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作者:一維生活

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過度地渲染前三十年的“苦”,苦到了極緻,苦不堪言,忍饑挨餓,衣不蔽體,饑寒交迫,餓殍遍地。以莫言為代表,四處宣揚這個“苦”,吃煤塊,撿麥穗,十五歲還光屁股。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這樣誇張地渲染前三十年的“苦”,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其實目的并不單純,而在于全盤否定那個時代,挖掉共和國的“根”。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前三十年不苦嗎?當然是苦,而且是很苦,但這個“苦”,跟過去的被壓迫之“苦”有着根本差別,被壓迫之“苦”是絕望之苦,而前三十年之“苦”是希望之苦,是建設者之苦,是為了建設新生活之苦,是苦盡甘來之苦。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之“苦”,是刻意混淆兩種“苦”的内涵,借以否定共和國光輝曆史。

前三十年之“苦”,是一部創業史,是中國人真正改變命運之“苦”,是感天動地之“苦”。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1953年2月20日,主席視察江西九江的時候,動情地說:“共産黨從接管國民黨政權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産建設,不遺餘力地抓好這一個中心工作。要讓曆史證明,我們不僅能夠上司好革命戰争,而且也一定能夠上司好和平時期的經濟建設,讓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1957年2月14日,主席接見出席全國學聯第十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代表,對于面臨的現實困難,他說:“六億人口怎麼能沒有困難呢?國家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辦的。中國人多,也好也不好。我們是白手起家,困難總是有的,你們要有準備。青年沒有經驗,對工作中的困難認識不足,老年人有時也認識不足。建設比革命更困難。”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1957年9月4日,主席與河北省地方上司人談工農業發展情況時說:“現在少吃一點,少穿一點,積累起來。全國好了,就保障住國和家了。”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1960年10月22日,主席同來訪的美國記者斯諾談話,談到中國人的生活水準,他說:“生活水準有所改善,但還沒有基本改變。美國人的情況我不知道,歐洲人每人每年要吃上幾十公斤的肉。中國人基本上是吃素的,肉類也吃一點,但吃得不多。要改變這種狀況,至少要幾十年。如果在本世紀内,就是說在今後四十年内,能夠改變那就算很好了。”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前三十年,中國人民一直在為過上好日子而努力,而苦掙苦熬,在作一篇“送窮文”,他們為了将來而積累,富日子當窮日子過,當災年過,為農業打基礎,為工業提供資金,戰天鬥地,豪情滿懷,把汗水灑在共和國的大地上,但凡有點曆史良知,都不會無視這一切。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前三十年,中國克服被美西方國家封鎖和人口大幅度增長的因素,基本解決了西方世界認為中國不可能解決的吃飯問題,到七十年代中期實作糧食自給自足。中國從比比利時還要弱小的工業起步,跻身于世界前6位最大的工業國家之列。從1957年-1975年,中國的國民收入還是翻了一番多。從1952-1972年,中國工業每10年的增長率高達64.5%。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前的35歲延長到70年代中期的65歲。

過度渲染前三十年的“苦”,什麼意思嘛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前三十年的“苦”換來的結果,是真正的“苦盡甘來”,也為後來的中國騰飛完成了“儲能”,那些過度渲染前三十年之“苦”的人,難道不為自己的鼠目寸光和閉目塞聽而羞愧嗎?如果至今還看不到前三十年之“苦”乃建設者之“苦”,光榮之“苦”,還是一味渲染,一點道理不懂,那就快找個老鼠洞鑽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