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作者:西部社群線上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城裡人,平時去哪裡玩?有個市民對我說,他愛去城郊鄉村遊。4月11日上午,我們在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街道雙龍村,看見不少市民背包打傘的中老年人,在鄉村道路上遊走,開心去那裡領略“雙龍田園”美景。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陽春四月,百花争奇鬥豔,清澈小溪緩緩流淌,漁塘邊上有三三兩兩的垂釣客人,遊客們在垂柳樹下的鄉間小道健身漫步,一陣陣高低起伏的蛙聲,奏出夢幻般的田園交響曲。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在桑園旁,成片的桑椹挂滿枝頭,遊客們用手機不斷"咔嚓"拍照田園風光。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在雙龍村一草坪上,遊客拉上帳篷,在裡面盤坐打牌"鬥地主";中午,在清澈的小溪邊上的方格涼亭上,家人們圍着長條桌上,一邊燙串串,一邊悠哉樂哉喝酒劃拳。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鄉村旅遊,為小村帶來了勃勃生機。這裡用沉浸式體驗打造的雙龍田園新農村新玩法。池塘邊可垂釣品茶,兒童遊樂區則有秋千、健身器材等,不少孩子在這裡打鬧嬉戲。拱形的植物長廊,遊客漫步其中,呼吸着鄉野的新鮮空氣。野營、咖啡、火鍋、燒烤,在這裡都能找到,滿足了遊客對于玩樂和美味的要求。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我們在雙龍村的天問航天種子育種試驗基地裡,看見大片綠油油的青棵,一株接一株,一片接一片,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綠的海洋。綠得似一塊碧玉,綠得是那麼鮮嫩,好像一個個生命從這裡綻放,蒼翠欲滴。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天問航天種子育種試驗基地負責人白明虎講,航天育種技術是利用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和正常育種技術相結合培育生物新品種的一種高新技術,成為農作物品種改良的新手段,是經過空間條件中的宇宙射線輻射、微重力、超真空的特殊環境,誘發生物基因變異等。目前國内已有十二個品種、四十二個品系應用于示範和生産中。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白明虎說,“太空種子”培育出來的蔬菜、糧食與正常的産品相比有幾個特點:産量高、成熟期短、抗病蟲害強、抗災能力強、果形改變等,一旦試種成功,将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航天育種基地的種子是由飛船搭載,環繞地球一百零八圈後,經過四代以上培育的,已适宜用于試驗基地栽培。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據白明虎介紹,天問航天種子育種試驗基地裡,有無人機教育訓練、應急教育訓練、詩歌大賽、文藝表演、觀光農業、休閑垂釣,等等,将農業、科普、文化、旅遊有機結合。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中午,我們參觀完村裡景點後,又去了雙龍村委會,專訪了村黨委書記周友平,他向我們村裡發展情況。2014年,周友平當選為雙龍村黨委書記。那時的雙龍村基礎設施薄弱、缺乏支柱産業,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被鄰村甩下好幾條街。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周友平說, “雙龍是傳統農業村,但生态底色好,适合發展城郊型田園觀光農業,隻要交通改觀就大有作為。于是,他先找銀行辦低息貸款拿到150萬元,随後多方尋找相關部門争取政策扶持,當年修通了4條路和一座橋,雙龍從此四通八達。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基礎設施改善了,不斷有商家和企業主動上門聯系流轉土地,村國樂了,周友平和村兩委一班人又萌生了新的思考:單純搞土地流轉隻能收點租金,何不把村民零散的土地由集體統一管理,組建合作社發展觀光農業獲得更大收益?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鄉村旅遊催熱“美麗經濟”

2017年6月,雙龍村衆平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集中了16個組1762畝土地,185戶村民、近700人參股入社,籌措現金300餘萬元。合作社成立後,他組織村民義務投工投勞挖水溝、改河道、建圍網,并自發捐贈了大量柳樹、芙蓉花樹;2018年植樹節,150多位村民集體栽種2300多株桃樹。如今,千畝稻田裡,稻田蛙、稻田蝦、稻田魚觸手可及;昔日四通八達的田埂,改成了縱橫阡陌的水溝,大人小孩在清亮的溝渠裡捕魚捉蛙,盡情享受擁抱自然的歡樂。2016年雙龍村被評為“全省優美環境示範村”。(郭成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