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作者:藍天北方

在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相宜解說應縣木塔,受到網友好評。

建築博士專業知識,在解說過程中顯示出功底。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熱點時評 頭條首發】

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

真情實感不誘導點贊

(相宜系列評論之十三)

相宜和媽媽從陝北高原來到晉北高原,來到了山西,向人們介紹了一座曠世罕見的木塔。

在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佛宮寺内,有一座木塔,始建于遼清甯二年,距今已逾千年。它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木塔和趙州橋一樣,都是中國土木建築業和造橋的奇葩,也是我們國小課本中就知道的故事。

應縣木塔是一座佛宮寺釋迦塔,高約千仞,七層八面,上下玲珑。雖長期經受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但由于采用極緻設計和柔性的榫卯結構,遇到地面晃動,塔身就像蕩秋千一樣,但最終還會回到中心位置。

我注意到,相宜解說應縣木塔時,盡顯博士學者深厚功底,把土木建築專業知識運用的恰到好處。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相宜在回答應縣木塔為什麼能夠完整儲存下來時說:我們古代建築多用于木頭,不像西方用大理石。木頭很容易腐爛,還很容易失火。是以像大明宮、阿房宮這些很輝煌的建築,都已經煙銷灰滅了。

應縣木塔已經1000多年了,它怎麼能完整的儲存下來呢?

相宜說:靠近看,更震撼。第一個原因就是源于它的地基。總重3000多噸,一層層鬥拱。會把荷載傳給柱子,每一根柱子平均要承重110噸。柱子把力再傳給基礎。地上基礎6.6米,底下還有4米,給了木塔很堅實的基座。水準牽拉左右兩側的梁枋,在地震和大風來的時候鬥拱裡面的榫卯之間可以活動錯位,又能吸收很大的能量,就像彈簧和阻尼裝置一樣,是以確定了它的抗沖擊性和抗震性能。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木塔能屹立不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用的原材料,用的是榆木和松木,都是品質上乘的。都說濕百年,幹千年,不濕不幹一兩年,意思是說在最濕潤和最幹燥的環境裡,都可以很好的儲存,這裡的環境是很幹燥的,蒸發量比降雨量高了很多倍。在地基四周還設有排濕孔。是以讓木塔保持幹燥狀态。

相宜說,現在木塔已經傾斜,但維修一直是難題。

用一句話形容這座木塔,相宜說,好到令人叫絕!

網友紛紛評論:

“腹有詩書氣自華,為相宜點贊!”

“不虧有學識,每一個節點都論叙到位,充分利用了所學的知識,應力傳遞等術語不是每位播主都能解釋透徹的。 為相宜點贊。”

“相宜找到與自己學術契合的方向啦。加油。”

“相宜是學建築的,應該是講起木塔得心應手”

相宜水準真高!無論解說那一個景點,都很接地氣,都讓人聽的明白,聽的舒服!

相宜解說古木塔 博士專業顯功力

歡迎朋友說說您的看法,我在評論區等您!

【北方視點 頭條首發】

聊聊家長裡短 關注時事熱點

記錄生活所見 體味人生百态

(注:文中部分素材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