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黃土高原,曾經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嚴重的土地荒漠化區域之一,被聯合國戲稱為“地球的傷疤”。多年來,這片受極端環境侵襲的土地,一直是中國治理環境的重中之重。

那麼被聯合國判了死刑的土地,在中國死磕治理70年之後,如今是否又重獲新生?那片曾被認為無藥可救的黃土高原,如今是否已經舊貌換新顔,生機勃勃?這究竟是怎樣一段不平凡的曆程?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黃土高原之殇

在中國北方,有這樣一片土地,它被黃土所覆寫,面積達63.5萬平方公裡,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集中分布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土層厚達50至80米,甚至有的地方超過250米。這些黃土質地松散,營養貧乏,植被難以生存。一旦遇上大雨,泥沙就會被沖刷入黃河,使這條母親河成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黃土高原的生态環境之惡劣,可以用"人吃光了樹,羊啃光了草。下一場山水褪一層泥,種一茬莊稼剝一層皮"來形容。這裡常年幹旱少雨,加之人類長期的濫砍濫伐,使得植被覆寫率一度降至6.1%。

黃河下遊地區,河床高出地面達16米,水患嚴重威脅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産安全。面對這一切,連聯合國都無奈地宣布,中國黃土高原的環境問題無藥可救。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這片土地之是以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其實早在第四紀冰期就已經開始了。當時幹燥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大量風力搬運的沉積物在此聚集,形成了如今的黃土高原。在此之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寬闊的湖泊,被稱為"黃土原湖"。

後來地球環境發生巨變,湖泊逐漸幹涸,黃土高原的雛形漸漸顯現。但這隻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一部分,人類活動也在加速這一過程。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西周時期,黃土高原的植被覆寫率還有53%,但到了新中國建立前期,這一數字已經銳減至6.1%。大規模的砍伐活動,使得這裡的生态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

黃河泥沙泛濫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後果。1957年,黃土高原泥沙入河量就達到了16億噸,在河道沉積形成地上河,引發了下遊嚴重的水患。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國家決心要扭轉這一頹勢。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治理黃土高原的探索之路可謂曲折艱辛。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艱難探索之路

1.坡面治理的挫折

上世紀50年代,針對黃土高原生态惡化的問題,國家決定采取坡面治理的方式。具體做法是在坡面修建梯田,利用植被根系固土,同時也可為當地群衆解決溫飽問題。

這個想法本身并不壞,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遭遇了重重挫折。梯田并未能遏制水土流失,反而加劇了泥沙入河量。這條路行不通,專家們隻能再次探索新的出路。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當時,不同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人主張采取大規模的植樹造林,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該通過修建水庫攔蓄泥沙。但無論是哪種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都遇到了各種困難。

比如植樹造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還要面臨苗木成活率低、管護難度大等問題。修建水庫雖然能攔截泥沙,但也會淹沒大片良田,引發新的沖突。種種困難接踵而來,讓治理工作者們陷入了兩難境地。他們不得不再次反思,尋找更加有效的解決之道。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2.溝坡聯合治理的曲折

70年代,學界提出了溝坡聯合治理模式。在溝壑中修建堤壩攔截泥沙,同時将泥沙用于造田。這一模式将治沙與農業生産相結合,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每年減少了2億噸泥沙入河。

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但好景不長。1977年,陝北地區遭遇了特大洪水,這一美好藍圖徹底被打破。大量堤壩被沖毀,攔蓄的泥沙也随之流失。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社會上也出現了質疑聲音,人們擔心這些海量的資金投入最終可能會無功而返。治理工作者們的信心一度受到嚴重打擊,有人甚至開始懷疑,黃土高原真的是無藥可救的嗎?

這一次失敗,讓專家們意識到,單一的治理模式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思路,采取更加綜合、靈活的措施,才能真正扭轉這一頹勢。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3.小流域綜合治理的轉機

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治理工作者們決定改變思路,采用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方式。他們将黃土高原不同支流和幹流分成小段,根據不同地形和生态條件,分别采取植樹造林、溝坡攔截淤泥等多種措施,形成一套靈活多樣的綜合性治理體系。

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讓治理工作收到了明顯成效。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對應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與此同時,政府還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嚴格禁止在土壤條件薄弱地區進行農業種植,并加強了對保護林的重建工作。

這些措施的實施,讓黃土高原的生态環境逐漸走向好轉。但要真正實作生态與經濟的雙豐收,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退耕還林還草 環境經濟雙豐收

1999年,國家實施了一項重大舉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這一舉措不僅讓黃土高原的生态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也為當地群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為了讓老百姓心甘情願退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體政策。首先,他們嚴格禁止在土壤條件薄弱地區進行農業種植,并加強了對保護林的重建工作,實行網格化管護。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更重要的是,政府通過經濟補償等方式,鼓勵農民主動參與退耕還林。比如對退耕的農民,政府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并提供種植經濟林木的資金支援。

為了讓群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國家還大力加強了輿論宣傳。通過各種媒體管道,向廣大農民宣傳退耕還林的好處,讓他們主動投身到這一事業中來。

在政策和宣傳的雙重作用下,黃土高原上下達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識。不少農民自發組建了護林隊,一旦發現有人偷伐樹木、破壞環境,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這其中就有一位退伍老兵張福貴。退伍後,他回到家鄉陝北渭南,看到家園的環境日益惡化,決心投身到保護家園的事業中。

他先是加入了村裡的護林隊,每天和其他隊員一起巡邏,防止有人偷伐樹木。後來,他又自費在家門口的荒山上種下了幾千棵樹苗,并親自澆水、施肥、除蟲,精心呵護。

就這樣,張福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綠化事業做出了貢獻。而像張福貴這樣的普通人,在黃土高原上遍地都是。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生态環境持續向好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态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截至2020年,這裡的植被覆寫率已攀升至67%,水土保持率也提高到66.94%。

曾經那片被認為無藥可救的土地,如今已煥然一新。黃河也不再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下遊地區的水患隐患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與此同時,農民的收入來源也在不斷拓寬。過去單一依賴農業種植,現在已經擴充到了非農就業、果園經營、生态補償等多種管道。許多貧困地區也終于擺脫了窮困的陰霾。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援和群衆的積極參與。通過持續不懈的努力,黃土高原終于走出了生态惡化的困境,實作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聯合國認為黃土高原無藥可救,中國死磕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結語

黃土高原治理的成功經驗,令世人刮目相看。這再次證明了中國人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正行穩緻遠。

這條路雖然曲折艱辛,但隻要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最終實作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豐收。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好消息傳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