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作者:書法古今

#寶藏興趣攻略#

許多人都知道,學習書法必須去臨摹古人的經典作品,隻有這樣才會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得到古人的用筆與結字之道。但是,怎樣臨摹才是有效學習?對于這個問題,一位書法名家指出,學習書法千萬不要去精準臨摹了,如果這樣去做,一定會讓學習書法走到了一個死胡同裡,并且不能自拔。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這位書法家說,所謂精準臨摹,就是說把古人的字臨摹得十分肖像,就連飛白也要臨摹到位,這就是精準臨摹。那麼,書法究竟要怎麼去臨摹?他說,一定不要精準臨摹,而是要把書法的意臨摹出來即可,不能那麼嚴格地去臨摹,如果這樣做,将來想要形成自己風格的時候,就非常困難了。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這位書法家的觀點,也引起了許多書法愛好者的關注和熱議。一些人認為,既然學習古人,如果不能做到精準,那還要臨摹幹什麼?也有人說,這位書法家給精準臨摹下的定義本來就是錯誤的,後面的話就根本談不上正确了。還有人說,我觀這位書法家寫的字,他本身就好像根本臨摹不像,是以才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關于臨摹,自古以來,都是書法家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的一條法則。如何臨摹,才是更為重要的方法。曆史記載,明代書法家王寵小時候學習臨摹書法時,就是采用精準臨摹的方法,他把自己臨摹的字與字帖中的字合在一起,對着太陽光檢視一絲一毫的變化,如果有變化或誤差,他就要去改進自己的臨摹,他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古人書法,後來也成為一名書法大家。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上面這個例子是說王寵在小時候學習書法的方法,他采用了精準臨摹的辦法,提高自己的臨摹能力。如果說書法學習分為初學和成熟兩個階段的話,那麼,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铎在成熟階段的臨摹,并不采用精準臨摹,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風格去臨摹前人的作品,他曾照着古人的墨迹,“臨摹”出了自己的風格,嚴格來說,他這種臨摹,隻是照抄古人的詩詞内容,沒有完全把古人的字迹臨摹下來。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由此可見,對于臨摹來說,我們不能說一定要精準臨摹,也不一定要說去意臨,其實,臨摹時要根據個人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臨摹,如果一個人對書法的精熟度不高,或者是他是初學書法的人,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去精準臨摹;但如果一個人在學古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基礎,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風格特點,去意臨,創新自己的書法風格。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精準臨摹,其特點就是在臨摹中,嚴格按照古人的字形筆法特點,去還原古人當時寫字時的基本動作,如力度、筆法、點畫、結字等,在精準臨摹時,越準确越能把古人那些要點學到手,相反,如果在這個階段中,沒有經過嚴格的筆法和結字訓練,想要學到古人的那些要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對于意臨,它是針對有一定學古能力的人而言的,有了這個基礎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自我風格的形成階段,這時候就需要用古人的書寫習慣,加上個人的學養、閱曆、情懷、認知等綜合因素,來表現一個人對所學習古人書法的根本要求,如此一來,我們也許是看了一眼古人的字帖,但寫出來的字卻是自己的風格,這是自成一體最關鍵的一步。

書法家:精準臨摹害了很多人,書法要樣去學才是正确的

文中圖一是北魏摩崖作品《石門銘》,但是,當代書法家在學習了《石門銘》以後,根據自己的認識與感受,創作出了圖二中的《石門銘》風格的作品,成為當代書法創新的典範之作,有興趣的愛好者可以仔細檢視今人風格的形成特點,對學習書法是有幫助作用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書法古今

推薦閱讀:

書法家:那些臨摹精準的人,在書法上往往不會有大成就

讓書壇震動的一幅書法作品,評委全部投了贊成票,看看是哪幅

他把隸書當成楷書寫,最後還獲了獎,是水準高還是評委搞錯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