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作者:雪憶柔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李密列傳

李密(582—619年),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農民起義領袖,隋末割據群雄之一。

農民起義軍中的貴族領袖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遼東李氏,曾祖父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祖父是北周高官,父親是隋朝名将。

李密足智多謀,文武全才,志向遠大,經常以救世濟民為己任。

隋文帝時,李密的父親去世,他繼承了爵位,開始散發家産,收攬門客,禮遇賢才。

隋炀帝剛即位,青年李密憑借恩蔭成為皇家侍衛。有一次,李密在宮中站崗,隋炀帝發現他左顧右盼,神态異常,讓大臣宇文述将他調出宮廷。

宇文述對李密說:“賢弟那麼聰慧,應該靠才學擷取官職,做侍衛有什麼出息呢?”李密深受鼓舞,于是稱病辭職,追随名師包恺,刻苦學習,專心讀書。

有一天,李密騎着黃牛去包恺家,将一套《漢書》挂在牛角上,一手牽牛繩,一手拿着書讀,十分入神。宰相楊素見到便問他讀什麼書,李密說是《漢書·項羽傳》。

經過一番交談,楊素非常欣賞李密,對兒子楊玄感等人說:“我看李密的見識、氣度比你們強多了。”楊玄感于是與他結為好友。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613年,隋炀帝東征高麗,指令楊玄感在後方督運糧草。楊素因為受到隋炀帝的猜忌,生病後拒絕服藥而死,楊玄感是以懷恨在心,趁機發動叛亂,請李密做謀士。

李密對楊玄感說:“我有上中下三條計策。上策是截斷皇帝的後路,讓他進退失據,不戰而降。中策是占領關中,利用地形優勢抗衡朝廷。下策是就近攻打東都洛陽,但是守軍已經有了防備,短期内難以取勝。”

楊玄感卻認為下策才是最佳選擇,于是進攻洛陽,結果久攻不下,兵敗而死。李密被俘,在押往隋炀帝駐地的路上逃脫,投奔了瓦崗寨義軍首領翟讓。

翟讓派李密去各地勸降起義軍頭目,所到之處無不歸降。翟讓對他刮目相看,召見他商議大事。李密說:“現在我們兵馬衆多,但糧草不足,一旦大敵目前就危險了。”他建議翟讓占領軍事重地荥陽(今河南省荥陽市),奪取洛口倉(今河南省鞏義縣)。洛口倉記憶體有兩千多萬石糧食,瓦崗軍占領後開倉放糧,吸引了大量饑民加入。隋炀帝多次派兵讨伐,都被李密擊退。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取得幾次大勝之後,瓦崗軍中的得力幹将徐世勣、王伯當等人都認為李密比翟讓更具有上司才能,而且出身高貴,更有号召力。翟讓也自愧不如,将領袖之位讓給李密,瓦崗軍的規模達到幾十萬人,成為隋末群雄中最強大的一支隊伍。

翟讓的老部下對李密心懷不滿,企圖奪權。李密得知後,設下鴻門宴,将翟讓和黨羽全部殺死,導緻很多将領不再信任他。

當時北方亂成一團,隋炀帝撤到江都,讓孫子楊侗留守洛陽。瓦崗軍圍攻洛陽,楊侗多次向隋炀帝求援。

正在這時,禁軍将領宇文化及發動政變,殺死隋炀帝,帶領十萬禁軍傳回關中老家,途經李密的地盤。楊侗在洛陽稱帝,用高官厚祿拉攏李密,讓他去攻打宇文化及,實際上是想讓他們兩敗俱傷。李密不顧部下勸阻,答應了楊侗,親自率軍出戰。

通過一番隔河喊話,李密發現宇文化及既沒謀略又沒文化,對部下說:“宇文化及這麼無能,還妄圖稱王稱帝,我揮一揮手杖就能趕走他。”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糧草不足,便假意求和。宇文化及非常高興,任由李密的士兵大吃大喝。待糧食耗盡後才發現中計,勃然大怒,對李密發起進攻,結果被打得慘敗,倉皇向北逃竄。李密也被亂箭射傷,實力受損。

正當李密準備進入洛陽接受封賞之際,權臣王世充發動政變,控制了楊侗,親率兩萬精兵進攻李密。李密剛剛戰勝了宇文化及,開始驕傲自滿,士兵疲憊不堪,被王世充打得一敗塗地。

李密帶着幾十名騎兵逃出重圍,與王伯當等人會合後,心灰意冷地想自刎謝罪。衆人連忙勸阻,建議李密投奔已在長安稱帝的唐高祖李淵。李密别無良策,隻好同意。

李密原以為會得到唐高祖的重用,沒想到高祖隻給他一個品級很高卻沒有實權的官職。李密憤憤不平,假托回河南招撫舊部,再次聚衆反叛,不久被唐軍殺死,終年三十八歲。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宇文化及列傳

