

從公布小米汽車上市起,雷軍就用不斷刷屏的微網誌和熱搜向外界傳達一個資訊——“他來了,他來了,他帶着SU7走來了”。

誰是汽車圈新“流量之王”?

來源:小米汽車釋出會直播截圖

SU7上市前半個月,他平均每日更新5條微網誌,涵蓋工廠、門店、車輛外觀和内飾、定價等諸多内容,還負責每天給釋出會倒計時;SU7上市後,雷軍的微網誌更新頻率更加頻繁,3月28日當天更是連發10條。

不僅自己發微網誌,雷軍還會和網友積極互動,或者主動抛出一些話題引發網友讨論,或者在評論區機智地回複網友提問,給人的感覺是,他幾乎24小時泡在微網誌上,随時随地5G沖浪。

除了微網誌玩得溜,雷軍的營銷也深谙消費者心理,那就是接地氣。在釋出會上,雷軍大談特談車輛的手機支架、隐形挂鈎功能、雨傘專屬收納、外觀顔色以及防曬能力。雷軍找到了行業的營銷“盲區”,并将其打爆了。

作為活躍在公開場合的企業家,雷軍也在這波營銷中,憑借着身高、學曆、智商、事業、家庭,成為(女)網友眼中的現實版“肖奈(《微微一笑很傾城》的男主角)”。

餘承東:句句不提,句句都是

在4月11日的鴻蒙春季釋出會上,疑似被下了“遙遙領先禁令”的餘承東,在一個半小時直播裡,沒提一句遙遙領先,但直播間觀衆成了餘承東“嘴替”,“遙遙領先”不斷在評論區刷屏。

不過餘承東的确無愧于“大嘴”之名,現場還是暗搓搓diss了一下小米,“一開始想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有些車還要用手機支架,但後來想明白了,是因為他們的車機導航不好用,需要用手機導航。”

對智己咄咄逼人的小米,這次卻分外溫和。雷軍對此僅回複了一條微網誌,并在下方發起投票,“你支援車上有原裝手機支架嗎?你覺得我們為啥做原裝手機支架?”

自從餘承東接手華為汽車業務後,“遙遙領先”就從手機圈傳導到了汽車圈。

盡管任正非曾明确表示華為短期内不造車,但餘承東在汽車業務的堅持上,始終“頭鐵”。

在經曆了搭載華為電驅系統的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年銷量不過萬的慘狀後,餘承東就親自站台問界。他曾表示“遙遙領先”“一年超越特斯拉,兩年幹翻BBA”“1000萬以内最好的、陸地上最強悍的SUV”“問界年銷量目标30萬輛”等,堅定為問界“站台”。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8月29日,Mate 60系列突然開售,點燃的公衆情緒讓華為及其産業鍊成為大衆焦點。

半個月後,問界新M7“恰如其分”地上市,釋出會上,餘承東至少說了5次“遙遙領先”,“領先”也有20多次。

問界M7的銷量沖高,單日大定最高突破7千多輛,一個月累計大定超過了6萬輛,銷量一路飙升,到今年一季度,問界依然穩坐國内新勢力品牌銷冠。

不得不說,從流量到銷量的秘訣,真是被餘承東狠狠拿捏了。

李斌:真誠是必殺技

3月14日,李斌首次嘗試在抖音平台直播。整場直播持續了兩個半小時, 同時線上人數超10萬,累積觀看人數超1000萬。到第二天,賬号漲粉超18萬,據稱,這個資料已創下抖音汽車垂類賬号的單日漲粉紀錄。

截至4月13日,“蔚來的李斌”抖音号粉絲數已經沖到68萬人。

李斌一再強調直播是率性而為,毫無事先準備,但在這場“臨時起意”的直播中,李斌跟公司高管輪番上陣,給網友科普了蔚來的BaaS(電池租用服務)。

周鴻祎還在自己的視訊裡“酸溜溜”地評價,李斌一晚上漲十幾萬粉,效率比自己還高,自己被“刺激”到了。

後來李斌釋出視訊公布了這次直播後得到的收益,共計33088.5元,并表示會把這筆錢捐給大學生方程式賽事。後續他将繼續接受打賞,所獲收入将全部捐出。

這場直播帶來的出圈效應還在持續,對于李斌和蔚來而言,直播漲粉乃至于上熱搜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過直播這種接地氣的傳播方式,拉近品牌和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當然,能拉動銷售賣車就更好了。

誰是汽車圈新“流量之王”?

