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德華,一路走好!

作者:老默

劉德華去世了?

第一次刷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老默心中咯噔一下,前幾日,華仔才公布全國演唱會巡演計劃,怎麼會突然離世呢?我們也沒有聽說他有哪方面的疾病!後來得知,此劉德華非彼劉德華!

劉德華,一路走好!

01

2024年4月9日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放射科釋出訃聞:

原華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德華教授逝世,享年100歲!劉德華教授自1956年到1967年期間擔任華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她的逝世是華山醫院放射科乃至中國放射屆的重大損失,我們為失去一位傑出的放射學導師和大師感到心情無比沉重!

劉德華,一路走好!

據知情人士透露:

劉德華教授于1979年去美國人Temple大學醫院神經放射科副主任,後提升為主任!

劉德華教授病逝的消息流出後引發了網友熱議,但大家熱議的點不是劉教授生前所做貢獻,而是集體跑去檢視演員、歌手劉德華的動态,這種現象展現出了人們對娛樂行業的關注,以及對真正有貢獻的科學家的忽視!

劉德華,一路走好!

02

劉德華教授去世後,看到網友們的關注點出現了偏差,有媒體人發出了這樣一篇文章:娛樂明星與科學家,我們更應該關注誰?

其實,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一直有人在問:

廣大人民群衆的審美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為什麼他們甯可關注八竿子打不着,不能當飯吃的娛樂圈明星,也不去關注真正對這個社會做出貢獻的科學家、醫學家?

劉德華,一路走好!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讨一下這個問題!有四個角度可以分析:

第一,明星藝術普及大衆,娛樂性強,通俗易懂。科學家做的事情經常被人認為枯燥乏味,實驗周期長得不到正向回報,結果被認為沒有意義,并不想去了解。

第二,明星有媒體曝光,作品在電視上天天見,科學家發文章在專業領域的雜志上,1年三篇絕對算高産。

第三,明星大多數長得好看的,大家喜歡看。科學家不一定,很多老頭一輩子在實驗室,隻有發表了重大成果才會引人注目

第四,娛樂界就是為了讓你閑的沒事,不用燒腦的随便翻翻一笑而過。而科學是嚴謹的!科學家是不可以用來娛樂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有個誤區,大家都覺得明星成功很容易,長得漂亮,唱首歌,演個電影就能紅,這是不對的,中國有14億人,想要當明星的至少有八位數,可真正能夠成為明星的寥寥無幾

一個人想要成名成腕,一定是建立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單就是“人和”這一關,就可以淘汰99%的人!能像演員劉德華這樣,出道即巅峰,一紅就是四十年的,屈指可數!

劉德華,一路走好!

03

什麼樣的明星才能笑到最後?一定是那些人設完美,業務能力強的,說白了就是德藝雙馨,近幾年内娛當紅的明星都是這樣的,比如刀郎,比如劉德華,比如張頌文,比如遊本昌老爺爺

新媒體時代下,老百姓掌握了話語權,他們把人設看得比作品還重要,唯有把人做好了,才有可能進入他們的眼簾!

劉德華,一路走好!

如果不是“德”字當先,隐退歌壇十年之久的刀郎,怎會一呼百應,一首歌就能拿到數百億播放量?

如果不是“德”字當先,跑20年龍套,把演戲當生命的張頌文,會憑借“高啟強”這一反面角色火爆出圈?

如果不是“德”字當先,出道四十多年,作品品質忽高忽低的劉德華,能有常年出現在老百姓最喜歡的内娛明星大名單裡?

劉德華教授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值得我們銘記,但那些愛崗敬業、愛粉絲、淡泊名利的内娛明星,同樣值得掌聲和鮮花!從這個角度出發,劉德華教授去世後,大家去關注内娛明星劉德華,并不算跑偏,反倒是展現出了“劉德華”三個字的影響力!

劉德華,一路走好!

04

關于科學家和内娛明星誰更重要的話題,也有人表示:

很多人活得太艱難了,他們不會追求更為艱難的科學領域,自然不會把科學家當成偶像:而明星,藝人,仿佛是自己的寄托,又那麼容易接近,她/他唱的歌,演的戲,随便拿出一樣都讓自己喜悅,放松

劉德華,一路走好!

這其實就是一種活在當下的具體表現,生下來,活下去,這個過程從來不容易,如果我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極少露面”,又不帶有任何幽默色彩的科學家身上,生活的趣味性就會少很多!

反過來,如果看一部電影,聽一首歌,就能消除一天的疲憊,然後拿出好的狀态面對家人和朋友,何嘗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當然了,這不代表娛樂圈明星比科學家重要,隻是老百姓在他們身上花費的精力有不同罷了!

劉德華,一路走好!

最後,希望劉德華教授一路走好,也希望身體硬朗的演員劉德華能夠勿忘初心,多出好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