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作者:聰明的風鈴008

2020年1月13日,年僅24歲的吳花燕經過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據醫生診斷,吳花燕的死因源于早老綜合症導緻的心功能衰竭,這位本該無憂無慮的少女,就此離開了人間。

但輿論并沒有就此停歇,關于其生前的貧困和不知所蹤的善款,直到今天都在引發着人們的讨論。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早歲那知世事艱

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的松桃縣,在2020年3月3日實作脫貧之前,是國家貧困縣中的貧困縣,崇山峻嶺的地勢,雖然為這塊西南小縣帶來了風景秀麗的一面,但由于當時的交通閉塞和大山阻隔隔,貧窮成了這個縣的代名詞。

直到去世前,吳花燕都沒有等來故鄉松桃縣脫貧摘帽的那一天。

她的生命停留在了春節來臨的前夕,那一年,與弟弟相依為命的吳花燕,留下弟弟一個人,獨自度過寒冷的冬天。

出生于1995年的吳花燕,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有着一個幸福的家庭。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在吳花燕三歲時,家裡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弟弟的到來讓這個大山深處的務農家庭多了一份幸福的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

父母雖然務農,但一家人勤勤懇懇地耕作,生活還算溫飽有餘。

上天似乎有意和吳花燕一家作對,弟弟剛出生不久,母親便不知道得了什麼疾病,在病發一天後,便丢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

存者且偷生,死者則長已矣。在母親去世時,弟弟吳江龍一歲,吳花燕四歲,父親成了家中唯一的家長,這讓還沒有懂得幸福是什麼含義的吳花燕,用親身經曆了解了什麼叫做悲傷。

往後的日子中,父親含辛茹苦撫養兩個孩子長大,母愛的缺失并沒有擊垮年幼的吳花燕,因為不忍心看着爸爸整日操勞,吳花燕自覺擔負了家中的一些家務,燒水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弟弟,成了這個孩子每日放學後的必修課。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本以為苦日子終究會度過,但吳花燕18歲那一年,本就體弱多病的父親患上了肝硬化,讓這個貧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人們經常會說禍福相依,風雨過後總會見彩虹這些鼓勵人的話,可父親的病情因為無錢救治,隻能在家等死。

在被病痛折磨了半年後,這位一生疾苦的父親和十多年前的母親一樣,含恨而去。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吳花燕并沒有被命運的玩笑所擊垮,在擦完眼淚,重新以積極的心态面對生活後,這位剛滿18歲的孩子,獨自擔負起了照顧弟弟的任務。

雖然弟弟和她年紀都不大,可吳花燕始終覺得,沒有了父母之後,她是這個家的家長。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父親離世後,姐弟倆搬到了大伯家居住。

由于國家的照顧,吳花燕和弟弟被評為國家一級貧困戶,每月可以領取300元的生活費,雖然300元不多,但對于沒有收入的姐弟倆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高中還要繼續讀,生活也需要吃飯,日子再苦,終究還是要亦步亦趨地向前走,雖然搬到了大伯家,但由于相處得不是很融洽,吳花燕和弟弟再次搬回了空蕩蕩的家中,在逢年過節時,大伯都會送來一些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資。

由于生活費有限,吳花燕對于自己的一日三餐,節儉到了極緻。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從高一那年開始,吳花燕每天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日均花費不超過2元錢的限制,雖然這一情況被後來證明為捐款機構的杜撰,但是吳花燕的節儉是确有其事。

在吳花燕的節省下,日子艱難地度過,可誰能想到,在接連失去雙親後,吳花燕即将面臨失去弟弟的可能。

或許是因為母親的過早離世,又加上父親的抱病而終,本就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弟弟,在吳花燕高三那年再次病情加重。

吳花燕不得放下學習,請假帶弟弟到醫院治療,雖然醫院為弟弟報帳了50%的治療費用,但面對剩下的5000元住院費,吳花燕不得不四處籌款。

我已經失去了爸爸媽媽,不能再失去弟弟,在面對時常發病,胡言亂語,到處亂跑的弟弟時,吳花燕不止一次地對自己這麼說。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為了弟弟的住院費,這位早早當家的姐姐寫了20多張申請書,先從鄉政府,再到縣政府去籌款,直到半年後,才把剩下的5000元住院費籌齊。

相信生活要朝前看的吳花燕,怎麼也沒想到,病痛在帶走了父母,折磨了弟弟後,有一天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浮生卻得長年少

聯考前夕,因弟弟住院四處奔波的吳花燕沒能好好複習,在内部壓力和外部壓力的雙重壓力下,本來名列前茅的她,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隻考上了貴州當地的一所職業學院,并選擇了金融專業。

