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孚電池起訴大批售假商戶被質疑,公司回應

作者:直播日照

近日,一則“南孚電池起訴衆多江蘇徐州商戶”的消息,引起網友關注。據被起訴的商戶介紹,假電池進價并不便宜,自己對售假不知情,其間品牌方沒有要求下架,直至收到了法院的通知,他們才得知被起訴。

起訴狀顯示,南孚電池控告商戶以營利為目的,銷售假冒産品,侵犯了商标權,要求賠償上萬元。“商戶接受調解要賠四五千元,很多人耗不起選擇了調解,南孚電池應該追溯制假源頭,是否刻意針對商戶打假?”不少商戶質疑。

對此,南孚電池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長期緻力于全國範圍内打假,制假端和售假端都有行動,重點是打假制假端,公司也是正當維權。

不溯制假源頭緊盯商戶打假?

南孚電池被質疑

據徐州當地媒體報道,前一段時間,部分徐州商戶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得知自己被南孚電池起訴了,理由是銷售假冒産品,侵犯商标權,并且被起訴的有很多家。

天眼查APP顯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孚電池)涉及大量司法案件,其中80%的涉案案由為侵害商标權糾紛,該公司多為原告,而被告在臨沂、徐州、膠州等地,很多都是煙酒店、超市、文具店這類的店鋪。

被起訴的多位徐州商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每家店的進貨管道不同,但所售南孚電池的進價并不便宜。他們不知道所售南孚電池是假貨,期間品牌方沒有要求下架,直至收到了法院通知,他們才得知被起訴了。檢視證據發現,早在2023年3月份左右,品牌方就已經來到店鋪購買電池進行驗證,但當時并未透露身份。商戶稱,這款假電池與正品很相似,非專業人士通過肉眼不好判定。品牌方要求商戶賠償上萬元,但如果接受調解的話,則隻需賠幾千塊錢。

南孚電池起訴大批售假商戶被質疑,公司回應

商店售賣的電池 (來源:媒體直播截圖)

根據一位商戶提供的民事起訴狀顯示,原告(具狀人)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被告為該商戶所經營的店鋪。事實與理由是原告公司代理人在市場調查過程中發現被告銷售假冒“南孚”電池,後向被告店鋪購買過程中,确定被告的确存在銷售假冒“南孚”電池的行為,于2023年3月向某公證處就被告的侵權行為申請了證據保全公證,取得了公證書。原告認為,本案公證書中被公證人員封存的被訴侵權産品,與南孚産品非常相似,但經與南孚産品仔細比對發現,兩者具有明顯差異。被告以營利為目的,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标的産品,不僅侵犯了原告商标權,損害了原告的品牌聲譽,還嚴重影響南孚正品在市場上的銷售,給原告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此外,假冒的“南孚”存在嚴重的安全隐患,時刻危害着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及财産權。

訴訟請求寫道,判令被告立即停止銷售侵犯原告注冊商标的侵權産品;判令被告依法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因維權産生的費用;判令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這位商戶向記者表示,南孚電池要求賠償2萬元,品牌方驗證後沒有及時告知商戶相關情況,立案起訴時間較晚,部分商戶手上的證據已經找不全了。“我不想調解,這件事争議比較大,我也提供了一些證據。”

另外,商戶們還吐槽,南孚電池應該追溯制假源頭,卻起訴了衆多銷售端商戶,懷疑其刻意針對商戶打假。

公司回應:

對制假端和售假端均有行動

一位調解成功的徐州商戶告訴記者,2023年南孚電池和他庭前調解,最終他選擇賠償了四五千元息事甯人。據他回憶,自己是從一個電池經銷商處進的貨,事發後對方已把他拉黑。“南孚電池要求賠償1萬多元,要是商戶請律師打官司,前前後後花銷也不少,很多人都抱着這種心态采取了調解方式解決糾紛。”

該商戶說,自己店鋪規模不大,就是普通的小店,現在已經不敢賣南孚電池了。大型商超有供貨商鋪貨,小店的貨源無法保障,品牌方很精準地找到了這些商戶,他身邊很多朋友也有相同的經曆。

南孚電池起訴衆多徐州商戶的事情,引起網友熱議,另有消息稱,徐州地區有上千家商戶被起訴?

對此,代理該案件的原告方律師事務所從業人員表示,徐州地區沒有這麼多家商戶被起訴,早些年南孚電池就着手打假行動,是正當維權。目前,他們也在查找徐州地區這批假貨的源頭。

對于沒有事先通知商戶下架,直接起訴一事,上述從業人員說:“之前有從業人員前往一部分店鋪溝通,但是被轟出來了,人手有限不可能每個店都去。如果消費者買到假電池出事故受傷了,怎麼辦呢?”

南孚電池起訴大批售假商戶被質疑,公司回應

南孚電池公司案件情況 (來源:天眼查)

4月9日、11日,南孚電池公司的從業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徐州地區涉案的商家共計100多家,沒有起訴1000多家,他們是針對當地部分售假商家進行了起訴。公司長期緻力于全國範圍内打假,打假行動重點是針對制假源頭,制假端和售假端(小店鋪)都有行動,公司是正當維權,出發點是為了保障消費者、賣正品商家的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

從業人員還表示,據他了解,此前與部分店鋪的單獨溝通效果不好,市場調查、公證、法院受理需要時間,“100多家商戶”是從2023年以來累計的數量。在銷售端打假中,會先有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才會到起訴開庭這個階段。賠償目的是震懾制假售假的行為,也避免再出現售假。徐州地區這批假貨的源頭,進貨管道較多,不排除是跨區域的,也有可能是公司此前打擊過的制假源頭。

此事網上争議較大,後續打假計劃是否有變?上述從業人員說,對于打假這件事,公司不會減少力度。

部分徐州商戶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自己對南孚電池提供的證據存疑,認為檢測電池的生産時間或産品規格與驗證時購買的不同。

10日,記者也聯系了涉事公證處了解情況,從業人員稱,他們不便回應這件事。

來源:極目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