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作者:常笑居然說

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關于它大家不陌生,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大陸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美國的拳王阿裡也都患有此病。

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手抖”。但你知道嗎?除了手抖,腸胃功能紊亂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的早期信号!

腸道不好,禍及大腦

腦和腸之間有豐富的神經網絡,他們之間是互相聯系的,腸子發生病變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大腦,而我們的大腦受傷也可能會影響腸子。

大家普遍認為,帕金森疾病是一種腦部疾病。它的明顯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顫抖、動作遲緩且腳貼地的感覺,這些都源于大腦中幫助控制運動的區域中的神經元發生了缺失。

其實,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人員發現,帕金森這種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生或許是從遠離大腦的地方開始的(腸道中),而且要比最初的神經性症狀出現早好幾年。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帕金森病分為四個期,前期、早期、中期到晚期。很多病人來就診,往往是由于“手抖”之類的軀體症狀,然而這時其實已經到了中晚期。

但是在帕金森的早期,甚至前期,它就有可能造成内髒功能的紊亂,其中就包括胃腸功能紊亂。患者會有便秘、消化不良、脹氣、早飽、胃癱等胃部不适,這樣的情況往往發生在帕金森病人出現“手抖”之前的十年甚至二十年。

20多年前,有研究者提出了帕金森病的腸道起源理論,即腸道中的症狀會先于大腦。這一推測得到了許多臨床資料的支援,就如Gut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吞咽困難、便秘和腸易激綜合征都會顯著提升帕金森病風險,有這些症狀的患者更容易在多年後被确診帕金森病。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去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在Neuron發表文章,他們确認在帕金森病早期,免疫系統會先對胃腸道的神經元發起攻擊,随後這一資訊才會蔓延至大腦,進一步破壞大腦中的關鍵神經元。

如此看來,帕金森可能也算是種腸胃病。

呵護腸道,防治帕金森

那麼,從預防帕金森角度出發,我們可能得先好好照顧腸道了,這樣才能讓大腦和全身都健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是改善通便、阻止糖和脂肪吸收,對腸道大有裨益的營養素。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為30克。可以通過新鮮蔬菜、水果、膳食纖維補充劑來確定每天的攝入量,尤其是帕金森病患者,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有效緩解便秘。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簡單來說就是對人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它們可以調節腸道菌群的穩态,維護我們的腸道健康,還可以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攝入益生菌。例如酸奶、酸乳酪、泡菜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益生菌。此外,市面上也有許多益生菌補充劑供我們選擇。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殺死有害菌,也會損傷有益菌,長期使用抗生素易導緻腸道菌群失衡,出現腹瀉、便秘等症狀,還可能産生耐藥性,使抗生素失去療效。

如确實需要使用抗生素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進而減少抗生素濫用帶來的危害。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不要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會影響胃液的正常分泌、增加腸道的負擔,導緻胃腸功能紊亂,加重帕金森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還會對肝髒、胰腺造成負擔,誘發膽囊炎、肝炎、胰腺炎等疾病。

建議小食多餐,尤其是帕金森患者,由于胃排空延遲,建議将每天的食物分成小餐食用,以避免飽腹感持續時間過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放松心情

心理壓力能夠通過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和内分泌系統,導緻胃腸道功能的紊亂。此外,心理壓力能夠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遞質平衡和免疫功能,進而加重其症狀。

日常我們應保持積極的心态,進行适當的心理調适,可以學習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來緩解壓力。

常笑健康提醒

“手抖”才是帕金森?早期腸胃也會發“信号”!

防治帕金森

要留意危險信号

聞不到 睡不好 吃不下

要留意典型症狀

抖 慢 僵

要注意管理胃腸道

腸健康,腦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