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爹蒙冤入獄(上)

作者:YIYA學習足球
小爹蒙冤入獄(上)

小爹蒙冤入獄(上)

(作者:劉永春)

有天晚上,爸爸從東風人民公社(原賢官)下班回家,對我媽媽講,曾首任沭陽縣副縣長,後又調任淮陰市商業局局長的小爹,竟然又蒙冤入獄了。那不是新中國成立好久好久了嘛!匆需多問,小爹蒙怨當然入共産黨人大獄。溯小爹蒙冤入獄其源頭,還是陳年舊事——應從小爹參加鬧革命時說起。

小爹原來是賢官鎮文集村小張莊一位普通老百姓,是誰引小爹走上了鬧革命道路?是我爺爺。其實,我爺爺家在賢官鎮文集村小街上,與小爹家之間尚隔好長一段距離,他怎麼與我爺爺聯系了起來,又怎麼被我爺爺引上了鬧革命道路?在當時,普通老百姓均知道:鬧革命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弄不好會要殺頭的。

說實話,其初小爹的的确确與我爺爺一毛錢關系沒有。非要硬說他與我爺爺有啥關系,他大嫂與我奶奶是親姐妹。間接關系。即使有了這層間接關系,小爹不至于非要被我爺爺引上鬧革命道路呀!還有另一層關系——師生關系。可以說這層關系,對小爹閑革命有着直接關系。

也就是說,我爺爺任民國文集學堂校長,小爹才在我爺爺影響教育下掀起了革命。換句話說,小爹先入我爺爺任民國文集校長學堂内讀書,後才參加了鬧革命。小爹當然知道閑革會要殺頭,我爺爺更知道,怎麼辦?秘密進行呗!

在此有人不禁要問,亦包括我,我爺爺是何時參加鬧革命?他的上司人又是誰?

那是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盧溝橋畔一聲槍響,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序幕——兄弟阋于牆、外禦其侮,随之國共聯合抗日初步形成。國共捐棄前嫌,罷兵對外,給堅持南方三年遊擊戰項英、陳毅有了起死回生機會。怎麼辦?他倆立刻派人前往延安,與毛澤東取得聯系。項英、陳毅為何不早派人與毛澤東取得聯系?不要說兩者之間遠隔千山萬水,就是項英、陳毅于藏身處油山伸頭,封山燒山國民黨兵趁機就扼殺他倆。

現在情況不同了,項英、陳毅所遣特派員經過國統區不但不擔心被國民黨兵追殺,反而沿途還要受到熱情接待。

特派員經過長途跋涉,終于來到賢官鎮文集村小張莊張二蛋爺家。獲之,我爺爺為啥深夜造訪?懇求特派員帶他到延安去,好參加抗日救國……我爺爺乍知特派員落腳處?特派員利用這次難得公開機會,沿途向群眾宣傳共産黨抗日主張哪!特派員對我爺爺懇求呢?搖頭拒絕。特派員瞧瞧我爺爺絕望的表情,便警覺地起身把門關上,然後微笑着拍了拍我爺爺肩頭,示意我爺爺坐在床沿,他才語重心長地說:你目前最緊迫任務不是随我去延安,而是利用你中華民國校長身份作為掩護,把身邊有志同僚與有志青年學生秘密地組織起來,團結在自己身邊,黨會派人來的……

我爺爺未忘記特派員臨行前重托,第二天即把有志向又擁護抗日的同僚與青年學生組織起來,團結在自己身邊,其中亦有小爹。國民黨地方政府人員獲之,尋找各種借口出來搗亂刁難。小爹見罷怒火中燒,從大廟佛像肚子内,把宣傳抗日書籍和花名冊,朝他們面前那麼一丢。乍樣?他們一見傻眼了。他們認為我爺爺一班人羸弱、成不了氣候,不過恰恰相反,他們隻有夾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特派員果然未有食言,委派劉錫九、周鏡涵和鄧昆山以賣狗肉為掩護,來到文集小街,與我爺爺取得聯系。緊接着,中共潼陽縣委、抗日民主政府相繼宣布成立,劉錫九任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周鏡涵任敵工部部長,鄧昆山任東海大隊大隊長。哪潼陽縣委書記呢?章維仁。其中我爺爺所在沙河區,與潼陽縣幾十個兄弟區一樣,亦相繼宣布成立。我爺爺任沙河區委書記,文西顔任區長(我爺爺學堂老師)。

