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工資雖然很高,但仔細看還是有問題

作者:幫兄聊職場

這是一位某大學副教授的工資條,從表面上看,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工資還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在大學能拿到這樣的工資待遇實屬不容易,對于一個31歲的人就能評上副教授,這也算是難得的人才了。

機關事業機關從業人員的工資,大體上就是三個部分,一是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和薪級(級别)工資;二是各種補貼、津貼;三是績效工資。

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工資雖然很高,但仔細看還是有問題

對于基本工資部分全國的标準基本上是統一的,差距最大就是補貼和津貼标準,這種差距既有标準的差異,還有補貼津貼項目的差異。此外對于績效工資部分,包括基礎績效和年終績效,這是地區差異最大的展現,主要根據當地财政的收入水準和各個事業機關的性質來決定。

從這位副教授的工資标準來看,崗位工資為2740元,這個基本工資标準在事業機關中是比較高的了,相當于副高五級的崗位工資,大學副教授在31歲就能聘任為副高五級這也算人中龍風了;薪級工資為1070元,這個薪級工資水準差不多就是薪級21級左右的水準。從基本工資這一塊來看,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基本工資為3810元,這是一個比較平常的水準。

這位副教授工資中最令人羨慕的部分還是基礎績效。每月達到了7764元,幾乎是基本工資的2倍,而且基礎績效占整個績效的比重為70%,如果加上年終績效,平均每月績效工資為1萬元左右。

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工資雖然很高,但仔細看還是有問題

第三個部分就是補貼津貼部分。這位副教授的補貼包括這麼幾個内容:一是交通補貼,每月的交通補貼為500元;二是租房補貼,每月達到了2000元;三是住房補貼,每月達到了2504元;四是人才津貼,每月為4167元。人才津貼一般隻适用于大學引進急需的特殊人才,這項補貼不是人人都有的。

以上工資加補貼,這位大學副教授每月的應發工資可以達到20745元。但應發工資不等于實發工資,雖然每月應發工資超過了2萬元,但很多費用是需要扣除的。比如個人所得稅扣除了1533元,公積金扣除了1155元,會費扣除了19元,這個會費應該是工會的會員費。

在專項扣除部分,養老保險扣除了598元,職業年金扣除了299元,失業保險扣除了22元,醫療互助扣除了10元,扣款合計3636.5元。應發工資是20745元,每月扣費用是3636.5元,實發工資應該是17108.5元,這個收入水準對于一個大學副教授來說,特别是對于事業機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也算比較高的了。

但仔細看這份工資表,還是有問題的。

一是收入雖然高,但支出高也是存在的。比如每月500元的交通費,這是必須要支出的,如果坐地鐵公交可能夠了,但如果要開私家車估計費用還是不夠的;再比如每月2000元的租房補貼這也是需要支出的,要租一套2房間的房子,2000元估計是不夠。

這位大學副教授的工資雖然很高,但仔細看還是有問題

二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不高。雖然每月的收入的達到2萬多元,但有的收入是不能列入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的,比如交通補貼、租房補貼、住房補貼、人才津貼、年終績效等事業機關是不能納入繳費基數的。每月繳納養老保險598元,繳費基數為7475,差不多也就是100%繳費标準。

三是沒有看到繳納醫療保險的費用。雖然有每月10元的互助醫療險,但沒有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按照個人繳費2%,繳費基數7475元來計算,每月應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為149.5元。

綜上所述,這是一位網友曝光自己的每月工資收入,這位網友是一位大學副教授,從基本工資的标準來看,應該是副高五級崗位的工資。雖然每月的收入超過2萬元,但扣除了相關費用以後,實際上每月收入為17000元左右,這個收入水準在大學副教授中,也算一個正常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