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作者:江湖小曉生

中東地區能和以色列一較高下的軍事力量,或許隻有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了。

  • 沙特雖然富有且地盤大,但軍事實力很差勁。連胡塞武裝都搞不定,又拿什麼去和伊朗、以色列這類力量一較高下呢?
  • 卡達雖然富有,但體量太小,不足以起到主導作用,一切還得看伊朗的臉色行事。至于約旦、伊拉克、埃及等國,要麼被以色列打服過,要麼被老美打服過,暫時喪失了和以色列一較高下的資格。
  • 叙利亞、黎巴嫩、葉門,依舊處于戰亂之中,可謂自身難保。一個和平發展的機會都不給,拿什麼和以色列較勁呢?
  • 阿曼、科威特、阿聯酋、巴林這些阿拉伯國家,常常置身事外,基本對巴以沖突以及阿以沖突的态度十分冷淡。

是以說,不由得讓人感歎一聲:阿拉伯世界,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阿拉伯人的權益,居然要靠土耳其人或者波斯人來争取,你說這是不是一種諷刺?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巴以沖突會進一步更新嗎

自從2023年哈馬斯的阿克薩洪水行動過後,新一輪巴以沖突也就算是拉開了序幕。從目前的發展态勢和戰争規模來看,這場沖突完全有資格在未來的曆史教科書中,被定義為第六次中東戰争。

第五次中東戰争,已經是1982年的事情了,距離現在過去了40多年。是以說,中東各國,努力維持中東局勢的穩定,在過去40多年裡,還是很有成效的。

不過2023年哈馬斯的突襲終結了這種局面,新賽季拉開了序幕。哈以之間的沖突,伴随着戰争更新,也在慢慢升溫。

就目前來看,哈馬斯完全是被以色列壓着打,不過以色列在加沙地區的戰事,拖得時間未免也太長了,似乎有一種不想那麼快結束戰争的打算。

以色列的利庫德集團一向都是主戰派為主,以内塔為首的這幫人,在重新掌握了以色列大權以後,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這次引爆戰争的機會。可以說,是哈馬斯給了利庫德集團重操舊業的機會。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是以,有不少人甚至認為,阿克薩洪水行動,完全是利庫德集團放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結果。否則以摩薩德的實力,不可能事前毫無察覺,事後行動遲鈍。

由此可見,即便加沙戰事告一段落,這次的巴以沖突也不會輕易就結束。因為涉及到的中東國家有點多,包括伊朗、卡達、叙利亞、黎巴嫩、葉門等國,都蠢蠢欲動,不願置身事外。

尤其是伊朗,一直以這些阿拉伯小國家的大哥自居,盡管他們是波斯人為主的國家,但大家都是伊斯蘭的一份子,而伊朗的實力又那麼強,自然要挑大梁,負責和以色列較勁。

以色列利庫德集團,不希望戰事輕易結束,他們要抓住這次機會,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開戰之前他們就已經說明了自己的目的:哈馬斯不能繼續存在下去。

而伊朗、卡達這類幕後大哥,也不希望戰事輕易結束,因為哈馬斯被摁在地上揍,他們身為大哥,沒起到庇護作用,隻庇護了幾個哈馬斯的上司,對戰局于事無補。至于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的襲擊,不痛不癢,對以色列根本無法構成真正的威脅。

由此可見,雙方都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次的巴以沖突,會伴随着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更新,這是毋庸置疑的。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土耳其明顯比伊朗技高一籌

伊朗作為中東大哥之一,一直在努力組建伊斯蘭什葉派抵抗之弧。主要成員包括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亞、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等,現在又加上了一個巴勒斯坦哈馬斯。

這一組織看似規模很大,但實際上仔細去看,除了伊朗以外,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 伊拉克是戰後國家,他們對戰争十分抵觸,一般不會輕易動手。隔壁叙利亞的例子擺在那裡,他們可不希望被打得稀巴爛。
  • 叙利亞尚處于戰亂之中,無暇顧及抵抗之弧的任何任務,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住阿薩德家族不倒。至于對外戰争,叙利亞是有心無力的。
  • 黎巴嫩真主黨,長期被媒體稱之為以軍的克星。但問題是他們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真正想要有所作為,的确很有難度。
  • 葉門胡塞武裝,自稱有80萬大軍,各種火箭炮都有,這次紅海危機中,他們的确充當了一把主角的作用。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作用,是很難經得起推敲的。

以色列的主要港口都在地中海東岸,比如特拉維夫、海法港等,即便紅海放心的亞喀巴灣無法進出貨物,那麼地中海東岸依舊可以暢通無阻地對外進行貿易。無非就是将貿易對象,從東方,變成了西方,對以色列并不能産生實質性的打擊效果。

反倒是讓英美等國家氣得不行,畢竟他們在東亞、東南亞有太多的生意,是以胡塞武裝嚴重損害了這些國家的利益倒是真的。但這對以色列又能造成什麼影響呢?說好的是為了減輕哈馬斯的壓力的呢?結果卻招惹來了更多大佬。

是以說,伊朗手底下的這些小弟,真心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是以,以色列才會毫無顧忌地對叙利亞的伊朗領事館發動襲擊,這無疑是一種挑釁,就看你接不接招了:把你的小弟當菜砍,你有意見嗎?要不你親自下場?

