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作者:丁香醫生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老了容易生病,特别是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仿佛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當年輕人遭遇重症,例如癌症,仿佛生命中出了一個「錯誤」。

而「錯誤」,一定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不少媒體宣傳中,這些患癌年輕人的生活,總能找到一些「做錯了」的蛛絲馬迹:

白天喝了奶茶、咖啡,患癌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圖檔來源:報道截圖

晚上吃了外賣、燒烤,患癌: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圖檔來源:報道截圖

晚上熬夜加班了,患癌: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圖檔來源:報道截圖

時不時沖上熱搜的年輕人患癌新聞,平等地震懾每一個疲于加班應酬、飲食不算健康,依靠熬夜和吃喝解壓的年輕人。配合着體檢報告上的「XX 結節」,總能引起深深的焦慮。

在這些新聞報道裡,不健康的生活小習慣不停背鍋,似乎年輕人從早到晚做任何事情,都會最終導向癌症;又好像每一位罹患癌症的年輕人,都能找到「咎由自取」的犯錯瞬間。

但沒有人能夠活的「絕對健康」,年輕人患癌,并不能簡單歸因為「做錯了什麼」。

那麼,到底為什麼?

患癌的中青年

确實變多了

在過去,癌症被認為通常發生在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而近 30 年,世界範圍内 50 歲以下人群的癌症發病率,的确一直在上升。

2023 年,一項釋出于《英國醫學期刊(BMJ)》關于早發癌症(14 至 49 歲)的研究顯示[1]:

  • 2019 年,全球 50 歲以下人群新發癌症病例總數為 326 萬,相比 1990 年,早發癌症的發病率,增加了 79.1%;
  • 與早發癌症相關的死亡人數達到 106 萬人,相比 1990 年增加了 27.7%。

這些資料中,早發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早發鼻咽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增長最快。

将目光拉近至中國。

2018 年釋出于《中華預防醫學雜志》的研究資料顯示,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城市還是農村,2000 年至 2014 年間,0~29 歲與 30~39 歲之間的年輕人,癌症發病率均呈現出了一定的上升的趨勢[2]。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圖檔來源:參考文獻[2]

不論是世界範圍内,還是中國,癌症的高發人群主要還是 50、6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發病和診斷年齡确實出現了一定的前移。

早診斷出癌症

并不一定是壞事

看到這裡先别着急焦慮,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有好有壞。

壞消息是,現代生活積累的負效應,是癌症年輕化的影響因子之一。

糟糕的空氣和水源污染,特殊職業遭遇的緻癌化學物暴露,以及全球化導緻的病毒傳播等等,都可能誘導體内細胞的基因突變更多發生,升高癌症風險。

好消息是,癌症患病率上升,與人類整體醫療水準的進步也有很大關系。

例如美國阿拉斯加,過去三十年,社群的癌症篩查率增加了一倍多,結果發現 50 歲以上人群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出現下降,但年輕原住民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卻每年攀升 5.2%[3] 。

2018 年,基于更精确的微觀研究模型,美國癌症協會敦促人們從 45 歲開始接受結直腸癌篩查,而不是之前建議的 50 歲[4]。

篩查年齡提前、技術改進,讓不少「有症狀才去醫院」的中晚期癌症,在年輕時早早就被發現,帶來更高的健康收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癌症的死亡率。

特别是有家族遺傳史的高風險人群,根據醫生指導早篩查早發現,是一場對癌症更有準備的戰役。

生活方式很重要

但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預防

不可否認的是,平日裡煙酒都來的生活方式、高油高鹽的飲食模式,确實會帶來更高的患癌風險。

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研究顯示,2019 年全球範圍内,影響男女癌症死亡率與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最主要的風險因素是吸煙,其次是飲酒與肥胖[5]。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酒精會顯著增加一些癌症的風險

圖檔來源:丁香醫生

約一半的癌症死亡可以通過戒煙、限酒、減肥、篩查等幹預方式來預防。

那……還有另一半呢?

對于早發性氣管癌、支氣管癌、肺癌而言,吸煙是最危險的因素,而被動吸煙、環境污染和室内油煙污染,同樣會引起癌症。在《柳葉刀》發表的這項研究中,排在第四位風險因素,便是「環境顆粒污染」。

社會文明進步帶來生育觀的改變,也在影響女性患癌的幾率。現代女性的生育年齡相比從前有了大幅度的推遲,但随着妊娠年齡的增加,乳腺癌風險也出現了升高。

而随着營養元素的豐富攝入,孩童發育年齡提前,女性月經初潮也日益提早。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分析顯示,現代女性初潮平均年齡為 13.1 歲。這也意味着現代女性,暴露在雌激素的時間比過去更長,罹患乳腺癌也風險增加[6]。

便捷實惠的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越來越多的占領餐桌,提供熱量填飽肚子的同時,增加了結直腸癌的風險。但這并非打勞工的主動選擇,而是人們适應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副産物。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份已經算「很不錯」的打勞工生命維持餐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一項釋出于《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研究認為,多數基因突變是随機發生的[7]。生活方式是幹擾随機突變的一個因素,但還有遺傳、環境等很多我們個人無法改變的因素。

簡單說就是:癌症的發生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糟糕的生活習慣确實會提升風險,但患癌不能粗暴地歸因為「生活習慣差」。

年輕人患癌

不應該被指責做錯了什麼

雖然年輕人患癌風險确實在提高,但并沒有出現所謂「爆發性增長」。再來看這張圖,年輕人的癌症發病率整體仍處于較低的水準。

我們感覺年輕癌症患者到處都是,其實和資訊傳播有密切關系。

「年齡」+「患癌」+「不良生活習慣」的組合,總能最大限度博取眼球、喚醒焦慮,實作更好的傳播。

而自媒體缺乏資訊溯源的意識,使得錯誤的癌症歸因,進一步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形成一圈圈無法散去的迷霧,不斷加深「一定做錯了什麼」的刻闆印象。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他或她的生活方式往往與其他年輕人并無不同,更沒有做錯什麼,隻不過是迎頭撞上了一種「命運」。

癌症的發生是複雜而漫長的過程。

如果能把煙酒戒掉,開始嘗試低油、低糖、低鈉的飲食,保持每周有固定的運動,癌症的風險自然會小一點,當然再好不過。

但如果是以就簡單粗暴的反向歸因,反而會讓患癌的年輕人,在承受疾病壓力的同時,還要不斷反問、指責自己;也可能讓沒有患癌的年輕人,陷于本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慌。

畢竟,沒有人,能夠按照醫學書本「絕對健康」地活着。

本文稽核專家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參考文獻

[1]Global trends in incidence, death,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early-onset cancer from 1990 to 2019

Global trends in incidence, death,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early-onset cancer from 1990 to 2019 | BMJ Oncology

[2]2000—2014年中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地區癌症發病趨勢及年齡變化分析

[3] Why are so many young people getting cancer? What the data sa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720-6

[4]The impact of the rising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in young adults on the optimal age to start screening: Microsimulation analysis I to infor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

The impact of the rising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in young adults on the optimal age to start screening: Microsimulation analysis I to infor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 - PMC

[5] 2010-19 年風險因素造成的全球癌症負擔:2019 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系統分析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1438-6/fulltext

[6] 中國女性乳腺癌預防專家共識 中國女性乳腺癌預防專家共識 - 中國研究型醫院

[7]Variation in cancer risk among tissu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number of stem cell division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46723/

策劃制作

作者:洋蔥圈 | 策劃:feidi | 監制:王姐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微信改版啦,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那些患癌的年輕人,到底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