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作者:返樸

整理 | 周舒義、望鄉

15名研究所學生聯名舉報導師!北郵:取消導師資格

4月9日晚,一份長達23頁的舉封包件在網上曝光,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資訊工程學院副教授鄭鳳組内15名碩士研究所學生聯名舉報導師,稱其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包括侮辱謾罵和威脅學生、克扣學生勞務費、布置大量非科研雜務、讓學生幫其女兒考試作弊、學術指導缺位等,多名學生出現抑郁傾向。

4月10日,北京郵電大學釋出“關于我校教師鄭某師德不當有關舉報資訊處理情況的通報”。通報稱,查實鄭鳳未能正确履行研究所學生導師職責,對學生學業疏于指導;未能做到關心愛護學生,要求學生從事與學習、科研無關事宜;未按學校相關規定給學生發放助研津貼。學校決定取消鄭鳳研究所學生導師資格,停止其教學工作,給予降低崗位等級行政處分,崗位等級由副教授七級降為講師十級。後續将按程式進行黨紀處分。學校将尊重學生意願,為鄭鳳名下所有學生調換導師。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

2023年度圖靈獎揭曉,首位圖靈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誕生

當地時間4月10日,2023年度圖靈獎揭曉。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将殊榮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IAS)數學學院的艾維·維格森(Avi Wigderson)教授,以表彰他對計算理論做出的奠基性貢獻,重塑了人們對随機性在計算中作用的認識,以及他在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數十年的引領。圖靈獎是計算機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獎金為100萬美元。維格森曾在2021年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阿貝爾獎,他也是首位同時獲得圖靈獎和阿貝爾獎的科學家。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艾維·維格森 | 來源:Dan Komoda

艾維·維格森1956年出生于以色列海法。先後就讀于以色列理工學院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自1999年起一直任職于IAS。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系列開創性研究中,維格森和他的合作者表明,在一些廣泛認可的計算假設下,所有機率多項式時間算法都可以被有效轉化為确定性算法(即去随機化)。維格森在計算複雜性理論、随機性與密碼學、組合學和圖論等領域均有突出貢獻,在學科交叉領域亦有重要影響。

維格森熱衷科學傳播,還寫了一大學普讀物介紹他的研究領域,在其個人首頁上免費提供(英文):

https://www.math.ias.edu/avi/book

脊髓也有記憶,10分鐘學會新本領

4月11日發表于Science的一項研究表明,記憶并非大腦專利,脊髓中的神經回路可以獨立于大腦實作記憶和運動學習。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組關鍵的脊髓神經元,一組負責新的适應性學習,另一組則在學習完成後進行回憶。

此前研究顯示,即使沒有大腦,脊髓也能通過練習來調整運動輸出,但尚不清楚其确切機制。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切斷小鼠的大腦通信,在小鼠後肢下垂到一定程度時對其施加電刺激。結果發現,僅需10分鐘,小鼠就學會了擡高後肢來躲開電擊。全過程無大腦介入,說明脊髓能夠将電刺激和後肢姿态聯系起來,并調整運動輸出,避免電擊帶來的不适感。24小時後的重複實驗顯示,脊髓擁有的記憶可以持續一定時間,并且會影響新的學習過程。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來源:RIKEN

進一步實驗表明,位于脊髓背側、表達Ptf1a的神經元與脊髓學習相關,這部分神經元失活會使小鼠不再根據電刺激适應性地擡起後肢;而位于脊髓腹側、表達En1的神經元與記憶喚醒相關,這部分神經元失活會使小鼠在24小時後“忘記”擡腿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結果挑戰了運動學習和記憶僅局限于大腦回路的普遍觀念,有望為脊髓損傷後的運動康複帶來新療法。

論文連結: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df6801

FDA近半加速準許的抗癌新藥無臨床獲益

一項新研究對2013年至2023年獲FDA加速準許(Accelerated Approval)的129種抗癌藥物-适應證(存在一種藥物對應多種适應證的情況)進行統計。确證性試驗顯示,在經5年以上随訪的46種藥物中,有19種藥物(41%)未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或延長其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隻有20種藥物(43%)表現出臨床獲益,另有7種藥物仍在驗證中。

加速準許允許根據替代終點或中間終點來加速藥物審批,以治療某些重大疾病、滿足未竟醫療需求。獲得加速準許後,藥企還需進行強制性的确證性試驗,以确認臨床獲益,進而獲得完全準許,或者撤回上市。截至2023年3月1日,FDA通過了294項加速準許,其中針對惡性良性腫瘤适應證的有180項(61%),2012-2022年有超過83%的加速準許針對惡性良性腫瘤适應證。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結果并不反對使用加速準許的藥物,而是強調應向患者傳達這些産品益處的不确定性。他們敦促制藥商在确證性試驗期間收集更有力的臨床益處證據,以支援藥物的完全準許。

