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作者:朱前蹄後

高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大清朝最後一名專業劊子手鄧海山,據他回憶,在他當劊子手的那幾年,手裡的錢多的根本花不完。

還有,莫言先生的《檀香刑》中,主角趙老甲,也是一名劊子手,他在金盆洗手之後回到老家,居然成了當地的首富。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但無一例外地都說明,古代當劊子手的人,大部分還是比較有錢的。

那麼,這些劊子手的收入來源都有哪些呢?簡單來說,除了朝廷的俸祿之外,更多的是來自犯人家屬們的賄賂。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在古代,劊子手可不是一份什麼好職業。

劊子手這個行當,在古人的意識裡,屬于一個比較陰損的職業,幹這個會影響自己以及家人的氣運,是以,正經人家很少有人會願意幹劊子手這個行當。

而幹劊子手的,無非是幾種,要麼是生活所迫,無奈之下才入行的,要麼是世襲,祖上也是幹這個的。

像前文提到的鄧海山,就是因為他在年輕時,家中父母皆亡,導緻他四處漂泊,但由于他生的面目醜陋,找工作謀生時又處處碰壁,無奈之下,才進入了劊子手這個行當。

包括鄧海山的師傅佟紹箕,與鄧海山的情況也差不多,也是因為生活所迫入得行。

但即使入了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劊子手。

要想當一個合格的劊子手,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而第一個,就是要膽子大,這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卻非常難。

在不少人的意識裡,劊子手無非就是砍頭嘛,手起刀落不就行了?但要知道,在刀下的不是一隻豬狗羊之類的動物,而是一個與自己一樣的人。

殺人本身就是一件有違天和的事情,何況還是自己殺的呢?是以,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劊子手,首先就是必須要過心理這一關,也就是膽子必須要大。

據說,當年佟紹箕在決定收鄧海山為徒弟之前,為了測試鄧海山的膽子,還專門找了一處著名的”鬼宅“,要求鄧海山在那裡住一晚。

等到次日,鄧海山神态自若地從鬼宅裡走出來後,佟紹箕才最終同意收他為徒。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由此可見,在古代當一個劊子手,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膽子要大,不然,吓得連刀都不敢動,還談什麼殺犯人?

而第二個條件,就是要技術好。

古代的行刑時砍頭,是一個相當具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不是說随随便便拎着刀砍下去就行了,這裡面有很多門道。

首先,在每次行刑之前,劊子手都會先拜祖師爺。

劊子手的祖師爺是臯(音告)陶,臯陶是堯舜時期掌管刑法的“士師(理官)”,相傳中國最早的司法制度體系(五刑、五教)架構,就是出自于他,是以他也被尊稱為“中國司法始祖”。

拜完祖師爺後,就是劊子手展現技術的時刻了。

由于古代的死刑分好幾種,比如有需要一刀斃命的,還有需要慢慢折磨的,而這些都需要劊子手來操作,是以,針對不同的刑罰,就要求有不同的技術。

比如,針對一刀斃命的,劊子手需要做到一刀砍下去,就讓犯人的人頭和身體分開,如果技術不過關,或者力度、部位等拿捏的不好,就會出現一刀下去,犯人的脖子隻被砍掉了一半。

如果這樣,在古代可是屬于十分嚴重的事故,是要問責的。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再比如那種淩遲處死的,皇帝要求割多少刀,那必須得按照這個數量來進行,如果一個不慎,割的不是地方而導緻犯人提前死亡,同樣也是要受到責罰的。

是以,不管是哪一種刑罰,對劊子手的技術要求都很高,而為了達到這種技術水準,每個劊子手在正式行刑之前,都會進行十分嚴格的訓練。

還是以鄧海山為例,據記載,在他拜了佟紹箕之後,佟紹箕為了訓練徒弟的準頭,在最開始的時候,每天都會找來一個冬瓜,并在冬瓜上畫一條線,要求鄧海山照着這條線去砍,什麼時候一刀下去,不偏不倚的剛好沿着線砍下冬瓜方才算合格。

僅此一項,就已經很難了,但即便是合格,也隻不過是入了門而已。

砍完冬瓜後,接下來就是砍香火,具體的方法是點上一根線香,然後用刀去劈,要求一刀下去,能把線香的發光部位砍下來,同時保證線香發光出以下整體不斷為準。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劊子手在行刑時,能做到一刀就能準确地将犯人的頭顱砍下來。

另外,還有訓練怎樣行刑淩遲的諸多方法,總之,每一個都相當嚴格,隻有這些全部達到要求之後,才可以算是一個合格的劊子手。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除了技術上有諸多要求和标準之外,古代的劊子手在真正行刑時,也要遵守不少行業獨有的規矩。

比如,劊子手們都會遵循”防前不防後“這個原則。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這個犯人被官員驗明正身後,就會被押赴刑場,并跪在刑場上指定的地方,這個時候,在犯人的前面,會站着一個劊子手。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站在犯人前面的劊子手,實際上并不是真正行刑的,真正砍這個犯人頭顱的劊子手,是在犯人跪好,并且官員下令處斬後,從犯人背後悄悄的摸上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刀将犯人的頭顱砍下。

之是以要這麼做,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人本能的都會防備自己前面,而忽略背後,那個站在犯人前面的劊子手,隻不過是為了分散犯人的注意力而已。