相對來說,還是土耳其的政策比較厲害,他們在中東基本沒找什麼小弟,而是努力發展自己的實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仗着手握博斯普魯斯海峽,土耳其在美俄之間都吃得開。土耳其不僅是北約成員國,還是中東數一數二的大國。

比如說,叙利亞戰争看似沒有任何一方是赢家,可人家土耳其不僅壓制住了庫爾德人的起義,而且還占領了叙利亞北部大片領土,無形中為自己開疆拓土找到了一個合适的機會。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明顯比伊朗高好幾個段位了。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伊朗的教士集團,并不希望發生戰争

莫說土耳其不想卷入戰争,你以為伊朗想嗎?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誰願意平白無故卷入戰争呢?在現代社會,好好搞發展不香嗎?

伊朗的情況也一樣,人家根本不希望卷入戰争,這件事他們從上到下的态度基本是一緻的。老百姓自然不希望戰争,畢竟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那麼伊朗上層又是怎麼考慮的呢?這些上層屬于教士集團,他們在1979年以後,趕跑了巴列維國王,獲得了伊朗的統治權。

  • 如果發生戰争,尤其是對外戰争,打赢了倒還好說,哪怕打個平手也算湊合,比如說兩伊戰争,雙方打了個寂寞,伊朗這邊教士集團還在戰争中加強了自身的統治地位。
  • 可如果打輸了,那麻煩可就大了。他們教士集團,極有可能在輸掉這場戰争後,徹底告别權力舞台,這是他們完全不能接受的。

當初教士集團剛起家的時候,曾經承諾給伊朗人民帶來平等自由且富足的生活,是以擁有了一大幫追随者。可40多年過去了,這一成果實作了嗎?顯然并沒有。

教士集團掌握了伊朗絕大多數财富,巴列維時代的貧富差距,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嚴重了,這肯定會讓大量平民大失所望。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是以,當平民出身的内賈德,獲得大量平民擁戴的時候,教士集團一下子就慌了。大學教授出身的内賈德,不僅很有可能将伊朗帶回世俗化的道路,而且一直和老美針鋒相對,差點逼着老美下場和伊朗幹一架。

前者是教士集團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好不容易複古成功,他們又豈能輕易退居二線?後者更是教士集團不願意看到的,畢竟一旦和老美交手,他們絲毫沒有勝算,那他們的統治豈不是要崩盤了?

是以說,類似内賈德這類人,在教士集團面前,是不可能有機會複出的。同時也證明一件事,教士集團不願意和強敵正面交鋒。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和一般的小卡拉米動手,伊朗還是遊刃有餘的,但是和老美以及老美在中東的代言人以色列動手,伊朗并沒有取勝的把握。一旦打了敗仗,那就一無所有了,辛苦40多年打造的複古世界,将一去不複返,換作是誰都舍不得。

伊以大戰一觸即發,中東鹿死誰手?波斯教士集團:小不忍則亂大謀

以色列咄咄逼人,意欲何為

内塔為首的利庫德集團,這回帶領以色列再次走上了戰争之路。在将哈馬斯主力一頓收拾以後,内塔并沒有急着收手。

他們居然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對伊朗駐叙利亞的大使館發起了襲擊,而且還造成了不少死傷。大使館相當于本國國土,襲擊大使館,就相當于對本國發動了進攻。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伊朗不予以還擊的話,好像面子上真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又不是老美親自下場,何必那麼忌憚呢?

但如果伊朗真的動手還擊了,而且規模還不小的話,我懷疑他們就直接掉進陷阱裡了。這麼多年來,伊朗教士集團們,一直采取隐忍的方式苟着,頂多就是培養一些小弟在外面打野,根本沒有團戰沖擊對方水晶的想法。

我認為他們是為了拖時間研究出大殺器,隻要大殺器在手,那誰也威懾不了他們。是以,這次以色列咄咄逼人的行為,顯然是要在伊朗研究出這類大殺器之前,逼他們動手。既然未來早晚一戰,為什麼不趁着自己還有優勢的時候,早點逼對方下手呢?

内塔以及利庫德集團的想法很簡單,他們想成為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人。隻有掃除以色列周圍一切的威脅,那他們的後世子孫才能高枕無憂地和平生活。

至于伊朗方面,已經挑釁到這個地步了,如果不動手,對不起人民,也丢不起這個臉。如果動手了,那此前所有的隐忍都有毀于一旦的可能。那麼你覺得這回伊朗會親自下場嗎?還是說繼續隐忍發育,讓賢小弟們代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