論文連結: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17337

“貼貼”有益身心健康

4月8日發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的一項荟萃分析顯示,來自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身體接觸可以減輕疼痛、抑郁感和焦慮。研究認為,觸摸可以改善所有年齡段個體的諸多生理和心理健康結局(觸摸須經雙方同意)。

研究人員對212項研究進行系統綜述和荟萃分析,共涉及12966人。結果發現,接觸他人或物品(包括機器人甚至毛毯)均對健康有益。但與接觸物品相比,與人“貼貼”獲得的心理益處更大;與醫護人員相比,新生兒從父母的觸摸中獲益更多;不同的觸摸類型(如按摩或擁抱)不會造成顯著差異;更頻繁的觸摸會産生更多有益影響;相對其他身體部位(如軀幹),觸摸頭部(如面部或頭皮)的健康結局更佳。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4-01841-8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4月10日消息,該機構超環面儀器實驗(ATLAS)合作組首次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對W玻色子寬度開展了迄今最精确測量。得出的平均值為2202±47MeV(兆電子伏特),與标準模型預測值2088±1MeV基本一緻。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來源:ATLAS/CERN

許多粒子并不穩定,實驗測量這些粒子的品質時,所得到的結果并不是确定值,而是在某個值附近的一定分布。分布的半峰展寬稱為粒子寬度。寬度Γ和粒子壽命τ存在如下關系:Γτ=1。

W玻色子是一種傳遞弱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如果W玻色子衰變為尚未發現的新粒子,将影響測得的寬度值。如果測得的寬度值與标準模型預測明顯不一緻,就預示着可能存在新實體現象。

此前研究人員已在CERN的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和費米實驗室的兆電子伏特對撞機上測量了W玻色子寬度,得出平均值為2085±42MeV,與預測值一緻。在最新研究中,ATLAS合作組利用LHC第1輪運作期間收集的能量為7 TeV的質子-質子對撞資料,首次在LHC上測得W玻色子寬度為2202±47MeV。這是迄今單次實驗進行的最精确測量,雖然更寬,但與預測值的偏差在2.5個标準誤差内。

ATLAS合作組也同時測量了W玻色子的品質,并提高了測量精度。結果顯示,W玻色子品質最新測量值為80367±16MeV,與标準模型預測一緻。

鵲橋二号中繼星完成在軌對通測試

國家航天局4月12日消息,鵲橋二号中繼星已完成在軌對通測試。經評估,中繼星平台和載荷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可為探月工程四期及後續國内外月球探測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3月20日,長征八号運載火箭衛星支架相機拍攝成像。鵲橋二号中繼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太陽翼及傘天線順利展開,圖像左側為天都試驗星。來源:國家航天局

鵲橋二号中繼星自3月20日發射升空後,經過中途修正、近月制動、環月軌道機動,于4月2日按計劃進入24小時周期的環月大橢圓使命軌道。4月6日,鵲橋二号中繼星成功與正在月球背面開展探測任務的嫦娥四号完成對通測試。4月8日至9日,鵲橋二号中繼星與嫦娥六号探測器(地面狀态)開展對通測試。此前同步搭載發射的天都一号、二号通導技術試驗星已于3月29日進入環月使命軌道,4月3日成功實施雙星分離,正在開展系列通導技術驗證。

後續,鵲橋二号中繼星将按計劃為嫦娥四号和即将要發射的嫦娥六号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并擇機開展相應科學探測。

著名實體學家彼得·希格斯逝世

愛丁堡大學消息,當地時間4月8日,2013年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英國理論實體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因病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4歲。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彼得·希格斯 | 來源:Claudia Marcelloni/CERN

希格斯最廣為人知的貢獻,是在1964年提出以他名字命名的希格斯機制,預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揭示了包括W玻色子在内所有基本粒子的品質起源。

愛丁堡大學校長彼得·馬斐森(Peter Mathieson)在訃聞中寫道:“彼得·希格斯是一個非凡的人——一位卓有天賦的科學家,以其遠見和想象力豐富了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識。他的開創性工作激勵了成千上萬的科學家,他的貢獻還将繼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後來人。”

相關閱讀:彼得·希格斯逝世:璀璨的獨行者

本文受科普中國·星空計劃項目扶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W玻色子衰變寬度獲迄今最精确測量丨科技周覽

特 别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衆号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衆号,回複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衆号内聯系背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