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折騰永遠在路上,主播“搖身一變”變成“快遞員”是幸還是不幸

作者:小橘燈

東方某選的主播都變成快遞員了怎麼覺得有點滑稽呢!原本高高在上的樣子,現在一下子就落到了“基層”。

折騰永遠在路上,主播“搖身一變”變成“快遞員”是幸還是不幸

一場戶外大場直播“秀”開場了,娛樂滿滿。

看了直播間粉絲的确多了不少,比她們不下來直播,粉絲多了一些,起碼都是“1萬+”了。

有人說:所謂的小時達,就是為了吸引眼球搞一個噱頭,吸引的也隻是那幾個主播的粉絲而已,自嗨模式。

還有人說:在建造生态鍊,講好故事,不然資本不會再相信俞了,看看股票就知道了。

如果是隔靴搔癢,故弄玄虛而已。給資本畫餅,把暴跌的股價托起來而已。

現在是買方市場,就看顧客願不願意掏錢了,某選整天想着淨化粉絲,自己當大爺。

俞大爺還是不承認直播帶貨個人IP的能力!是以才會有各種騷操作!

老俞當初是準備虧五個億的,沒準兒還真有人給實作了。

某選在故意燒錢嗎?之前“賺”了大量現金流,小孫需要講新故事才能把錢花出去!

老俞他要是堅持做教育,我敬他是個人物,如果堅持助農,我也佩服。現在是啥賺錢他幹啥,搶的是小個體戶的飯碗,不知道這兩年個體戶很難嗎。

什麼錢都想賺,宇輝在這裡給他創收,他在那裡拼命挖坑讓宇輝幫他填。

啥時候,不玩“不折騰了”。老俞心真大,一去西藏就準備去20多天,不論是某選還是與輝同行都不去管了。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好了……

不然他不好“站隊”,雖然這兩家都是他的……

折騰永遠在路上,主播“搖身一變”變成“快遞員”是幸還是不幸

小時達隻是又一次東施效颦,并無首發首創意義;沿襲美團,餓了麼模式。

東方某選這麼做不過是增加客戶和公司的粘性,同時新增一個看點吸引粉絲。目前看,直播間人數一萬➕,效果不錯。為了流量,現在知道流量來之不易了,最終為了把流量引到APP去。

娛樂圈的真人秀節目而已,重在圈粉,别太當真。他們又成功把主播變成快遞員,東方某選暴殄天物啊!

感覺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說,不看方向,瞎折騰。步子邁太大,邁太快,貪婪的嘴臉暴露無遺。食品沒搞好又去搞家紡,家紡沒整明白又搞服裝,各個行業各個平台收割一波,粉絲就是某選創業路上的小白鼠,還樂此不疲。

我隻能說,你在不屬于自己的平台做自己的平台,成功很難。

什麼都想涉足,什麼都幹不好,美團,大潤發,京東,等等你憑什麼從人家手裡分杯羹,你的知名度比人家高,還是你的供應鍊比人家厲害,就你那個自營品你真覺得很多人買賬嘛,啥也不是,今天的股市已經給出了的答案……

助農就助農吧,中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農村那麼多農産品,中國大好河山那麼多文化之旅值得去推廣,中國那麼生産企業,非要搞啥自營品,無非就是貼标罷了,現在又搞什麼直播外賣。

現在沒啥熱度了,主要是為了吸引眼球!

病急亂投醫,開了那麼多号,流量也分散了,一個号也沒起來,股市一跌再跌……

某選玩别人玩剩的,自己怎麼把自己拖入泥潭的還不自知呢?

京東經營的産品和東方經營的産品在方向上有本質的不同,就庫存量品性來說,京東風險隻在占用資金上,而東方的風險不僅在資金上,保存期限。新鮮感。季節溫度,氣候……等等都會導緻産品品質的,多少出點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了……

全國布局4-10個城市,一個城市2-3個雲倉,要同時備8-30倍的存貨,庫銷存有他們喝的一壺。

外賣半小時就到了,要啥有啥,西選小時達優勢在哪裡,就那一點自營品貨盤,有小時達的必要嗎,不過就是在燒錢搞流量

小時達也有需求的,不過,東方某選最大的問題是,他依托于抖音平台,而京東是自己就是平台,京東的平台是為萬千商家服務的,而東方某選搞得越來越重隻服務于自己,問題是自己的體量極其有限導緻成本太高,這也是資本不看好的原因。當然,他們也看到這些問題弄個自建房,典型的不斷發現問題不斷鋪攤子的做法,這樣下去會發現到處都是問題。

這賽道可卷了…大城市有山姆極速達,叮咚買菜,美團的小象超市等等…

如果真的走專業小時達肯定是專業的快遞公司 這主播送快遞就是個直播效果……

這個小時達更多的是做秀,為自營品做宣傳,不然哪有騎自行車送貨的。

折騰永遠在路上,主播“搖身一變”變成“快遞員”是幸還是不幸

目的還是為了吸引流量進來

對,等于是主播給自己的粉絲演了一場真人秀。

相當于做綜藝節目做廣告。

說句難聽點的,他們使用者就那麼些人,網購最多線上也就兩三萬,而且還分布全國各地,不開展新粉絲就算做秒達也沒人買單,而且大批粉絲都跟着宇輝,如果與輝同行開通小時達又不同,如果是宇輝送貨,那不敢想象,宇輝可以從下午五點送到明天下午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