同時,如果在犯人前面砍頭的話,犯人容易出于本能的躲閃,導緻劊子手砍偏,而從背後砍,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民間對此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說站在前面砍的話,會讓犯人在臨死前,記住劊子手的模樣,如此一來,冤魂在日後就會找這個劊子手的麻煩。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當然,這隻是一種迷信的說法,真正的原因,實際上就是”防前不防後“。

除了這個規矩之外,還有不少其他特殊的規矩,如劊子手在砍完犯人後,必須離開刑場,并且還要一路往前走,不能回頭看不然就會被犯人的亡魂上身。

還有,殺頭的時間必須是在正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午時三刻“,因為這個時候陽光最烈,人的陽氣也最盛,在這個時候行刑,對監斬官和劊子手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雖說這些規矩有一定的迷信成分在内,但在古代的劊子手行業裡,卻是幾乎人人必須遵守的規矩。

像前文所說的鄧海山,據說就是沒有遵守行業規矩,導緻自己晚景凄涼。

根據民間的一些傳聞記載,說鄧海山的師傅佟紹箕在收鄧海山時,鄭重其事的要求他必須遵守”刀不過百“這個基本原則,意思就是最多砍九十九個人,如果再多,那就會遭到報應。

但鄧海山呢?據記載他一生共行刑了有三百人之多,當然這個數字無從考證,但超過一百絕對是有的。

正是因為他砍了這麼多人頭,是以,才會在他不從事這個行當之後,本想着能進家鄉的善堂卻遭到拒絕,理由是他殺人太多,手上沾滿了罪惡,不适合從善。

鄧海山為何被拒絕進入善堂暫且不說,我們就從他入手,去分析一下為何他在知道”刀不過百“的原則下,依然違背師傅的叮囑呢?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幹劊子手,來錢真的太快了。

前文也講過,古代一個劊子手的收入,主要有兩大塊,一個是朝廷的俸祿,一個則是犯人家屬的賄賂。

先說朝廷的俸祿,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清末民初時,一個劊子手每行刑一次,會得到四塊銀元,看似不多,但在當時,已經很高了,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的苦工,辛苦一個月,最多也就掙一塊銀元。

而劊子手一刀下去,就是四塊銀元,這錢掙得容易啊。

而在清朝之前,劊子手的俸祿具體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應該與清末時差不多,總之就是朝廷給的俸祿都還算不錯。

不過,俸祿雖說看似比較高,但卻是”計件“的,也就是隻有砍人了才有,如果沒砍的話,那就沒有。

而在古代,行刑砍頭也不是天天都有的,一般來說,古人由于講究天時,是以,在春、夏、冬這三個季節,通常是很少會處決犯人的,隻有到了秋天,才會統一處理,這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聽到的”秋後處決“。

除非是那些犯了類似于謀反等大罪的人才會”斬立決“,大多數犯人,都會等到秋天。

季節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天氣,陰天不行,刮風下雨同樣也不行,必須得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才能進行。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這樣一來,劊子手在一年的大多數時間裡,都處于一種比較閑的狀态,這種狀态之下,即便是朝廷給的俸祿再高,但由于屬于”計件提成“,劊子手自然也就拿不到。

那麼,劊子手高額的收入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要說犯人家屬的賄賂了。

之是以犯人家屬要賄賂,主要是犯人在行刑時所承受的痛苦大小,基本上都掌握在劊子手的手中。

比如,同樣是斬首,劊子手可以一刀讓犯人當場斃命,也可以讓犯人在極度疼痛中死去,而這之間的差別,就在于犯人家屬給的錢多錢少了。

如果那些犯人家屬為求犯人速死,想減少犯人的痛苦時,隻要在行刑前,塞給劊子手一些銀子,那劊子手就會手起刀落,迅速結束犯人的生命。

另外,古人還有”留全屍"觀念,就是有些家屬想讓犯人在死後不至于身首分離,但劊子手需要将犯人砍頭才能交差,這個時候,就有技術高超的劊子手,在砍完頭顱後,又留了一點皮肉連着身體,這樣既能交差,又滿足了犯人家屬的要求。

而要讓劊子手做到這一點,那就拿錢來。

另外,還有前文所說的淩遲,衆所周知,淩遲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需要一片一片的将犯人身上的肉割下來,而一些犯人的家屬,為了減輕犯人的痛苦,早點讓犯人解脫,就同樣會給劊子手送點銀子。

而收了銀子的劊子手,就會在行刑時,在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意外”的讓犯人死亡,早點結束犯人的生命,進而減輕他們的痛苦。

類似上述的門道,在劊子手的行業裡還有很多,正是由于能有各種收錢的門路,鄧海山在當了劊子手之後,很快便不可自拔,用他本人的話,就是來錢實在是太快也太多了,根本就花不完。

是以,在這種輕輕松松就能掙到大筆額外之财的情況下,鄧海山才會不惜違背師傅的教誨。

古代劊子手砍一顆頭相當于多少錢?

總之,古代的劊子手,其收入相當之高,除了朝廷給予一定的俸祿之外,更多的收入來源則是犯人家屬各種名目的賄賂,是以,也就不能單純用砍一顆頭等同于多少錢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