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作者:北京房山

4月2日

在居民代表的見證下

西潞街道夏莊社群居委會與

“好鄰居”企業東方雨虹公司

簽訂了樓頂防水施工合同

意味着公路局家屬院2棟樓

1800多平方米樓頂

将進行徹底修繕

困擾居民多年的樓頂漏雨問題

将得以解決

而這份合同的成功簽訂

離不開“好鄰居”這三個字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近年來,很多老舊小區的樓頂因年久失修開始漏雨,修繕樓頂成為居民的迫切需求。修繕屋頂需要大額資金投入,然而老舊小區公共維修資金普遍不足,成為制約屋頂修繕的一個難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夏莊社群公路局家屬院樓頂同樣嚴重沙化且防水老化,樓頂漏雨現象極為嚴重。頂樓居民多次找到居委會和物業公司尋求解決辦法。針對居民訴求,居委會和物業公司對樓頂進行修補,但這樣小修小補不解決根本性問題。

“經過去年的大暴雨,現在漏雨更嚴重了,迫切需要徹底修繕。現實是公共維修基金不足,街道和社群的财力也非常有限,如果全由居民來支付負擔又重,資金來源成了一個難題。”夏莊社群黨委相關負責人說。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好鄰居” 有事商量着辦

就在此時,修繕工作出現了轉機。“好鄰居”企業東方雨虹公司伸出援手,捐贈了6萬多平方米的防水卷材,用于西潞街道轄區老舊小區屋頂修繕。材料有了,但是人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按照相關規定,小區公共區域的修繕應該由全體業主來承擔,1-5層的居民是否願意共同分擔呢?

夏莊社群黨委、居委會召集黨員、居民代表召開“好鄰居議事會”,把問題擺在桌面上,讓大家議一議,一起商量着辦。在議事會上,大家傾向于将費用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黨組織服務群衆經費負擔,一部分由社群居民共同負擔。這個方案得到了不少黨員和居民的認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家住在一層的楊阿姨說,“這樣辦,居民的負擔變小了,挺好的。我們大家都分攤一點,既符合規定,也符合情理,作為老街坊,我們不能看着六樓幹着急。”

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少部分居民持反對意見,認為“樓頂漏水是6層自己的事,自己住1樓,疏通下水道時,也沒大家平攤過費用。”

為了順利推動工作,夏莊社群從業人員采用“好鄰居”的工作方法,主動串門走訪與居民們進行溝通,通過耐心解釋和細緻講解,征得每戶的同意。在“好鄰居”的配合下,夏莊社群僅僅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公路局家屬院全體居民的意見征集工作,讓公路局家屬院成為第一個可以順利施工的小區。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三個一點”聚力解難

經過大家的商量與溝通,公路局家屬院樓頂修繕最終達成一緻意見:采取“三個一點”的解決辦法,即:企業捐贈一點、黨組織服務群衆經費出一點、居民攤一點的方法,解決資金來源問題。由于公路局家屬院樓頂漏雨嚴重,如果居民自己維修,大約需要3000多元,在“好鄰居”的共同努力下,每戶平攤360多元即可完成樓頂漏雨維修工作。目前,公路局家屬院全體居民的意見征集工作已完成,現已開設了共管賬戶,簽訂了施工合同,施工隊即将進場維修,困擾居民多年的漏雨難題終于要得到解決了。家住六層的許阿姨滿心歡喜,“下雨天,終于不用擔心屋頂漏水了,真的是幫了大忙了!感謝好鄰居們。”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房山好鄰居 | 共擔風雨,破解樓頂漏雨難題

據了解,除夏莊社群,西路大街、太平莊東裡、西潞園、西潞園南裡、北潞園5個社群也在推進此項工作。随着意見征求工作的推進,相關施工維修工作也将很快鋪開。

“好鄰居”是一把金鑰匙。它突破了基層治理中“單打獨鬥”的思維定式,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雙向奔赴,協同治理,破解難題。夏莊社群黨委推出了“一出四進”工作機制和“八登門”親情化服務,社群從業人員每天走進居民小區、走進居民家中,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極大發揮了“好鄰居”走通路需的作用,使社群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居民的支援與了解,助推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