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作者:紫陌娛說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看完了《追風者》,央視又迎來了《承歡記》。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本以為楊紫主演,何賽飛等一衆老戲骨搭演,一定可以放心沖。沒想到一打開評論,看到的竟多是差評。

在這些差評中,有說主演表演欠火候的,比如“矽膠臉”、“僵硬臉”等。

也有說劇情拖沓的,比如麥承歡和辛家亮的感情,結束得太慢。麥承歡立了半天獨立女性的人設,在與辛家亮的感情中,也還是沒逃過做小伏低的謙讓讨好。

還有說三觀奇葩的,比如姚志明看到同僚陷害麥承歡後,開除的是麥承歡,而不是那個同僚。被麥承歡追問理由時,還輕飄飄地說她不懂自保,合着歌頌的是混社會,想出人頭地,就得不擇手段,學會害人呗?

反正說什麼的都有,但對我這個一口氣追完六集的人來說,《承歡記》中讓我最接受不了的,還是它另辟蹊徑的“重女輕男”帶給我的不适。

雖然辛亥革命已經結束了一百多年,國際婦女解放運動發展至今,也有了二百多年。但還是有人始終奉行着“重男輕女”的準則。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人們每每看到“重男輕女”的社會新聞、影視作品,也還是會引發共鳴,情緒暴怒。或許也正因如此,創作者們才更樂于以“重男輕女”作為噱頭。

但看得多了,也難免疲勞。

或許是為了讓劇情多一點創新,也或許是為了表達對“重男輕女”的憤怒,《承歡記》竟另辟蹊徑地演繹起了“重女輕男”。

當然,為了不讓觀衆反感,《承歡記》的“重女輕男”是半掩半藏的。并沒有通過任何人的台詞,以抗議的形式表達出來。

父母們覺得理所當然,被輕待的弟弟們也心甘情願,不管姐姐做了什麼過分的事,哪怕攪黃了自己的姻緣或事業,心裡也不會真的怨恨。

先說辛家亮吧。

他雖然對姐姐有脾氣,但心理上還是維護的。一家人當然要互相維護,但起碼的是非觀應該有吧。

像辛家麗這種刻薄的人,維護隻會讓她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辛家麗是第五集出場的。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她挺着孕肚,在520這天,聽到弟弟向“弄堂公主”麥承歡求婚了,非常不悅,臉直接拉到了桌面。

辛家亮讓麥母準備一下,兩家人見個面。

辛母笑笑,然後關切地瞥了辛佳麗一眼。能看得出,比起兒子的雀躍,辛母似乎更在乎女兒的心情。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辛家亮自顧自地高興着,吃完飯嘴一抹,就回屋裡給麥承歡打電話去了。辛家麗氣得癟嘴,辛家亮一走,她就開始在辛母面前說麥承歡的壞話。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媽,你說這個小姑娘是什麼來頭,哄得咱們家亮一愣一愣的。”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辛家麗知道辛母嫌貧愛富,瞧不起麥承歡這個“弄堂公主”,但弟弟的婚姻,她又不好插手,隻能靠撺掇媽媽,攪黃麥承歡和辛家亮的姻緣。

為什麼?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當然是因為嫉妒。

辛家麗的婚姻是高嫁,據她嘟着嘴委屈巴巴地牢騷,她的丈夫連個求婚都沒有,彩禮也沒給幾個錢。

饒是如此,高傲的辛家麗也一定要嫁過去。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即便在520這天,丈夫消失的無影無蹤。懷孕了,婆家也沒有給她什麼優待的情況下,辛家麗也甘之如饴。

為什麼?

她說是為了守住了辛家的階級,不想要“階級滑落”。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是以,當她看到弟弟大費周章地想要娶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時,心裡又恨又嫉妒。

自己過得不幸福,也不願意看到别人幸福。尤其是面對條件還不如自己的目标對象,辛家麗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種心思其實并不難了解,麥母不可能看不出來。

但她一想到辛家麗為辛家的付出,便選擇了縱容。

兩家人見面的飯桌上,辛家麗從一進門就帶着一臉的嫌棄。

看到麥父喝紅酒的時候,一口灌一杯。諷刺道:

“叔叔,紅酒是要慢慢品的。又不是你們家的老黃酒,您這一口悶的作派,不好看吧?”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麥母臉一垮,回怼了幾句。

辛家麗反唇相譏:

“阿姨啊,這是民主社會。講究的是人人平等。那在我們家呢,爸爸媽媽要是做錯了事,我和家亮也是可以說的。當然了,現在還有一些小家庭,搞父母說一不二的那套,也能了解。”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說完後,辛家麗覺得沒怼夠,繼續明晃晃地羞辱,讓麥父麥母去吃魚的尾巴。

