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作者:杏壇金語

衆所周知,教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其特殊性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教育教學的效果無法用一個恒定的尺度去評價,即使是平行班級,也很難對比評價不同老師的工作成績。

這種事實,教育行業的人都懂,即便外行,隻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水準,也不難了解。但是,也确實有一些人不懂,因而就會說出一些暴露智商的外行話。可笑有人不懂還冒充老師,愚蠢至極。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比如上圖這位,劃線句這種話,任何一個老師,任何一個略微懂點教育的人,都不會這樣說。這樣說,分明就是一個對于教育缺乏基本認知的人。

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确實是讓老師管的。這裡面的“管”當然就是教育的意思。教育學生不能傷害學生,這樣說也是對的,傷害學生本就是違法的。

但是“還得管好”,這話說得就絕對化了。隻能說“管好”是一個目标,但是别的行業确定目标一般都必須實作,唯獨教育行業這種目标不能強制實作。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教育教學目标的實作,或者說能否實作,是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老師的能力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學生的天賦、态度,也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的因素。這就是所謂的外因與内因。

是以,即便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教師,也不能保證把每一個學生教好。即便是給他一個聰明的學生,他也不敢簽下軍令狀,說一定能把這個學生教好。教育教學是一個長期漸進的存在變數的過程。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存在這種情況:有的人低開高走,一開始表現一般,但是後來卻變得很聰明;而有的人正相反,高開低走,一開始顯得很聰明,但過了幾年之後,就可能變得一般了。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是以,上面那個人——“都都轉轉”,顯然不會是一個老師。但是,她卻對别人說自己是老師,而且還是一個有過20年教齡的老師,後來自動不幹了。說這話,隻能騙一些不動腦子思考的人。

稍微動點腦子就知道,沒有一個老師會因為什麼“思想扭轉不了”而“自動不幹”。幹了20年老師又不幹了的,這種情況有,但必然都是被辭退的。有的是代課老師,有的可能因為違規違法。

是以,這種謊言很容易被拆穿,當然,前提是稍微動點腦子。也有那些不習慣于質疑的人輕易上當。下面這三位,前兩個從她的年齡來判斷,其實不具有說服力,因為年齡是自己随意設定的。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第三個人認定她不是老師,但是沒有說出理由。不過,他說“這是病得治”是有道理的。這種“病”小了說是博流量,大了說會擾亂視聽,激起一些不愛動腦筋的人對教育的不合理的期待與反感。

當然,要證明他不是老師,還需要更充分的證據。找更充分的證據,從她往期内容是可以窺見端倪的。一個自媒體人,長期發内容,總有些内容會不經意地顯示出個人的身份特征,除非刻意隐藏。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看上面這個内容,一句“我沒有文化,素質也不高”,足以證明她不是老師,因為沒有一個老師會這樣貶低自己。

再者看下面這個内容,“别人總說讓我當個住家保姆”,這話透露出她工作的不穩定。而且,如果是老師斷然不會這樣說。

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樣說必是冒牌老師

回到這位冒牌老師說的話。她上面那一大段話,當然不全都是毫無道理的,有些也确實值得現在的老師深思。尤其是開篇第一句,老師們應該重視。

“都21世紀了,一些老師還是老腦筋,擺着過去老師的心态去教育學生”,這話是比較實在的。現在的學生變了,整個社會都變了,老師思想也得跟着變。

當然至于怎麼變,這個是見仁見智的。以自我保護為前提,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能在此基礎上追求學生的進步,恐怕是不合适的。

雖然老師不能保證把每個學生教好,但是得确實先去努力才行,努力之後則問心無愧。如果沒有付出應該付出的努力,導緻學生沒被教好,這應該是老師的責任。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老師工作成績的評價,其實就是老師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是最高的成績。當然,這個無法有效地令人信服地顯示。是以就隻能看實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