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作者:線上書法

趙孟頫在元代書壇掀起了一場複古運動。他一生都在學習王羲之,是以他的作品經常被拿來和王羲之的進行對比,被當作複古的标杆。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然而,趙孟頫晚年的一件行書,《千字文》,用筆不再圓融秀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孟頫最好的作品,是學習古人的至高境界。此作寫于至治元年,也就是趙孟頫去世的前一年,是他最成熟的一件作品。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要了解這件行書,我們要從對古帖的臨摹學習說開去。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趙孟頫是極富天賦的書法家。大多數作品都處在形神兼顧的階段,如《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臨十七帖》等,不論是字形還是神韻,都與王羲之如出一轍。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到了晚年,他的作品開始逐漸帶有雄健恣肆之意。《千字文》是他博采諸家,自出新意的終點。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趙孟頫自述,他臨寫《千字文》不下百遍。從這件作品用筆的氣韻流暢性來看,的确是做到了意在筆先。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這樣的書寫依靠的不僅僅是對文本的熟悉,還有博采諸家,融而化之以後,達到的“專追神韻,不顧形骸,得意而忘形”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趙孟頫臨終前這件行書,無一筆像王羲之,卻被稱贊是“趙書第一”

此卷《千字文》現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它代表着趙孟頫書法藝術的至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