剛開始,我不知小爹在沙河區任何職務。但是我卻知,他是我爺爺從學堂剛帶出來近百名抗日中堅力量,同時綜合素質最高尤其文化水準最高抗日中堅力量,很快被充實到剛成立中共潼陽縣委各個部門。據說,僅區以上幹部就有30餘人。俗稱肥水不流外人田。

小爹蒙冤入獄(上)

毫無疑問,小爹在我爺爺上司下,既開展了轟轟烈烈抗日救亡運動,又持槍舉刀沖向了異常殘酷抗日殺敵戰場。毫未誇張,刺刀見紅!有疑問不?搖頭懷疑不?小爹與我爺爺幾乎參加發生在沭陽、潼陽以及東海著名抗日戰鬥。如紮埠蕩伏擊戰,又如拔除蔡莊、萬匹、佃湖諸據點,尤其攻克桑墟據點。其攻克方法呢?響譽海内外臭狗陣。

小爹與我爺爺全是幸運者,除見證了抗日戰争勝利,一轉身,他倆還投入到推翻蔣家王朝驚天偉業之中。隻不過,我爺爺調任新河區委書記兼區長。哪小爹呢?由于他各方面表示均優秀,也被提升為沙河區長。

接下來風雲突變,國民黨來勢洶洶,看哪陣勢與抗日戰争有過之而無不及。啥意思?蔣介石撕下了假和平、真内戰遮羞布,亦即撕毀了由國共雙方簽署的由毛澤東、蔣介石親自參加的和平協定和政治文本和建國方略,利用自己手中絕對軍事優勢——對毛主席所統治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蔣介石錯誤認為,國共雙方力量對比他握有碾壓、吊打對手的優勢,才大言不慚三個月内徹底消滅毛澤東上司的共産黨。

若問内戰、全面内戰爆發點在哪呢?蔣介石劍鋒所指南京總統府北大門鄰居——淮海解放區。亦曰:卧塌之側,豈容他人憨睡。不巧,華東野戰軍一部先調往東北,又有一部調往山東,眼下僅有兩三萬兵力。敵我力量懸殊太大,經黨中央、毛主席研究決定:放棄淮海解放區。如何放棄?邊節節抵抗,邊節節撤退至山東解放區。就是老百姓皆知北撤山東,亦叫大兵北撤。是以陳毅、粟裕所率領華東野戰軍,在漣水城外打了七戰七捷神仙仗後,又機動退至潼北工委所在地(原潼陽縣委),指揮了宿北大戰,最後呢?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方才北撤。

就是說,淮海解放區将要淪陷,以成為不争的事實。

既然淮海軍分區北撤,淮海行政機關與各縣各區乃至于各鄉各村行政人員,皆要北撤。這些人中,根據不同情況,有的之前撤,有的之中撤,還有的之後撤。

可以肯定,淮海行政機關之前撤。

我爺爺還不錯,屬于之中撤。當他接到上級撤退指令,親率300餘名新河區隊戰士,在鴨下河協助主力部隊參加戰鬥之後,于國民黨大兵壓境前夜,順利抵達了山東解放區。

到達山東解放區,我爺爺被重新任命北撤幹部大隊長,上司着淮海區以上幹部,幹部家屬,幹部子女,近2000餘人。淮海區保貴财富啊!

恰恰于此,山東戰事吃緊,以張靈甫為首國民黨幾十萬大兵步步推進、穩戰穩打,妄想于沂蒙山合圍、殲滅以陳毅、粟裕為首華東野戰軍。怎麼辦?上級又令我爺爺率領淮海區北撤幹部,借着夜色掩護,分乘幾艘汽船

偷渡渤海成功抵達了東北。

由此,我爺爺與林彪、陳雲在東北共事近兩年。作為客人,林彪、葉群盡地主之誼,特意于東北家裡,邀請以我爺爺為首來自華東上司度春節。而作為東北共事幾年,陳雲勝利進入京都,特贈一張自己生活照,當然還有書信,一并寄與我爺爺留作紀念。

