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作者:雲水心語

古代女子不能進入學堂,也無法像男子那樣參加科考,不過一些富貴人家的女孩不僅天資聰穎,而且還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妹妹,以及他的妻子、女兒,都能創作出清麗可喜的詩篇。

南宋詩人陸遊的母親出生于詩書禮儀之家,她待字閨中時,就非常欽佩北宋詞人秦觀;才女朱淑真身世悲催,但也曾創作過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另一位家喻戶曉的宋代才女更是千年一遇,讓後世無數讀者欽佩不已。下面分享兩首贊美李清照的七律,樸實直白,展現出易安居士傳奇的人生。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詠李清照

作者:楊雪

年少詩香賽老翁,詞流漱玉水淙淙。

金石錄畢聞千代,書畫丢失顫九冬。

冷冷清清回舊夢,凄凄慘慘伴寒風。

欲将血淚山河寄,一剪梅花獻彩虹。

楊雪,男,廣西來賓人,喜歡詩詞創作,曾在各種報刊雜志中發表過不少作品。李清照是深受讀者喜愛的南宋女詞人,這首詩簡略地概括了易安居士的傳奇人生,表達出對其不凡才華的贊賞。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李清照出生于濟南士大夫家庭,她自小就工詩善詞,18歲時與金石考據家趙明誠成婚,彼此互敬互愛,生活幸福。後來宋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随着人群流落到江南,第二年丈夫病死,她被人騙婚,又遭受了牢獄之苦,晚年生活更是貧困交加。

作者首先贊美了李清照的傑出才華,“賽老翁”三字,暗指易安居士少年老成,文學功底深厚。詩人又稱贊其《漱玉詞》就像濟南淙淙流淌的漱玉泉,讀之令人如飲甘露。

颔聯介紹她與趙明誠共同撰寫的《金石錄》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可惜在動蕩年代颠沛流離的日子裡,很多珍貴字畫和重要資料都已遺失了,也給後世的研究帶來了極大不便。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頸聯化用李清照的名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晚年的李清照空虛怅惘、迷茫失落,她雖然很想找回失去的一切,可是時過境遷,很多事情難以遂心應手,她整天胡思亂想,又經常以淚洗面,在苦悶和思念中度日如年。“回舊夢、伴寒風”,傳達出作者非常喜歡李清照的詩詞,又十分同情才女的不幸遭遇。

結尾抒寫了作者對才女的懷念之意,山河破碎、無家可歸,一腔熱血、兩行清淚,生活在和平、安穩年代的人們,根本無法體會李清照如此悲戚的心情。詩人或許也曾身世坎坷,是以便以“一剪梅花獻彩虹”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對前賢的緻敬之意,同時也是希望後世讀者可以記住華夏大地曾經湧現過這樣一位傑出才女!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李清照

作者:李傳峰

漱玉詞工盡妙神,文馨隽逸至宗真。

悲漂水火蕭然淚,樂韻詩章染馥醇。

朗朗乾坤迷日月,泱泱世界亂紅塵。

金書散落明誠逝,酽冷孤寒醉泣人。

李傳峰,字冷峰,山東濟南人,他不僅積極鑽研古代先賢的名作,而且還酷愛詩歌創作。詩人贊美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也悲慨其身處亂世、婚姻不幸,全文情感真摯,彰顯出詩人對一代才女的崇敬之情。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首聯贊美李清照的詞作措辭精妙、生動傳神,更顯文字隽永、超群脫俗,不愧為千古才女、婉約詞宗。“盡妙神、至宗真”,表達出詩人對李清照不凡文采的膜拜之意。

颔聯進一步抒寫了易安居士對後世讀者的影響,“水火”指戰亂不停、百姓們四處飄零的局面。李清照晚年即使窮愁潦倒,依然可以吟誦名句“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人們似乎能從那些樂韻詩章中,聞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又可真切地體會才女當時懷念故土、思念先夫的悲戚心情。

民間詩人的兩首七律,展現出李清照不凡的一生,值得欣賞

頸聯抒發作者的感慨,南宋時期,朗朗乾坤,卻顯得日昏月暗;泱泱世界,到處都一片紛亂。詩人感慨南宋時期金兵鐵蹄踐踏中原大地,而朝廷的大小官員們不僅苟且偷安,而且還歌舞升平,根本不顧天下蒼生的困苦,更早已忘記了要收複北方失地。

最後兩句展現李清照悲苦的晚年生活,趙明誠去世,第二次婚姻失敗,研究金石的資料,以及一些珍貴的書畫都遺失了,這些樁樁件件的事情不斷地打擊着才女,也讓她在腦海裡不時地浮現出“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等美好畫面。

而今“酽冷(極冷)孤寒醉泣人”,才女又重新陷入到孤寂彷徨的境遇,她經常借酒消愁,可是酒醒後卻顯得更加悲傷和痛苦。全文展現出才女不平凡的一生,更充滿了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