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作者:古淩

1981年2月4日,這一日子對于華國鋒是難忘的。這天,是中國農曆雞年的除夕,華國鋒即将辭去所有職務,他的政治生涯即将走到盡頭。

那天晚上,華國鋒來到釣魚台18号樓—這是華國鋒最後一次出席國宴。一道簡單卻意義非凡的煎雞蛋,似乎就像他政治生涯的的縮影。

為何一道普普通通的煎雞蛋會如此牽動華國鋒的心?一切緣起還要從華老七十年的革命生涯說起。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堅持敵後抗戰

華國鋒,原名蘇鑄,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縣一個制革勞工家庭。生于家國積弱、軍閥混戰的歲月,自學生時代起,蘇鑄就十分心系國家前途和命運。

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軍事訓練,嘗試制作武器,為直接參加對日武裝鬥争做準備。

1936年冬,綏遠百靈廟抗戰爆發後,他參加演劇運動為綏遠抗日将士籌集資金;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親眼目睹了日本軍國主義全面侵略中國的暴行,立志抗日救國。

1938年6月,蘇鑄上山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交城抗日遊擊隊。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為了日後便于開展工作,不牽連家人,蘇鑄改名為華國鋒,以示擔當“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之決心,同年10月随即加入共産黨,時年17歲。

至此,華國鋒正式走上革命道路,開啟了其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抗戰時期,華國鋒同志先後擔任交城縣犧盟會秘書,縣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兼分區農民部部長,中共交城縣委宣傳部部長兼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等職務。

他深入煤礦勞工和農民、婦女、兒童中發動群衆,激發群衆抗日熱情,帶領精幹的武工隊到遊擊區、敵占區打擊敵人,建立抗日政權。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他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敵後抗戰,為發展壯大當地抗日武裝力量和開展抗日工作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争時期,華國鋒同志曆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呂梁區第八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陽曲縣委書記、晉中區第一地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先後參加了汾孝戰役、開栅保衛戰、黃崖戰鬥、古交戰鬥等。

他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土地問題的訓示精神,上司交城、陽曲等地的土地改革,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使群衆踴躍參軍支前,為解放古交、太原等城市提供了堅實後勤保障,為山西解放戰争勝利和人民政權建立與鞏固作出了突出貢獻。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為湖南發展做出貢獻

1949年6月,28歲的華國鋒随大軍南下,到湖南湘陰縣任縣委書記、地委委員,從這時到1971年的22年間,他一直在湖南工作。

1951年7月,華國鋒調到湘潭縣,在偉人的家鄉任縣委書記兼縣人民武裝部政委,這年他30歲。

1952年10月,華國鋒任湘潭地委副書記兼湘潭縣委書記,兼任專員,兩年後任地委書記。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從1945年擔任山西交城縣委書記算起,華國鋒此時擔任縣委書記的生涯已經10個年頭,他從基層來,紮根基層,對基層相當了解,這為他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華國鋒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偉人是在1955年7月,地點為長沙。

當時偉人召見四人,其他三人是省委副書記譚餘保,省委常委胡繼宗、徐啟文,隻有他是地委書記。

偉人很早就從家鄉親友們那裡知道湘潭縣委書記是個大個子的北方人,工作細心紮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要見見自己家鄉的父母官,當面考察。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這年,華國鋒34歲,但參加革命已近二十年,初次見到偉人時,華國鋒講起話來不慌不忙,有條有理。

他彙報洞庭湖區防治血吸蟲的情況時,偉人一連向他問了幾個問題,都是有問必答,對答如流,這使偉人對面前這位比自己小28歲的青年人相當滿意。

當時,偉人正全力研究指導全國的農村合作化問題,而華國鋒一向善于把農民組織起來。于是在湘陰土改不久,湘潭全區第一個互助組,即指導互助組——劉正春互助組便開展工作。

華國鋒在其中功不可沒。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1957年8月,華國鋒調到省委任統戰部長。1958年7月任副省長,他到省裡工作後見偉人的機會就更多了。

從1954年起,偉人每年都要回湖南,他很重視統戰工作,特别是和湖南的民主人士很熟,老朋友很多,每年回來,都要看望或宴請他們。

1959年,偉人從家鄉韶山回到長沙,楊開慧的兄嫂楊開智、李崇德,柳直荀烈士的遺孀李淑一,國民黨元老唐生智、程潛、曹曲球及偉人的同鄉、長沙第一師範同學周世钊等等,這些對偉人而言很重要的人,偉人也放心的讓華國鋒安排,将這些人一一接來安頓。