到這裡,麥承歡一直在看辛家亮,可是辛家亮隻是低着頭,一句話也沒放。麥母更是一句話沒說,俨然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辛家麗見自己占了上風,繼續加料猛攻。句句諷刺麥家和辛家差距懸殊,不配坐在一起吃飯。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辛家亮見場面難看,小聲提醒了一句,可辛家麗仍然不收斂。因為辛母一直縱容她發瘋,從始至終都沒有制止過。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其實,這裡辛母“重女輕男”的态度已經很明确了。

不管辛母心裡有多嫌貧愛富,如果她真的愛兒子,也絕不會讓兒子難堪。為了親愛的兒子,哪怕在背後挑撥麥承歡和辛家亮的關系,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的。絕不會縱容女兒當着所有人的面羞辱親家。

而辛家亮呢,他更是在别人面前,一句也不敢向着麥承歡。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或許他不知道姐姐在背後的撺掇和挑唆吧,又或者是他的腦子長期被洗,以為姐姐這樣做不是心眼壞吧。

還沒嫁進門,準婆婆和準丈夫就已經集體偏心大姑姐了。真要是嫁進門去,還不是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過得連個尊嚴都沒有?不僅自己尊嚴都沒有,日後的家産,恐怕也得全部拱手讓給大姑姐。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受了累,遭了辱,挨了罵,幹了活,丈夫的保護得不到不說,錢還一分都得不到。麥承歡這得多缺心眼,才會嫁進這麼一個“重女輕男”,然後婆婆和大姑姐還沆瀣一氣的家庭啊。

再說麥承早這個“姐控”。

他對姐姐的處處以其為優先,更是絕。要不是麥承歡有主角光環,識大體,知道弟弟的付出,不然麥承早以後要是娶了媳婦,結局可能比辛家亮的媳婦更慘。

麥家的房子是兩室一廳,和《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待遇不同。麥承歡這個姐姐一直有自己的房間,而麥承早則從小到大都住在客廳裡。

為了歡迎辛家亮這個豪門女婿來家裡吃飯,麥母和麥父不經麥承早的同意就把他的床給撤了。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見麥承早沒有生氣,還美滋滋地誇小早長大了,懂事了,仿佛麥承早沒地方住就是活該,他生氣就是不孝。

辛麥兩家吃飯也是一樣。

麥承早周末約了教授談工作的事,雖然沒有告訴大家,但他這麼大了,免不了周末會有一些自己的安排。

麥母非但不關心,經麥承歡提醒後,還理直氣壯地強調說:

“有時間的吧,沒時間也要把時間空出來。姐姐結婚的事情大事情,記得啊。”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合着姐姐是麥家的孩子,兒子就是後養的是嗎?

如果是這樣,那生兒子又是為什麼呢?為了孫子可以姓麥?為了養老送終?還是為了多一份揚眉吐氣的機會?

戲谑的是,沒有人覺得麥母這樣做不對。

麥承歡也隻是憑借主角光環,象征性地安慰了一下麥承早。

還語重心長地說:

“小早,這麼多年,我憑借姐姐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占着家裡的房間,享受父母的優待,心裡虧欠你很多,姐都記得呢。等我結婚了,你就有房間住了。”

這話聽着非常感動,但前提還不是一句“等我結婚了,你才有房間。”

如果是真的虧欠,麥承歡堂堂一個酒店管理層,早就想辦法出去住,或是買房子了。又怎麼可能一直讓弟弟住在客廳裡?

合着她要是不結婚,那這房子就一輩子沒有弟弟的份兒是吧?

麥承歡的父母對女兒的偏心更是離譜。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被觀衆質疑憑啥央播?差評理由五花八門

她和麥父商量着變賣首飾,多湊點錢給女兒當嫁妝,卻完全沒有考慮過也馬上就要到了成婚年紀的麥承早。

仿佛這個兒子就不是他們麥家的似的。

可怕的是,電視劇中的麥承早并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他就活該是麥家的犧牲者,就活該所有的東西都讓給姐姐。

他是真的毫不在意嗎?

這怎麼可能?隻是人設需要罷了。

為了突出一家人的團結友愛呗。

原著中,麥承早未成年,就不停地換女人,甚至讓女人養自己的作派,或許就是麥承早對麥家的報複。

人非早木。每個人都渴望被平等對待。不平等的關系,隻會讓人心灰意冷,心生埋怨。絕對不會促進感情,團結友愛。

其實在兒女這個問題上,我認為,無論是“重男輕女”,還是“重女輕男”,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如果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不如就規規矩矩地生一個孩子好了。

畢竟,在社會上混已經夠累心的了,莫要扯着親情的大旗,傷害珍惜待你們的孩子。

基于此,我才覺得《承歡記》看着有些令人失望。真的大可不必以“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作為噱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