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作者:田柳Talk

4月26日,中國地質大學即将主持召開評審會議,對想要借用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科研樣品的學術機構進行稽核。不過,本次參與評審會的學術機構名單公開之後,一個特殊的申請方NASA,引起了所有人關注。

外界關注的原因很簡單,中國一直主張在航天領域平等開放的和所有國家合作,但在美國有一份性質極為惡劣的“沃爾夫條款”,嚴格限制NASA和中國的航天合作。美國在航天領域對中國的嚴防死守,已經到了一種接近病态的程度。

中國探月項目總負責人吳偉仁院士就曾經透露過一件事,嫦娥二号希望探測拉格朗日L2點,為中國接下來的探月計劃做準備的時候,美國一度關閉了本來全球共享的小天體軌道資料,把“科學無國界”這句美西方當年鼓吹的真理踩在了腳下。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嫦娥五号傳回器攜帶月球樣品

但是,當年制定“沃爾夫條款“的美國國會萬萬沒想到,短短十幾年過去,中國就已經在航空航天領域逼近甚至超越了美國。如今,被這份檔案限制的成了NASA 自己。

這一次為了登上中國地質大學的名單,NASA從去年12月開始,就不斷的向美國國會打報告,希望繞開“沃爾夫條款“的限制,向中國申請“嫦五”采集的樣本。這場“拉鋸戰”打了大約足足半年。NASA稱,申請擷取中方采集到的樣品是必要的,具有“獨特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請中國月壤的美國科研機構還不止NASA一家,布朗大學、芝加哥大學、普渡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都赫然在列。申請月壤的機構有十家,美國科研機構占了足足一半。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NASA

從這份名單中不難看出兩件事。第一,中國是真的開放包容,看不上美國鼓吹的太空競賽。第二,如果中美真存在所謂的太空競賽,那麼美國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五角大樓炒作中國“太空威脅論”炒作的越熱鬧,自己丢的人就越大。

第一點很好了解。如果中國真的搞太空競賽,那麼從一開始就不會出現這種美國科研機構占據申請名單整整一半名額的事情。這份名單既然放出來,大機率後續就是會有美國機構“中标”的。這種态度,和中國在打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以及“天宮”空間站時的态度是一樣的。

中國從來沒有像美國那樣,對指定的國家攔門設卡。這些計劃裡之是以沒有美國的身影,不是中國沒有敞開大門,而是美國把自己铐在了門外。歐洲國家平時在意識形态上也沒少給中國“添堵”,但中歐的探月合作至今一直在正常推進。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根據2023年公布的時間表,預計今年發射的嫦娥六号,就會搭載歐洲航天局研發的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和法國研發的氡氣探測載荷。2019年中國設計月球科研站項目的時候,也是拉上了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歐洲航天局一起展開規劃論證工作。

是以,美國的政客和軍方鼓吹的太空競賽,在中國這裡根本就是個不存在的概念。美國政客那種你輸我赢、非此即彼的邏輯,中國也看不上。中美對待太空事業的不同态度,注定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美國在探索太空的腳步上必然會落後于中國。

這就來到了第二點。美國鼓吹的“太空競賽”,最後一定會變成回旋镖紮到自己身上。在NASA跑到中國地質大學要月壤的時候,美國的政客在幹什麼呢?在渲染中俄的“太空威脅”,并且試圖拉幫結夥來對付中國。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中美

4月2日,美國駐阿根廷大使率先對中國“開炮”,聲稱中國在内烏肯建設的深空探測站可能“被解放軍操縱”,并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4月9日,美國太空軍司令高調喊話,稱中國的深空探測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且給美國帶來威脅。

同日,NASA還召開記者會,表示美國将幫助日本在2031年實作把探測車送上月球的目标,推動“阿爾忒彌斯計劃”,一起在太空搞所謂的“新冷戰”。很明顯,美國政客和軍方都非常想要和當年裡根炒作“星球大戰”那樣,用針對蘇聯的架勢針對中國。

但是,中國地質大學拿出來的這份包含NASA在内的申請名單,把他們精心策劃的所有攻勢都給刺穿了。中國和美國都是有明确的探月時間表的,但是和一步一個腳印、認真按照時間表推進的中國航天人相比,美國這群人可以說非常不靠譜。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阿爾忒彌斯計劃

今年在探索太空這件事上,美國就沒有迎來過什麼好消息。1月8日,美國“遊隼”号月球着陸器因為推進系統故障發射失敗,和月球擦肩而過。

1月9日,NASA宣布,因為在“電池、排風系統、溫控系統、閥門”等系統上都發現了“重大問題”,是以要推遲阿爾忒彌斯2号的登月時間,阿爾忒彌斯3号的發射計劃也随之推遲1年。不過,考慮到出問題的系統太多,1年時間夠不夠NASA維修和調試,還要打上一個問号。

到2月24号,美國的“奧德修斯”航天器好不容易實作了半個世紀以來在月球的首次着陸,但随後就陷入“失聯”狀态。後來被證明是登陸的時候姿勢不對,導緻“臉着地”,運作了不到一周就匆忙陷入休眠,沒有傳回任何有研究價值的圖像和資訊,登月了,但沒完全登。

美國想借5份月球樣品,鵲橋二号任務圓滿成功,NASA又要求中國?

鵲橋二号

相比之下,中國的“鵲橋二号”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已經完成在軌對通測試,并傳回地球和月球的最新合影,NASA又要求中國?到2028年,國際月球科研站就要基本成型了。留給美國追趕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剩下四年而已。

在航空航天領域,已經不是美國封鎖中國,而是美國“閉關鎖國”,把自己隔離在了世界之外。當下,從歐盟到俄羅斯,再到阿聯酋、泰國、巴基斯坦等多國,都已經采取行動希望搭上中國探月工程的快車。4月8日,北約國家土耳其也送出了參與中俄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申請。

中國是不搞新冷戰那一套的,是以無所謂赢還是輸,目标隻有一個,那就是帶領全人類走向太空。而美國如果繼續抱着“星球大戰”的幻想不肯放棄,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讓美國的太空探索成為“自我實作的預言”,在自導自演的太空競賽中成為唯一的輸家。

#MCN首發激勵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