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作者: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從1995年6月至1997年9月,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裡,台灣當局置祖國大陸要求其在言論和行動上真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呼籲于不顧,無視島内群眾“三通”的強烈要求,反而于1996年8月抛出了所謂“戒急用忍”政策,對兩岸交流實行全面限制。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兩岸關系的緊張僵局一直不能突破。

1、第二次汪辜會談的背景

1997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中,再次重申台灣當局開啟“政治談判”。

在這一精神下,1997年11月6日,海協會主動緻函海基會,邀請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出席海協會,于12月7日至9日在廈門舉辦的“跨世紀兩岸經濟關系展望研讨會”開幕式,并在廈門、上海和北京等地進行為期6天的參訪。

海協會的本意是透過焦仁和參加研讨會的方式,安排唐樹備和焦仁和的自然見面,讨論“汪辜會談”的議題、時間,地點,為第二次“汪辜會談”進行“暖身”,為兩岸舉行政治談判的程式性磋商創造良好的氛圍。

但是,台灣方面在研究了海協會的信函後卻認為,大陸的這次邀請隐藏有拆解台灣“戒急用忍”政策的“政治目的”,是以在“總統府的決策訓示下”,海基會在給海協的回函中提出希望由董事長辜振甫親自率團通路大陸北京、上海等地,與汪道涵會面,共商重新開機兩會會談。

祖國大陸放出的第一隻和平鴿,沒有銜回橄榄枝。

祖國大陸為推動兩岸政治談判、改善兩岸關系做出的一系列舉措,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和支援。

1997年10月江澤民訪美期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明确表示,美國不支援台灣獨立、不支援“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不支援台灣加入聯合國。

美國總統克林頓也說,兩岸對話越早越好。

1998年初,美國政府一些智囊人物如李侃如、何漢理等人赴台參加研讨會時也公開宣稱,如果台灣宣布獨立,美國不會出兵相助;表示“不認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談判會使台灣情況更壞”。

其次,島内各界要求改善兩岸關系的呼聲更加強烈,國民黨在1997年底縣市長選舉中由上屆的15席大跌至8席,可以說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台灣群眾對當局現行大陸政策的不滿。

1998年2月,一向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也在執政的考量下,召開該黨成立以來第一次“中國政策研讨會”,提出“兩岸全方位談判”、“強本西進”等四項主張。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民進黨積極介入兩岸事務、意欲與國民黨争奪兩岸關系主導權的舉動。在強大的内外壓力下,台灣當局再也無法推诿了。

2、唐許會晤

1998年2月7日,台灣海基會進行了人事改組。在決策高層的旨意下,曾任海基會第三副秘書長、1997年參選南投縣長失利的許惠佑,殺回海基會出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原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則被調任“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許惠佑是以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從海基會一級主管升至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除了他具有海基會創會成員的資曆,也全程參與了與大陸海協的曆次協商,具有與大陸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在談判中秉持當局的旨意而表現出的強硬立場,頗得最高層人士的賞識。

談判隊伍改組後,台灣當局開始回應大陸方面的呼籲。

2月22日,“行政院長”蕭萬長在“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時表示:

“以第二次‘汪辜會談'為起點,隻要有助于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及國家民主統一的議題,均可以一步步提出來展開溝通和對話,尤其是針對影響兩岸人民權益至巨,因交流衍生的問題,雙方早已同意納入協商議程,應該優先進行。”

對于台灣當局的表态,海協會立即于24日緻函海基會,表示“願意接受有關方面授權,與貴會協商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式性事宜,并随之着手安排重開經濟、事務性議題商談”,“在上述協商開始前,應進一步擴大兩會交流與接觸,以加強彼此溝通”,“我們歡迎辜振甫先生在适當時候來訪。兩會适當層級的人員可在交流互訪中為此做必要準備”。

海協緻函當天,蕭萬長即對“大陸方面能夠針對兩岸的恢複協商以及推動海基會、海協的高層互訪,作出積極的回應”表示歡迎,聲稱隻要有助于兩岸和平發展,以及國家民主統一的議題,我方都願意接受。

26日,“陸委會”發表正式聲明,對海協的來函“感到欣慰”,表示将訓示海基會進行适當的安排,再與大陸方面取得進一步聯系,希望由此能積極推動兩會交流與互訪,為兩岸複談培養出良好的氣氛。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4月22日,台“陸委會”企劃處處長兼海基會副秘書長詹志宏來到北京,就兩會互訪、交流事宜與海協副秘書長李亞飛等磋商,雙方就年内促成辜振甫通路大陸達成了共識。