聽我爺爺講,如果東北戰事再吃緊啥辦?那就退到蘇聯去。總之不管内戰結果如何,我爺爺與這批淮海北撤幹部皆無生命之憂。為什麼?他們将作為淮海革命火種,被小心翼翼的保護了下來。

話又說回來,小爹屬之後撤。之後撤不是在開玩笑嗎?國民黨大兵壓境,找死不成!其實小爹身為沙河區長,不管乍說,他也不會劃歸之後撤啊!小爹是怎麼劃歸之後撤?他自己堅決要求。此時小爹心裡清楚,淮海淪陷之後,别的不說,光地主流亡返攻倒算這一條,要人頭落地,要血流成河。

隻不過,經過小爹留下來偵察,還有其它縣區鄉留下來人員偵察,得出了共同結論:國民黨軍僅僅占領淮海主要城鎮、要道,大片農村控制薄弱,這為上級制定重返淮海,堅持遊擊戰提供了依據。

在這裡,還有兩個挺現實因素:第一山東解放區戰事吃緊;其次山東解放區一下子又接納那麼多淮海解放區北撤人員,連吃住極為困難。情況緊急時,轉移就不必說了——難上加難。

綜上所述,年輕人提出打回老家去、開展遊擊戰,亦曰就地鬧革命!年老者紛紛附和。

當時,我大伯任桑墟鄉鄉長,人很年輕,鬥志昂揚,他亦毫不猶豫地遞交了請戰書,請求打回老家去!

但是由于組織不好,發生安峰山事件,給淮海解放區造成巨大損失!後辦邵主任憤怒又痛苦地說:淮海解放區八年抗戰也未有這麼大損失啊!後來經徹查,前辦羅主任應負有不推卸之責任,受到黨紀政紀懲處。懲處再重又有什麼用?僅一夜之間,倒下去那麼多淮海幹部、家屬、子女,還有軍用物資。

若尋其根源,因前兩批人員通過安峰山,傳回淮海堅持原地鬥争均很順利。羅主任是以武斷地作出了決定,下令第三批最多人員通過了安峰山,損失亦最大。

萬幸萬萬幸,還有緊随其後第四批。一聽說前面人員遭到敵人重兵伏擊,他們按原路傳回,一點兒損失亦未有。我未記錯的話,第三批約2000餘人,第四批約500餘人。

不幸,我大伯也在第三批人員之列,當他行至安峰山,突然遭到國民黨重兵伏擊,他率率鄉民兵憑借一挺輕機槍(肩扛輕機槍是劉繼标,機槍手是楊國民),殺出了重圍!他是安峰山事件中,零傷亡沖出重圍者!不幸中萬萬幸。

更為不幸的。據說,擔任此次護送任務唯一正規部隊一個排,在山頂觀察敵情時,又上司恰在一間石頭房内開會研究掩護時,一枚炮彈從天呼嘯而來,怎麼樣?開會人死的死的傷的傷的。剩下人失去戰鬥力,更重要失去了指揮者,隻能背着屍體、扶着傷者,邊打邊撤退出戰鬥。鄉鄰張計謀父親就是在山頂石房外擔任警戒任務,被天上飛來那枚炮彈炸成重傷,才被戰友扶着沖出安峰山敵人重圍!後來,當夕陽染紅了戰後的悲壯安峰山上。張計謀爺爺帶着張計謀母親來到安峰山,翻遍了安峰山上遺留北撤幹部屍體,也未見到張計謀父親,他倆隻有悻悻離開了安峰山。

而潼陽縣北撤幹部隊,就在自家地盤上,朱副縣長未有效組織突圍,俗稱放棄了突圍,損失相當慘重,他受到了黨紀政紀處分,活該!回顧潼陽損失如此慘重,除像我大伯創造奇迹沖出重圍之外,餘下僅有極個别人藏于老百姓家中,方才活了下來。如原沭中朱校長情況萬千緊急時,藏在安峰山村大姑娘家被窩内,臨時沖當人家男人,才幸運躲過國民黨兵追殺。後來,據說朱校長為感人家救命之恩,便娶那位姑娘作為老婆。

安峰山事件發生于1947年大年初一,天氣特别冷。

再餘下不必說,全部壯烈犧牲。其中潼陽工會主席,安峰山事件犧牲職務最高者——王元興。他身陷敵人重圍,開始有機會成功突圍。可他随身攜帶潼陽縣檔案,這東西千萬千萬不能落入敵人之手,怎麼辦?他隻能選擇停下腳步在焚燒。就在他焚燒過程中,一顆罪惡子彈射過來,不幸他中彈倒在了安峰山下。