這一結果,讓她的班主任也感到惋惜。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在讀大學時,吳花燕向學校申請了貧困生補助,這讓之前隻吃饅頭的飲食情況得到了改善,但早已拖垮的身體不是一朝一夕的積累,自然也不可能通過短短幾年的改善夥食而改變。

節儉慣了的吳花燕,雖然有着身邊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但夥食的改變僅僅隻是從饅頭辣椒變成米飯蔬菜,這對于江河日下的身體狀況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2019年10月13日,在多次暈倒之後,吳花燕在老師和同學的陪同下,來到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查。

據後來的醫生所說,當時來的醫院的吳花燕整個人處于極度的營養不良狀态,身高隻有135厘米,體重僅有43斤,由于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的原因,導緻眉毛全部掉光。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吳花燕在面對診斷結果的時候傷心之餘,想到更多的是,要是自己不在了,以後的弟弟怎麼辦?他真的一個親人都沒有了,會不會是“姊埋泉下泥消骨,弟寄存人間雪滿頭”?那時已經住院的她,真心希望自己可以替弟弟擔負起病痛的折磨,可以讓弟弟無憂無慮地成長。

在為吳花燕辦理好住院手續後,回到學校的師生們自發地發起了捐款,同年10月25日,9958救助中心核實了吳花燕的家庭情況,結合病情嚴重,需要長期住院治療的現狀,在網絡上發起了救助流程的善款募集。

10月30日,銅仁市民政局在得知吳花燕的情況後,宣布啟動急難救助程式,為吳花燕撥款2萬元用于治療。

正是這個時候,吳花燕以一位被救助者的身份出現在了網絡上。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人們的眼淚被這位善良堅強且樂觀的女孩所煽動,一時間,捐款紛至沓來,吳花燕看病的錢有了着落,可日薄西山的身體即便有再多的錢,也難以續命,更何況這些善款,後來并沒有真的捐贈給這位善良的女孩。

去世前的吳花燕曾說,在醫院裡度過的時日,是她有生以來最放松的時光,有這麼多好心人的關照,她覺得很幸福。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鼓勵她要堅強加油的話,這位飽經風霜的女孩子花了三天時間寫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在信的最後她說到,自己一定會早日康複,回報社會,回報那些需要幫助的好心人……

可事情的發展往往事與願違,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由于送到醫院時,吳花燕的病情已經病入膏肓,雖然醫生積極治療,但油盡燈枯的早老症狀讓吳花燕的身體每況愈下。

2020年1月13日,在住院三個月後,這位年僅24歲的少女,在如花似玉的年紀裡,帶着對弟弟的不舍,離開了人間,或許,她和爸爸媽媽,在天上還有另一個家,等着她去團聚。

錢财少亦命也薄

随着吳花燕的離去,籌款平台假捐的新聞甚嚣塵上。

其中最早為吳花燕發起網絡援助的9958救助中心,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在調查真僞的過程中,新京報的記者發現,作為一家具有網絡募捐資質的專業善心機構,9958在執行吳花燕的善款籌集過程中,存在着主觀誇大,忽略了吳花燕自身體弱多病,有家族病史的事實,使外界産生“因貧緻病”的主觀誘導。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在受幫助的過程中,吳花燕也看見了9958機構對于自己生活情況的描述,她覺得很生氣:

“我并沒有他們網絡上寫得那樣可憐,雖然有過吃饅頭配辣椒,但并不是每天吃饅頭和辣椒,我的身邊有很多幫助我的好心人,我的老師甚至為我向學校交了一年的生活,學校也有為我們學生發放營養餐,吃得都挺好,我每次回家,鄰居也會喊我去他們家吃飯,如果他們這麼寫,我的老師同學和鄰居看到了,會怎麼想我這個人?我真希望自己的事情不要發生,更不希望我的事情被人發到網上……”

即便如此,在吳花燕生前,不顧吳花燕反對的9958機構,仍以同一募捐善款理由,在三家網絡平台上發起網絡籌措善款的行為,但真實對吳花燕的援助隻有2019年11月4日的撥款兩萬。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甚至在吳花燕離世後,9958的網絡募捐連結仍然沒有關閉,一些不知情的好心人,還在為這位苦命的孩子傳達自己的愛心。

在所籌集的一百多萬元善款中,生前的吳花燕,隻了解到有其中的60萬,并要求這些錢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因為自己用不了這麼多。

可她不知道的是,9958機構另設了一個為吳花燕捐款的賬号,并募捐了40萬善款。

網絡沒有不透風的牆,在這40萬善款被網友得知生前的吳花燕并不知情後,紛紛跑到9958的官網上評論,索要結果,最終機構給出的回複是:“增加籌款額度是因為需要收取善款的6%作為執行成本”。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一時間,9958善心機構被網友們憤怒地罵為“黑心機構”,指責他們吃人血饅頭,而且挖掘出了9958機構不僅僅在吳花燕這一件事情上存在着欺騙行為,在機構的捐款項目中,存在着多個已經去世的兒童捐款,仍能捐款的項目。