7月24至31日,海協副秘書長李亞飛率“北京市中國小校外語教學考察團”通路台灣,與詹志宏就辜振甫今年秋天參訪大陸進行協商。

但是,台灣方面堅持汪辜會晤前進行“許(惠佑)唐(樹備)會晤”。

8月19日,海協緻函海基會,建議邀請辜振甫和夫人及海基會董監事團,于9月15日至21日或10月12日至18日到上海、北京兩地參訪,并提出具體行程安排。

9月3日,海基會複函海協,建議由辜振甫于10月14日至19日率團通路京滬,再次提出由許惠佑于9月中旬前往北京與唐樹備直接商定汪辜會晤的行程。

9月15日,海協緻函海基會,“同意辜先生于10月14日至19日率貴會董事臨事團來北京、上海參訪”,海協并同意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佑,于10月8日至10日或9月21日至23日先期到北京,商談有關參訪活動的細節安排。

9月22日至24日,許惠佑來到北京,與海協秘書長張金成等人磋商,确定辜振甫先上海、後北京的參訪行程,計劃安排辜振甫在京與江澤民、錢其琛等中共上司人會面。

3、第二次汪辜會談的經過

1998年10月14日下午3:42分,辜振甫和夫人嚴倬雲、海基會秘書長許惠佑、副秘書長詹志宏、國民黨陸工會主委張榮恭等一行2人抵達上海虹橋機場,開始了在祖國大陸為期6天的參訪活動。這是辜振甫在1948年後首次回到祖國大陸。

下午5:40分,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汪道涵随即與辜振甫在上海和平飯店的和平廳舉行了首次見面。

當兩位老人的手再次相握時,距離新加坡的“汪辜會談”已有5年多。歲月在兩位已逾80的老人臉上刻下了新的風霜。

汪道涵在歡迎辭中再次表明了祖國大陸希望早日實作兩岸政治談判的态度。

他說:

“促進兩岸政治談判是現階段全面推進兩岸關系的關鍵”,“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敵對,是進一步發展兩岸關系的必要步驟,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利益,符合台灣同胞求安定、求和平的願望;同時這一步驟展現了我們實事求是、分期逐漸實作和平統一的重要思想”。

對于台灣方面提出的兩會會談從恢複事務性協商開始的要求,汪道涵也予以明确回應:

“過去幾年,兩會進行了‘汪辜會談'和多次事務性商談,對促進兩岸交流産生過重要作用。兩會商談應為發展兩岸關系服務,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應賦予兩會商談及兩會管道以新的内容。以往兩會商談難以取得進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已涉及政治問題而又沒有條件進行讨論。

事實上,事務性議題避不開政治問題,如果回避政治談判,還隻局限于事務性商談,是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不利于兩岸關系的發展。是以,政治談判已客觀地提上議事日程。實作兩岸政治談判,就可以為解決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問題創造更好的條件”。

他并表示,“在兩岸開始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後,兩會可以重開經濟性事務性商談”。

辜振甫則聲稱:

“100年前,台灣被割讓,在二次大戰之後,是依波茨坦宣言回到中華民國的,從1949年以來,兩岸隔海分治,互不隸屬已近50年”,兩岸定位必須建立在這個曆史的事實上,互相尊重,才能使雙方的對話更具實質的内容,并逐漸來尋求全體中國人長遠的福祉。

辜振甫提出,在兩岸協商方面,首先應該優先解決攸關人民權益的議題,如旅行安全、人身财産安全、台商投資保障、共同打擊犯罪等。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雙方的立場差異很大。

兩會負責人在随後召開的記者會上,也各自闡述自己的立場。

海協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在記者會上說,汪會長和辜董事長在平靜的氣氛中就一系列政治問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兩岸在一系列重大政治問題上存在着重大分歧,這是客觀事實,是以雙方應本着坦率、耐心、誠懇的态度來進行對話。唐樹備表示,汪辜兩位今天的會晤,不是争論為什麼兩岸交流會停止,而是在共同尋找存在分歧的情況,如何向前走,如何推動兩會良性互動,找到一條向前走的路。

唐樹備宣布,雙方的政治對話已經開始了!

許惠佑則說:

辜振甫在會晤期間強調了兩岸關系應回到協商管道,再從中尋找政治的歧見,逐漸加以解決,現在最重要的是信守第次“辜汪會談”的協定來盡速恢複商談,營造良好氣氛來推動兩會會務,同時重新啟動兩岸中斷已3年的協商,進一步促成第二次“辜汪會談”。

15日下午4:15分,汪道涵和辜振甫在上海新錦江飯店舉行了第二場會晤,雙方以四桌分組的座談方式,輕松地進行了交談,并達成了四點共識:

(一)兩會決定進行包括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内容的對話,由兩會負責人具體協商作出安排:(二)進一步加強兩會間多層次的交流與互訪;(三)對涉及兩岸同胞生命财産安全的事件,兩會加強個案協助;(四)汪道涵将在适當時機通路台灣。

4、辜振甫的北京之行

16日下午1點,辜振甫一行離開上海,啟程前往北京,進行大陸參訪最具實際意義的參訪活動。晚上,海協會在釣魚台大酒店舉行酒會,歡迎辜振甫一行。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17日,金秋的北京天空碧藍,香山碧雲寺在蒼松翠柏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上午9:30分,辜振甫夫婦率海基會參訪團成員前來谒見孫中山紀念堂。面對擁擠上前的記者,辜振甫說,海峽兩岸同胞都非常景仰偉大的孫中山先生,他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離開香山,辜振甫夫婦又來到了北京大學,浏覽圖書館,駐足未名湖畔。當來到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複先生的塑像前,嚴複先生的孫女,辜振甫的夫人嚴倬雲女士更是抑制不住的激動表示,來到北大好像回到自己的學校一樣,希望祖父的辦學思想會在北大延續下去。