令人痛心疾首同時,除沭陽縣、潼陽縣與東海縣之外,其它淮海區各縣人生地不熟,損失可想而知——全軍覆沒。

難能可貴。沭陽北撤幹部200餘人,在江縣長指揮下敢打猛沖,最終仍有60餘人沖出了重圍,屬于大勝,受到上級表彰、記功。是以在戰場上指揮員有些錯誤不準犯、亦不能犯,是以一千餘人倒在了新中國前夜。據我所知,光區長、區委書記被俘30餘人未經審問,便押赴徐州秘密槍斃!

自新者不記其數。啥叫自新?國民黨人用心險惡。在被占領淮海解放區,凡共産黨員親赴沭陽縣黨部登記造删,并簽字申明脫離共産黨者,遂既往不咎!

我爺爺一名學生姓周也去自新,人家問他入黨介紹人是誰?他說是劉榮甫,還是區委書記。人家又問逮到劉榮甫怎麼辦?他說剁劉榮甫一千刀方解他心頭之恨!不久,沭陽獲得了解放。我大伯作為警察局上司,接收縣黨部這批遺留下來檔案,獲之姓周的口供。不久又不久,姓周準備到沭城老幹部宿舍拜訪我爺爺。我爺爺搖頭——形同陌路。我奶奶(原新四軍女幹部)卻說,他是自新不是判黨,應該招待,熱情招待。

我同僚老子抱着僥幸心理,最後才去自新。自新大限已過,他隻有回家。他撿回一條生命,與此同時還撿回一條政治生命。在戰争年代,政治生命遠遠高于自己生命。

若說淮海淪陷區共産黨員全部自新也不太現實,還有相當相當一部分人未走自新之路。那麼他們走什麼之路?隐藏之路。

文集鄉文中隊長是共産黨人“劊子手”,平時殺了那麼多國民黨人。國民黨人恨得他咬牙切齒,私底下或公開放話逮住了他非點他天燈、大卸他八塊不可。見此情景,他不能去自新。怎麼辦?他隻有選擇隐藏于自家大缸内。三十八天三十八夜未敢露頭,乍樣?被他成功躲了過去。

退一步說如果未發生安峰山事件,這些改寫淮海共産黨人政治悲劇與前途笑柄,就絕對不會發生。因為曆史未有假設,在此讨論假設毫無現實意義,是以要求嚴懲安峰山事件失職者,至今未斷!

凡事皆有例外。安峰山内大地主大惡霸劉大渠,解放後依據他的一貫表現,應屬鎮壓對象。他說,他在安峰山家裡搭救過一批共産黨人。人家問他誰人能替你證明?他說其中頭頭是我二爺,他叫劉榮甫。如果内中不是有我二爺,我不會冒死把這批人拉進家裡躲藏。後來經過我爺爺出具證明,免于劉大渠之死。劉大渠從安峰山勞苦大衆的翻身大棍的刑場下來,拍拍自己腦袋自嘲道: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關鍵時刻還能交換!

我爺爺不是引淮海北撤幹部前往東北了嗎?他怎麼又出現在安峰山?原來按照淮海上司指令,所有淮海北撤幹部全傳回原地堅持鬥争。是以我爺爺先遭遇倒黴安峰山事件,後才率領安峰山事件幸存淮海幹部,和未遭遇安峰山事件淮海幹部,一同前往了東北。

不過令人萬分欣慰,奇襲、合擊安峰山國民黨二十師5000餘名官兵,在接下來不到一年時間之内,于随之而來淮海戰役全軍覆沒。哪些制造安峰山事件罪魁禍首,也得到了人民應有的審判!其中對哪些提供安峰山事件有價值情報者,給三路合擊、奇襲國民黨部隊帶路的當地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況且呢,安峰山事件對于共産黨人來說,是件重大曆史事件,簡稱“第二次皖南事變”,除了需要追自己人的責,更需要追兇手國民黨人的責,叫有仇必報,也叫有疾而終。

注:2024年3月中旬落筆于中央廣場人民醫院安置小區。

小爹蒙冤入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