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争霸:埃斯頓第7,安川排第3,冠軍寶座難撼動

作者:柳先說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争霸:埃斯頓第7,安川排第3,冠軍寶座難撼動

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着豐富多元的應用場景。這一獨特地位,反映了中國工業化程序中的轉型更新需求,更昭示着中國在智能制造領域日益增強的創新力與競争力。

工業機器人在諸多關鍵産業中展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與價值。其中,電子、汽車、金屬加工、锂電池、光伏等行業成為其廣泛應用的核心地帶。在電子産品制造業中,精密裝配、高精度檢測等環節大量引入工業機器人,以應對産品疊代加速、品質要求提升的市場需求。汽車制造業中,從沖壓、焊接、塗裝到總裝,機器人身影無處不在,助力生産線實作高效、精準作業。金屬加工領域,機器人在切割、打磨、搬運等任務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提升生産效率與安全性。而在新能源産業,如锂電池和光伏元件制造過程中,機器人自動化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生産精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産業的規模化發展。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争霸:埃斯頓第7,安川排第3,冠軍寶座難撼動

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持續領先

盡管中國工業機器人産業在近些年獲得質的提升,但在高端應用領域,諸如發那科、阿西布朗勃法瑞公司、安川電機等國際知名品牌仍占據顯著優勢。這些企業在核心技術、産品品質、品牌影響力以及全球服務體系等方面積累了深厚底蘊,尤其在複雜工藝、嚴苛環境下的應用解決方案上,憑借先進的控制技術、高精度驅動系統以及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赢得了汽車、航空航天、精密儀器等對性能要求極高的行業的青睐。

在過去的兩年裡,以埃斯頓、彙川為代表的本土機器人龍頭企業的表現尤為搶眼,他們在锂電、光伏、汽車零部件等新興或快速發展的行業中與外資品牌展開激烈交鋒,通過技術創新、成本優勢以及對本土市場的深度了解,成功搶占了部分市場佔有率。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國産機器人開始在整車制造領域嶄露頭角,加速替代程序。面對人工智能、物聯網、大資料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趨勢,如何在機器人本體設計、控制系統開發以及應用軟體創新上保持與國際先進水準同步,是中國企業必須直面的技術創新挑戰。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争霸:埃斯頓第7,安川排第3,冠軍寶座難撼動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市占率TOP10

榜單6-10名:雅馬哈、埃斯頓、那智、三菱以及彙川。埃斯頓(ESTUN)位居第7,市占率約3%。深耕行業三十載,基于自主化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核心技術,建構了智能制造完整的産業生态鍊。據介紹,埃斯頓機器人核心部件自主化率達到95%以上,擁有全系列覆寫3-700kg負載,76款工業機器人産品,連續多年位列國産化品牌第一。

榜單1-5名:發那科、阿西布朗勃法瑞、安川、愛普生以及庫卡。發那科(FANUC)排名第1,市占率約15%。發那科公司始創于日本,多年來持續投入研發,不斷創新機器人設計、控制算法、傳感器技術、軟體內建等各個方面,確定産品始終保持行業技術前沿,滿足不同行業和應用場景的複雜需求。據悉,發那科管理人員必須參加研究工作,這是鐵的原則,也是管理者的基本功,認為惟有這樣,才能勝任管理工作,對各種新技術進行綜合與管理。發那科創始人曾表示:“數控技術是21世紀最新的綜合性技術,隻有各專業結合,才能開花結果。”

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争霸:埃斯頓第7,安川排第3,冠軍寶座難撼動

行業人士點評:面對工業機器人産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培養既精通機器人技術又深谙行業應用的專業人才,建構涵蓋研發、制造、內建、應用、服務等全鍊條的人才隊伍,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産業持續壯大的關鍵。此外,強化産業鍊協同,打造涵蓋上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遊本體制造商、下遊系統內建商以及相關科研機構、教育教育訓練機構的完整生态體系,也是提升中國工業機器人産業整體競争力的重要舉措。相信,國産工業機器人市占率在未來将繼續保持上升态勢,實作穩步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