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作者:湖北省婦聯

作者 | 錢志亮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聊安全感。

安全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從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開始,它就時常被人提及。

對于孩子來說,愛與安全感是他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養分。

孩子唯有擁有滿滿安全感,才能夠更加安心、更加自如地探索世界。

那麼,如何給足孩子安全感呢?

除了父母情緒穩定、給予陪伴、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真誠的愛意表達。

比如下面這三句話,記得要常說。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PART01.

第一句:“不要怕,有爸爸/媽媽在”

孩子探索世界之前,需要有安全感做保障。

教過孩子騎自行車的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曆:

第一次學騎車時,孩子害怕摔倒,會要求爸爸媽媽一直扶着自行車的後座:

“爸爸,你要扶住我…...”

“不要害怕,我在後面護着你呢!”

得到大人的保證并确認大人會跟在後面之後,孩子的腳才敢離開地面,蹬上腳踏闆。

這種“安心”和“有人會随時接住自己”的感覺,就是安全感,它給了孩子勇往直前的自信和勇氣。

再比如:

父母第一次帶孩子去公園玩,公園的草坪上擺放着适合孩子玩耍的各種新奇事物。

父母鼓勵孩子自己去周圍探險,孩子開心地跑去玩耍,偶爾跑回父母身邊,接着又跑出去繼續他們的遊戲活動。

如果父母突然消失很久,孩子就會陷入焦慮,立馬失去了玩耍的興趣。

他們會一直在大人身邊徘徊,不敢走遠,他們害怕如果轉過身,爸爸媽媽又會不見了。

發展心理學家蘇珊·恩格爾在其研究成果總結中曾提到:“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少會通過進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探險來收集資訊。”

換句話說,孩子隻有确認安全得到保證後,獨立探索的好奇心、面對困難的勇氣才會發芽。

在孩子幼時,他們會頻繁地确認這一點。

這也就要求父母提供及時的安撫,并溫柔地親近孩子,需要和孩子分别時,不騙他,不趁他不注意偷偷溜掉;短暫地變換撫養人時,也能好好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離開,需要離開多久。

随着孩子長大,父母也要通過其他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你是他的依靠,你會一直陪伴着他。

有的家長常将孩子哭鬧、黏人行為就等同于安全感缺乏,其實真正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面對他眼前的世界,是充滿了不信任感的。

他們反複确認家長的存在,是不信任家長的存在;他們無法融入人際關系,是因為他們害怕受到傷害。

給足孩子安全感,實際上就是要讓孩子信任我們。

如何做呢?當他們犯錯、闖禍的時候,當他們遭遇困難、失敗的時候,告訴他們:

“不要怕,有爸爸/媽媽在。”

這不是縱容孩子的過錯,而是為孩子提供一股溫暖和力量,陪伴他面對成長的挑戰,讓他知道:你願意與他一起面對問題。

試想,在你惶恐不安的時候,如果身邊的人反複告訴你:“别怕,我在”,會是多麼的令人安心。

孩子也會從類似這樣的話中,感受到家長為他兜底的勇氣後,擷取安全感。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PART02.第二句:“在爸爸/媽媽面前,你可以哭,可以不堅強…”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幾乎都聽過父母說這樣的話:

“再哭,我就把你扔這裡!”

害怕被抛棄的孩子,努力收住眼淚;

“這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沒出息!”

被否定情緒的孩子,開始自我否定;

“哭解決不了問題,要堅強!”

孩子慢慢學會隐忍,再多的情緒都憋在心裡。

這種回應的潛台詞是:

“哭是會被嘲笑的,被批評的,表露脆弱就意味着不安全。”

它帶給孩子尤其是一些敏感孩子諸多的羞恥與痛苦,久而久之,他們會回避某些情感,不管在家還是在外,總是隐藏自己的真實感受,非常害怕自己的感受被人攻擊或者排斥。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看見孩子》一書中有一段話說得特别好:

“如果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的某些情緒(即對這些情緒感興趣,因而不排斥),孩子就會知道,他們内心裡的相應自我是安全的、可愛的、有價值的;

如果父母用抑制、懲罰、拒絕來回應孩子的某些情緒,或者試圖改造它們,孩子就會明白,他們内心裡的相應自我是危險的、不好的、不可愛的、超過了限度的。”

想要擁有穩穩的安全感,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心理上被支援、被看見、被了解很重要。

這就需要父母積極地關注孩子的感受,并接納孩子的種種情緒,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系。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靜靜地陪着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在我面前,你可以哭,我會陪着你。”

這種被愛、被接納的感覺會讓孩子的内心充滿力量,不僅不會變脆弱,長大了更能學會真正的堅強。

孩子在家庭裡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不會小心翼翼地隐藏情緒,說明家庭對他來說是安全的。

PART03.

第三句:“有你這樣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

一位年輕的朋友對我說:“我和父母的關系一直很生硬,雙方都不太會表達愛。”

直到他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發現那些沉甸甸的、不曾訴說過的愛意。

朋友的經曆,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其實無非就是兩個字:被愛。

然而,在很多家庭裡,太缺少一些愛的表達,至于很多孩子是不知道,父母因為他的存在本身而幸福和驕傲的,甚至有的父母日常言行表現出來的就是“不愛”。

有些家長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對孩子提出各種嚴苛的要求,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愛會很豐沛,表現不好時,愛就被撤回,變成嘲諷和批評。

家長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你滿足了我的要求,我就會愛你。

雖然這并不是家長的本意,但是當大人過于強調外在的标準,慢慢地,愛就變成以成就為條件了。

其結果是孩子們缺少真正的愛,找不到歸屬感,他們努力地追求完美,卻無法掩蓋内心的空虛,做不到完美時,又會引發強烈的羞愧感和絕望感。

但父母對孩子的意義恰恰完全相反:我永遠愛你,無論你優秀與否。

《最溫柔的教養》的作者吳恩瑛和車尚美寫道:

請稱呼孩子為“我的寶貝”,并告訴他:“有你這樣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

這樣的真心話,或許能夠傳遞很重要的意義。

言語的表達,或許略顯蒼白,但也不可或缺。

當孩子遇到困難:“别怕,我們在你身後支援你!”

當孩子犯錯了:“做錯了事情好好改正即可,這并不會影響我對你的愛。”

當孩子成功了:“我愛你,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愛要大聲說出來,要讓孩子感受到,一句句愛的言語聚集在一起,讓孩子感受愛與溫暖。

這樣的話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它不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溺愛,而是一種托底的力量,讓孩子成長中遭遇再大的困難都能守住心理防線,這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得到的禮物。

從小感受到這樣的愛,會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可以安心做自己。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寵粉福利來啦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選留言點贊排名(點贊數量需超過30)第一的讀者,即可獲得折疊晴雨傘(如上圖示意)。

領獎規則:

1.中獎人需同時滿足關注“湖北e家庭”微信公衆号;留言72小時内點贊數超過30;留言點贊數排名第一。

2.集贊統計截至發文到72小時,屆時小編将回複您具體領獎方式。

3.每月每人限領一次,數量有限,快來參與哦~

THE END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本文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緻力于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咨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湖北e家庭經授權釋出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

本文屬于政務公益宣傳,對于文字或者圖檔有異議的,請聯系删除!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如何養出一個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請把這3句話當成口頭禅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