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作者:鏡頭的生活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一個微笑,會使人如沐春風;一句良言,會使人受益終生;一聲問候,會使人倍感親切。友友們,周六好呀!

本打算今天睡個懶覺,可到了6點鐘又自然醒來,或許是因為來回走動的聲音,還有洗衣服的聲音打擾到了孩子,小妮子不到7點鐘就穿好了衣服,端端正正坐到學習區域,寫起了周末作業。

無論是孩子,還是為人父母的我們,人生永遠是一場不斷磨練、不斷蛻變的修行。哪怕是小事,也要用心經營,日複一日的積累經驗和技巧,終有一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将簡單的事做到極緻,終有一天成就了不起的大事。

這一件件老物,就如同我們的一生,它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被改進,使之越來越精緻,越來越實用。

鋁質暖壺,壺身大多為紅色,一個“囍”字是對一家人最好的祝福。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鋁質物件,友友們,知道此物是啥麼?歡迎留言告知呀!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鐵質物件,80後的筆者不知是幹啥用的。

農具改朝換代了一次又一次,從不好用,到很好用;從粗糙,到精緻。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銅質小鬧鐘。

以前不懂父母為啥起床那麼早,後來才明白,叫醒我們的是時間,叫醒父母的卻是責任。

而當年少的我們,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也成了我們的“父母”。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刺繡用的物件,将布料固定在竹質的架構上,心靈手巧的婦女們手拿針線,在布料上下穿梭着,不一會兒功夫,就能繡出漂亮的花花草草、小動物等等圖案。

現如今售賣機器繡的成品越來越多,刺繡也就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會這種刺繡的,最年輕的也有60多歲了吧?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老式擺鏡,背面有簡單的圖案。

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老式鏡子成了人們使用的寶貝,有了新物的代替,它們不得不遠離我們的生活。時隔幾十載,這些老物竟成了我們追憶往昔歲月的“靈魂”之物。

農村7個消失的老物件,越老越舊越稀罕,用過一樣早已領終身俸了

硯台,盒子是木質,硯台是石質。硯台又稱“石君”、“石友”、“墨侯”、“墨池”、“陶泓”、“龍尾”等等。硯台,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曆經多個朝代的變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并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以上老物件,用過一樣的早已領終身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