除此之外,網友們更深度的調查出,曾經為重病患者籌措的善款,并沒有全部的給到被捐助人,而是在患者去世後,用于理财收息。

迫于輿論壓力,9958機構負責人發出公告說,善款由于吳花燕的病情反複,達不到手術條件,又加上當地政府的協調不一緻,是以沒有全部傳遞給吳花燕的家人,對于網友另外的指責,機構負責人并沒有做出回複。

根據中國《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以及慈善信托,應當以受托人的身份向被捐款者明确告知他的資助标準,受托人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範圍以及聯系方式,辦公位址等資訊,但在9958的籌款項目中,并沒有這些資訊。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最終,在輿論壓力下,9958機構于2020年1月20日時,經中華兒慈會的協調處理,将所籌1004977.28元善款,全部原路退回到每一位捐贈者手裡。

如果吳花燕地下有知,在知道自己的悲慘經曆被他人的利欲熏心裹挾,不知會作何感想,網際網路救助,真的可以做到公開透明的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嗎?

世間不缺少愛心,更不缺少善良的人,吳花燕是有愛心且善良的人,那些幫助她的人也是,可當愛心被利用,善良被欺騙時,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面對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那些唯利是圖的人,将整個系統玩弄于股掌之中,而善良的人們,卻要為此買單。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他們的成功不應當建立在愛心之人的善良上,不應該為了獲得利益,去損害别人的利益。

何限今生今後願

君特格拉斯在自己的著作《鐵皮鼓》中記載了一個不會長大的小孩,主人公奧斯卡覺得世間的一切太過荒誕,是以下定決心,不再長大。

但後來,在經曆了父母離世和二戰後的奧斯卡,突然又長大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使荒誕的人生變得有趣。

小說終究是小說,雖然來源于生活,卻因為寄托着作者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而要高于生活。

但真正的生活不是,吳花燕的生活也不是。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吳花燕曾寫過一些小詩,其中有一首寫道:

昨晚一夜沒睡

因為我在等一場雪花

在飄雪的時候與你跳一支舞

給你唱一支關于雪的歌

可它遲遲不來

在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這位少女對于未知的幻想和未來的渴望,其中也有着無奈:我想等下雪的時候為你跳舞唱歌,可是我等了一夜,雪沒來,是以你也沒來。

像是張愛玲的那句,“甯願天天都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才不來”。

網絡上流傳着這一樣一個故事,真假已經難辨,但希望這是真的,因為這可以完善吳花燕短暫的,有着遺憾的一生。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這位小姑娘曾經有過一個男朋友,雖相距千裡,但鴻雁傳書的信件讓他們不再遙遠。

因為吳花燕自身有病,是以和所在蘭州的男朋友提出分手,本是不想拖累,不想讓他難過,可誰曾想,坦然答應自己分手要求的男朋友,其實一直隐瞞着自己身患癌症事實,和她一樣,他想分手,想讓對方在面臨自己離開時,不至于太傷心,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離開。

同是天涯淪落人,卻因為命運的捉弄惺惺相惜。

在書信往來中,吳花燕提到自己想去旅遊,想去看看北京天安門,想結婚生子,想……這些他都答應了,并承諾等自己考完研,等吳花燕拿到會計證,就一起去。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在吳花燕向他寄出的320封信中,詳細地規劃了以後的生活要去往哪裡,要做什麼,要吃什麼,要……

分手後,男孩在新聞上看見了報道吳花燕經曆的新聞,這才恍然大悟地了解到對方,為什麼與自己分手,可即便知道真相的他,也不能為她做什麼,在吳花燕住院的時候,他先一步離開了人間,或許是想提前以女婿的身份去見一見吳花燕的父母.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

人們總是希望故事的結尾可以善終,但事實卻常常以喜劇開場,悲劇結尾。

在吳花燕的事件中,小時候的貧窮,長大後的清苦,捐款時的無奈,太多太多的遺憾煽動着每一個人的情緒,刺痛着每位關注這位善良女孩的人的内心。

父母雙亡弟弟患病,24歲女孩體重僅43斤,為5000元住院費籌款半年

在感歎他人命運的同時,我們更應當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生命無法挽回,我們能做的,是在照顧自身的同時,去糾正吳花燕生前所看見的那些不堪,讓社會的秩序更加規範,在吳花燕最後留下的一首詩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她說她想回到雲貴高原,在貴州最高的屋脊上,種上一片深藍色的海洋,在那裡,會有一艘豐衣足食的小船,帶她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