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作者:線上書法

在學習書法時,常以追溯前人、複古為首要任務。米芾的字被譽為“集古字”,他投入大量時間研究“二王”,但初學行書時卻常聽到的建議是:初學行書宜避免模仿米芾,易流于俗氣!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米芾的書法被稱為“刷字”,其特點之一是毛筆調鋒換面頻繁,字勢迅疾跌宕,富有沖擊力。這種書寫方式本身含有一定的作勢成分,讓人不禁感歎其“鼓努為力”。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其代表作《蜀素帖》便展現了這種特征。這幅作品創作于一張粗糙的蜀錦上,毛筆難行,但米芾卻掌握得宜,字型剛勁豪放,充滿力量。這一獨特風格在其作品中尤為明顯,使《蜀素帖》成為備受研究的焦點。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然而,米芾性情狂傲,個人風格鮮明,喜以自我表現。盡管他對“二王”的研究頗深,但其書風激烈,難以模仿。學習者若無堅實基礎,往往難以把握其中精髓,甚至流于模仿。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這一強烈的個人風格容易使學習者陷入“學米芾如米芾”的誤區,導緻習氣難改。類似情況并非米芾獨有,黃庭堅、徐渭、王铎等書法家作品也有類似特點,但學習者往往難以把握其中奧妙。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是以,我們在學習行書之初,建議從趙子昂的作品入手。趙子昂一生受王羲之影響,是一位傳統大師,但與米芾不同,其行書風格更加秀逸典雅。

米芾的行書多是複古大作,為什麼一般人一寫就俗?初學最好别碰?

趙子昂的作品兼具成熟法度和優雅風姿,晚年作品更融入了李北海的雄健筆意,有助于幫助學習者打通行書和楷書之間的隔閡。是以,學習者可從中汲取成熟法度,而無須擔心流于俗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