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鄲城二實小:校際關聯聚合力,作業優化促提升

作者:周口站

守正創新同步 減負增效并舉

——鄲城縣第二實驗國小與淮陽區文正學校國文作業設計交流會

在雙減政策和新課程标準改革的雙重背景下,如何通過優化作業來實作“減負增質”成為每個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4月10日,鄲城縣第二實驗國小全體國文教師,攜手淮陽文正學校的同仁們,在兩校上司的帶領下,在我校成長講壇就“優化作業設計”進行了交流分享活動,來自南豐二小、甯平二小、才源學校以及求真國小的教師也參加了本次交流會,會議由學生發展中心李娜主任主持。

鄲城二實小:校際關聯聚合力,作業優化促提升

會議伊始,二實小劉冰副校長緻辭,劉校長指出,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一個優秀的老師,會通過一項作業,讓學生變成詩人、畫家、音樂家等,劉校長希望大家能以本次交流為契機,學有所思,思有所行,努力建構科學、高效的作業體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淮陽區文正學校梁光偉副校長回顧過去兩校之間的多次交流探讨,他說每次探讨既給大家提供了學習機會,又增進了兩校的友誼,希望通過本次交流活動,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作業中找到自己的成長點,實作自己的價值。

鄲城二實小:校際關聯聚合力,作業優化促提升

鄲城縣第二實驗國小張貝貝老師以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她以“童年往事”為主題,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标,将作業融入學生的生活,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差異性、拓展性、開放性、趣味性作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張老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作業,鼓勵學生用創新型思維去完成作業。

淮陽區文正學校秦豔敏老師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她從為何設計、怎樣設計、如何落實等方面逐一講解,提出作業要有方、有生活味、人情味、人文味、思考味,她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力求使作業有趣又有意義。

鄲城二實小:校際關聯聚合力,作業優化促提升

淮陽區文正學校郭雅靜老師以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她以“踐行課程标準,落實國文要素”為落腳點,把作業分為預習性作業、基礎性作業、提升性作業和綜合性作業,每個類型的作業,都力求符合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且難易适中,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以發展學生的多樣思維。

鄲城第二實驗國小賀玉猜老師以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為例,她在基于學情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作業,作業類型是基礎與拓展相結合,課内與課外相融彙,旨在讓學生能夠學以緻用,賀老師的作業設計,目标明确,有針對性,且附帶評價依據,為在座老師打開了作業設計的新思路。

四位老師的作業設計内容都非常豐富,且注重作業的目的性、趣味性、層次性和實踐性,但如何真正的去實施和操作,以什麼樣的方式把不同類型的作業合理、有序的布置給學生,仍然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鄲城二實小:校際關聯聚合力,作業優化促提升

最後,鄲城縣第二實驗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陳勇作總結講話,陳校長指出,作業設計必須目标明确,要符合課程标準,精準把握學段、學科的具體要求,其次作業設計要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進行,作業要多樣性,有層次性,要關注學生的“學”,要落實立德樹人,不能隻講耕耘不講收獲。

本次活動不僅為老師們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更強化了大家對作業設計的深層認知,步履不停,探索不斷,相信大家必定會在“減負增質”的道路上,設計出更加優質的作業。

來源:鄲城二實驗國小

編輯: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