來源:抖音直播截圖

李想:沉默的“微網誌之王”

當網友還在圍觀雷軍的微網誌評論區,亦或是在抖音搜尋李斌的直播界面時,李想微網誌的沉默狀态何時會被打破,也讓外界倍感好奇。

這位曾經活躍的微網誌“KING”,已經停更40多天。

伴随着理想汽車在銷量上的成功,李想也在微網誌上直言不諱。上至自身品牌打造、企業文化建設,下至行業現狀,友商新品,你總能在李想的微網誌中找到答案。

這種無論資曆品牌,一律一視同仁的評論風格,讓外界對李想的評價處于兩個極端。

轉變就在一瞬間。MEGA市場表現意外失利,讓理想的純電道路頓生波折,也讓曾經無所顧忌的“李怼怼”的微網誌狀态,變得沉默。

3月2日之後,李想已經不再更新微網誌。3月底,理想汽車釋出公告稱,下調一季度銷量指引至7.6萬~7.8萬台,下調約25%。

何小鵬:兄弟抱一下

比起曾經的微網誌之王李想和新晉抖音網紅李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聲效果還停留在“平平無奇”階段。

2011年注冊微網誌的何小鵬,截至4月13日在個人賬号上釋出了1500多條微網誌,在11000多條的李想和400多條的李斌中間,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位置,而且何小鵬對于微網誌的營運,極像如今的“流量明星”的微網誌,口徑十分官方,呈現出工具人屬性。

除了微網誌,2020年4月26日,何小鵬發視訊宣布正式入駐抖音。第二天,他就釋出了和當時正紅的KOL朱一旦合作,為小鵬P7上市直播持續預熱的短視訊;他還蹭過流量,用肯德基“一鴨難求”的可達鴨玩具“求晶片”……

但努力至今,何小鵬的個人抖音号目前隻有18萬粉絲,其粉絲規模被李斌在一天内超越。

最近,何小鵬的政策似乎有所轉變,積極向兄弟靠攏。在抖音和微網誌上,他都釋出了和李斌的“合體”視訊,還有幫助雷軍助陣小米汽車的視訊。

魏建軍:十三年首條微網誌

3月26日,魏建軍在注冊13年後,突然發出第一條微網誌,并表示“來到微網誌,我非常期待看到大家的分享,使用者的聲音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截至4月13日,該條微網誌下已有超過2200條使用者評論,但魏建軍沒有任何回複互動,甚至關注一欄也是0。

誰是汽車圈新“流量之王”?

來源:微網誌截圖

接下來魏建軍還陸續更新了5條微網誌,但依然沒有跟網友産生任何互動,主打一個“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唯一的動作證明自己不是隻發廣告的“僵屍号”,是魏建軍給雷軍回複的微網誌下面,評論了一個好+OK表情包。在該微網誌下方評論區,雷軍這個“客”都比作為“主人”的魏建軍本人活躍,給好幾個網友回複了“抱拳”表情包。

作為傳統車企,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做出了擁抱社交媒體的姿勢,但似乎沒有抓住社交媒體的精髓。

2023年6月13日,長城汽車就宣布,旗下18位公司高管要集體入駐微網誌,線上營業。

此番動作看似人多勢衆、聲勢浩大,但并未掀起太大水花,關注和讨論的多是圈内人士。

企業家親身上陣社交媒體和網友溝通,隻是第一步。到底花多少時間“泡”在網絡,如何真正做成一個活生生的老闆KOL,才是值得汽車高管們深思的問題。

馬斯克:不斷打造的“超級網紅”

在雷軍之前,汽車圈隻有一個超級網紅,那就是特斯拉CEO馬斯克。

Model 3、Model Y、Space X火箭,馬斯克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着全世界的目光。

這種“遙遙領先”的關注度,一方面是源于全球第一家純電車企的光環,一方面來源馬斯克不斷打造的“超級網紅”。在商業領域,馬斯克幾乎打造了一個完美IP:改變世界的技術狂人。看起來無話不說的坦誠+幽默感,讓馬斯克擁趸無數。

這在直接拉動特斯拉銷量的同時,也給馬斯克帶來煩惱。

2018年,馬斯克推特發文暗示特斯拉有私有化的計劃,甚至暗戳戳地透露了價格,導緻該公司股價在短期内大漲。事後,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證券欺詐行為對馬斯克和特斯拉分别處以2000萬美元的罰款,并為馬斯克明确劃定了未經準許不得發表的内容範圍。

在最近小米的密集營銷中,小米汽車頻繁将自己的車型與特斯拉進行對比,并表示小米完勝。對此,馬斯克也毫不示弱,直接開啟了嘲諷模式:對技術進行評判的最好辦法,不是和競争對手進行對比,而是和實體極限進行對比。

接下來,馬斯克和“雷斯克”之間的較量,會是行業乃至商業關注的焦點。

參考資料:

《輿論風暴中的“中國馬斯克”之争:李想VS雷軍》,剁椒Spicy

《微網誌之王“消聲”後,李斌雷軍們靠什麼接下這潑天流量》,深度車評

《刻度人物 | 餘承東:沒人能記住世界第二,隻能記住第一》,刻度DeepLab

《一個晚上,雷軍吓壞了多少車圈大佬》,鳳凰WEEKLY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