由此可見偉人對于華國鋒能力的認可以及對他人品的信任。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1959年廬山會議後,湖南省委改組。

偉人多次和華國鋒談話,知道他實幹、工作細緻,是個老實人,提名他為湖南省委常委、書記處書記。

華國鋒當時隻有38歲,在全國省委上司中也是年輕的。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偉人後來向湖南省委和中央的同志說,我們黨内有兩種人,一種講真話,一種講假話。黨的幹部要講真話,做老實人。

他主張對講假話的人要針鋒相對,不能讓其占便宜,對講真話的人要給予支援和鼓勵。這種精神也是黨内一貫提倡的。

偉人肯定華國鋒的求實作風和實幹精神。他說:“華國鋒是個老實人。”偉人的這個評價一直保持到他逝世,這也是他最後選擇華國鋒的一個重要原因。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拿得起放得下的智者

1971年初,華國鋒同志調中央工作。他先是協助周恩來同志負責國務院有關工作;周恩來同志逝世後,他主持黨中央、國務院日常工作,對大陸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同志逝世,2月,經偉人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擔任國務院代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同年4月,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1976年6月25日偉人病危後,華國鋒作為中國共産黨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對于那段曆史有學者提出了這樣一段話:“華主席謙虛、穩重、誠懇,有民主作風,是領袖之才。偉人是慧眼識英雄。華受命于危難之機、非常之時,非常之事,非常之人,建立非常之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1980年9月,華國鋒主動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1981年6月又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那年華國鋒59歲,主動辭去黨中央主席職位,這在黨的曆史上是首次。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從1981年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一職起,華國鋒度過了27年遠離政治舞台的生活。退休後的華國鋒幾乎銷聲匿迹,從未公開發表過任何政治言論。

他曾說過,“老是抛頭露面的不好。”但他每年肯定有兩次“露面”:12月26日和9月9日,在偉人的誕辰和忌日于毛主席紀念堂祭拜之時。

每次瞻仰毛澤東遺容,華國鋒都雙目含淚親自喊行禮令:“向偉大領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曾經是他在偉人辭世後,将其遺體安放進水晶棺材内、并題寫了“毛主席紀念堂”門前那幾個大字。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華國鋒家的會客廳中央,懸挂着一張條幅,“清靜”二字大氣、從容,這是他85歲時的作品。

華國鋒常說,自己生于兵荒馬亂的時代,根本沒有整塊的時間學習、練字,他就以手指、小木棍當筆,以腿、以地當紙,忙裡偷閑、零打碎敲,久而久之,随手練字就形成了一種習慣。

華國鋒寫字,寫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詩詞。在他書房的一面牆上,挂着的全是他書寫的毛主席詩詞。

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那是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但即便再練一百年,也練不到毛主席那個水準”。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回望華國鋒的革命生涯,充滿太多的起起落落和艱難險阻,在了解到這些後,或許就能明白為何在山珍海味面前華國鋒會對一道煎雞蛋情有獨鐘。

席間,當招待員給華國鋒遞上一盤煎雞蛋時,華國鋒感到十分意外。

國宴廚師知道華國鋒将要辭職,今後沒有機會再來這裡,是以特地做了這道他喜歡的菜。宴會結束後,華國鋒特地回身跟招待員、廚師一一握手,說道:“同志們的情,我領了!”

從此之後,華國鋒再也沒有在國宴上露面。

81年華國鋒辭職前,最後一次參加國宴,一道特殊的菜讓他濕了眼眶

煎雞蛋看似平凡無奇,卻是在去掉蛋黃之後煎的,華國鋒平時最喜歡這道菜。

去掉蛋黃的雞蛋便隻剩蛋白,它不僅着華國鋒早年間清白艱苦的奮鬥歲月,也代表了華國鋒始終質樸淨白的赤誠之心。

參考資料:

1、華國鋒辭去主席内情:陳雲建議“讓賢”

https://m.haiwainet.cn/middle/345831/2016/1214/content_30567464_1.html

2、紀念華國鋒誕辰90周年: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一生]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21888/533aYdO6cr3_z3kATPLYnfX4Zy_DZN34trPQUbNzzqIP0XOpX5nyFI899pk88LhtBhHM_8oyMYdYxrrlC0JavahONbhrBtojlXb5UTHE1-aiog

3、偉人為何選擇華國鋒接班

http://epaper.gmw.cn/sz/html/2012-02/01/nw.D110000sz_20120201_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