當晚,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會見并宴請了辜振甫一行。

陳雲林肯定辜振甫來訪對于促進兩會接觸與對話、改善兩岸關系具有重要的、積極的意義;希望兩會繼續努力,求同存異,擴大共識,為及早進行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并随之重開兩會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創造條件。

随後,辜振甫一行在長安大戲院觀賞了大陸平劇界人士演出的12個平劇折子戲。

18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釣魚台飯店2号樓會見了辜振甫率領的海基會大陸參訪團。

下午3點,江澤民在釣魚台飯店18号樓四季廳接見辜振甫夫婦、海基會正副秘書長許惠佑及詹志宏、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等5人。

在長達100分鐘的會面中,江澤民對辜振甫來祖國大陸參觀通路表示歡迎,就涉及兩岸關系的重大問題發表了看法,并對汪辜會晤達成的四項共識表示贊賞。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晚上6:30分,海基會在香格裡拉飯店舉行答謝宴會。

19日上午9:35分,辜振甫一行結束在大陸的參訪活動啟程返台。

“汪辜會晤”結束了,台灣島内主要政黨民進黨和新黨的反應可謂大相徑庭。

5、台灣方面人為設定的障礙

公開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雖然表示不完全滿意,但仍給予大陸參訪團“及格”的評價。

民進黨人表示,辜振甫此次大陸行有四個值得肯定:

一是建立了兩岸對話互動模式,對國際社會或是海峽兩岸都是良性發展,也符合民進黨兩岸全方位對話的政策;

二是在對話過程中充分顯現了雙方的歧見;

三是讓大陸了解到台灣在民主化、國際合作等議題上,仍有相當的籌碼;

四是辜振甫多次以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來凸顯台灣的主體性。

民進黨并向國民黨提出四個建議:

以“互不統治”取代“分治的一個中國”,以“民主進展”對抗“統一程序”,以“民意基礎”因應“政治對話”,以“國際合作”突破“國際封鎖”。

在兩岸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期盼下,汪道涵和辜振甫實作了第二次握手,兩岸中斷了3年多的高層接觸也得以恢複。但是,台灣方面在這次“汪辜會晤”中的種種表現,使得未來兩岸關系的發展及政治談判增添新的困難。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首先,以“建設性對話”避開大陸“政治對話”的呼籲。

誠如台灣“國家安全局局長”殷宗文坦承,此次“辜汪會晤”是在美日等國深恐兩岸關系惡化而被卷人戰争漩渦、紛紛倡言兩岸應即時開始對話的情況下舉行的,多少帶有國際期許色彩。是以,為避免“随着大陸調子起舞”,台當局特将辜振甫此次大陸行定位為“建設性對話”,而辜振甫本人還辯稱,“建設性對話比政治性對話的範圍更加廣泛”。

其次,除辜振甫外,海基會參訪團員也利用在大陸的各種場合,宣揚台灣當局的“兩岸分治、互不隸屬”的政治立場,要求予以台灣“國際生存空間”。“陸委會”等有關部門則不斷發表聲明或談話,在島内全力支援。

第三,提出“大陸民主化是兩岸統一的基礎”,要求我實行“台灣式的民主”,為兩岸和談統一設定前提條件。10月20日,李登輝在接見辜振甫及海基會赴大陸參團成員時,強硬地表示,民主化是潮流,也是唯一的一條路,“隻要大陸民主化,一切都好談”。

他稱,雖然中共一再要求政治性談判或政治性談判的程式性磋商,但是我們認為現階段兩岸對于“一個中國”的定義、兩岸分治及外交空間等基本問題的歧見還很大,是以,現階段最務實的方法就是坦誠地面對“一個分治的中國”,互相尊重,進行建設性對話。

“汪辜會晤”結束僅10餘天,11月2日,台召開“行政院八十七年大陸工作會議”,這是自1995年兩岸關系陷入僵局後,台灣首次召開的大陸工作會議。根據台灣媒體報道,計有“司處級”以上官員約170人參加。會議繼續強調台灣當局上述諸項立場。

“行政院長”蕭萬長,吹噓台灣的民主成就,聲稱推動兩岸基層民主交流,以逐漸達成民主統一。

“陸委會主委”張京育等人則明确表示,兩岸政治談判的時機并未成熟,未來兩岸進行政治談判的空間極為有限,是以兩岸應優先商談攸關人民權益的議題。

時隔5年,被"逼"出的第二次汪辜會談,看台灣方面有多"敷衍"?

我們不能不看到,兩岸政治談判和祖國統一之路還充滿着許許多多艱難險阻,需要我們去戰勝。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