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作者:陝西澄城融媒

29年前,一個有着燦爛前程的樂韻,在香港這片繁華背後的壓抑和孤寂中,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當她從高樓一躍而下的瞬間,她的腦海中閃過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香港的繁華與她内心的苦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感受不到任何來自親人和夫妻的溫暖。她的母親對她的不了解,社會上流言蜚語的“小三”稱号,都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驅使她踏上了絕路。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如果她沒有随男友來到香港,或許她的人生會像花兒一樣美麗絢爛。

遺憾的是,她的命運因為一個渣男的花言巧語而改變。樂韻原本有機會在《紅樓夢》中扮演王熙鳳這一角色,但她卻放棄了這個絕佳的機會,甚至導演都感歎她“恨鐵不成鋼”。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她為什麼要放棄那個絕佳的機會呢?關于。樂韻出生于1967年的上海,雖然她的父母很早就不再共同生活,但她的童年還算美好,多虧了她母親作為一名越劇演員所帶來的穩定收入。

樂韻從小就非常懂事,每當母親外出工作,她便在家中勤奮地做家務,她的母親也總是把家維護得溫馨而舒适。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随着年歲的增長,樂韻逐漸長成了一個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的美麗少女,尤其是她那雙靈動的丹鳳眼,簡直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看到女兒長得如此出挑,母親堅決決定讓樂韻走上藝術之路,并開始在多個領域對她進行全方位的培養。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幾年時間,樂韻在琴棋書畫方面無一不精,成了一個真正的才女。

在樂韻16歲的那年,經過母親的安排,她參與了電影《大橋下面》的拍攝,這部電影在當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演張鐵林和郭雪飛也是以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

這次演出不僅讓樂韻獲得了導演的認可,也為她帶來了更多的影視邀請,她接連出演了多部獲得好評的作品,如《橋龍彪》、《一代風流》和《通緝令》等。

到了1984年,當《紅樓夢》劇組全國選角時,樂韻抓住了這個機會,她對即将扮演的角色充滿了信心。然而,在同一年,一位名叫羅烈的香港男子将樂韻騙至手中。

他巧妙地隐藏了自己已婚生子的事實,并用甜言蜜語欺騙了樂韻,使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在一段充滿智慧的對話中,她對羅烈的愛情感到無法言喻的困惑。因為她的音域寬廣和氣質非凡,導演決定讓她扮演《紅樓夢》中王熙鳳的角色。但她對此并不感興趣,尤其是她與男友正處于熱戀的浪漫時期,是以她堅決拒絕了這一角色,錯過了一次成名的機會。

時間飛逝,到了1988年,她與男友一起來到香港,原本希望在這裡的演藝圈大放異彩。然而,男友的無能為力使得她失去了進入優質圈層的機會。

到了香港後,她才發現男友早已有家室。她本想全心全意與男友共度餘生,可羅烈卻率先将她抛棄。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此後,她背負着“小三”的惡名,無論走到哪裡,都遭人非議,她的心态也是以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在這個忙碌而又喧嚣的世界裡,有一個女人,她的生命軌迹充滿了坎坷與痛苦。她母親,一個曾經為了家庭付出了無數辛勞和犧牲的堅強女性,原本憧憬着與女兒一同到香港尋找更美好的生活。

然而,當她們踏上這個繁華島嶼的土地時,她們所面對的現實卻遠比想象中艱難。女兒的生活狀态,比起她們曾經在内地的日子,更加凄苦。

女兒的每一天,都在與生活的重壓和挫敗中掙紮。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當愛情離她遠去,她的心上也被貼上了“小三”的不堪标簽,而來自母親的言語打擊,更是讓她感到生存的意願變得微乎其微。

1995年,那個曾經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女人,心如死灰,她爬上了住宅區13樓的屋頂。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在絕望中,她選擇了用一躍結束自己短暫而悲慘的28年人生。

她走後,這個世界對她的态度仿佛未曾改變,她所追求的親情和愛情的溫暖,最終不過是一場空。死後,除了林建明這位生前的好友外,幾乎沒有人為她的離去真正感到惋惜。她的母親也未能出席她的葬禮,而她生命中的那份孤獨和遺憾,随着她的離去,仿佛也随風散去。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在這個故事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漩渦中掙紮,尋找着愛與被愛。但不幸的是,對于她來說,真正的愛和溫暖始終難以觸及。生命的終結,不僅是她個人悲劇的終章,也是對那些在生活重壓下仍勇敢尋找愛與希望的人們的一種警示。

原來她已去世29年了,不堪忍受“小三”罵名,28歲從13樓一躍而下

她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沒有人能夠取代她的位置。當我們回顧過去,樂韻的故事實在令人心碎,她的遭遇雖然充滿悲傷,但這并非她自己選擇的道路。

如果當初她沒有沉溺于愛情的癡迷,如果她能再堅強一些,也許她的命運就會截然不同。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生命中的每個選擇都可能導緻不可預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