宇文化及(?—619年),鮮卑族,本姓破野頭,代郡武川縣(今内蒙古自治區武川縣)人。隋末群雄之一。

隋末群雄中的跳梁小醜

宇文化及出生于武将世家,祖父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打天下,戰功卓著,成為北周的上柱國;父親宇文述是隋朝名将,深得隋炀帝信任。

宇文化及性情兇狠殘暴,仰仗父親的權勢,不守法度,喜歡騎着快馬、手持彈弓在大街上橫沖直撞,是有名的輕薄公子。隋炀帝還是太子時,宇文化及成為東宮侍衛,時常出入宮廷,兩人關系非常親密。

後來,宇文化及晉升為掌管東宮車馬的官員,因為A錢受賄多次被罷免,不久又因為太子的關系,官複原職。

後來,宇文化及的三弟娶了隋炀帝的女兒,他一躍成為皇親國戚,更加蠻橫無理,仗勢淩人,不把公卿大臣放在眼裡。凡是他看上的美女、名犬和駿馬,一定會想方設法弄到手。

隋炀帝繼位後,宇文化及更加無法無天。有一次,宇文化及和二弟宇文智及跟随隋炀帝巡視邊境,竟公然違反朝廷法令,和突厥人做起了生意。

隋炀帝勃然大怒,打算将兩人斬首,因為女兒求情才作罷,将兩人賜給他們的父親宇文述做奴隸。宇文述死後,隋炀帝追念他的功勳,才重新起用兩人,讓宇文化及擔任禁軍将領。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當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瓦崗軍首領李密已經占領東都洛陽附近的大片地盤,唐高祖李淵也在晉陽起兵。

隋炀帝逃到江都,喪失鬥志,整天借酒澆愁。護駕的禁軍大多是關中人,思鄉情切,見隋炀帝毫無打回去的打算,心生怨恨,想要叛逃。

宇文智及生性狂悖,獲知消息後特别興奮,提議索性把隋炀帝殺掉。宇文智及等人商量好後,才将計劃告訴宇文化及,并推舉他為首領。宇文化及吓得臉色大變,冷汗直流,過了好久才鎮定下來,答應做叛軍的首領。

一天夜裡,叛軍頭目帶着幾百名士兵沖進皇宮,捉住了隋炀帝,天亮後派人去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知道政變已經成功,戰戰兢兢地上馬,吓得說不出話。

有人來拜見宇文化及,他把腦袋埋在馬鞍上,不停地說:“罪過,罪過。”等看到隋炀帝被捉後,他才恢複了往日的驕狂。

叛軍頭目處死隋炀帝及大批宗室,推舉宇文化及為丞相,擁立隋炀帝的侄子楊浩為帝。

幾天後,宇文化及帶領十萬禁軍傳回長安。他毫無上司才能,一路上搶掠百姓,作威作福,對部下毫不體恤,引起極大憤慨。

幾位叛軍頭目很後悔選了宇文化及做丞相,密謀要殺他,結果消息洩露,反而被殺死。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隋炀帝被殺後,留守東都洛陽的隋朝大臣擁立隋炀帝的孫子楊侗為帝。不久,宇文化及的部隊來到洛陽附近,楊侗用高官厚祿拉攏瓦崗軍領袖李密,讓他去消滅宇文化及。

李密在兩軍陣前引經據典地指責宇文化及犯下的弑君之罪,宇文化及不學無術,低頭想了很久也沒弄明白李密說的什麼,憤怒地說:“我是來打仗的,你文绉绉地做什麼?”

李密見他這麼無能,設下巧計将他打得大敗,很多部下都投降了李密,宇文化及帶領殘部向北逃竄。

此時的宇文化及既缺乏糧草,又沒有地盤,早已喪失鬥志,懊悔不已。有一次,宇文化及喝醉了酒,埋怨宇文智及給他出的馊主意,讓他衆叛親離,背負着弑君的罵名,甚至最終面臨滅族之災。

宇文智及憤怒地說:“事情順利的時候,你沒有獎賞我。眼看失敗了,卻要歸罪于我。你為什麼不幹脆殺了我,去投奔義軍首領窦建德呢?”宇文兄弟兩人發生内讧,逃跑的部下就更多了。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宇文化及自知敗局已定,歎息說:“人生在世,難逃一死,難道不能當一天皇帝再死嗎?”于是毒死傀儡皇帝楊浩,在魏縣(今河北省大名縣)自稱皇帝,建國号為“許”,設定百官。宇文化及本想打下幾座城池做地盤,結果屢戰屢敗,沒能如願。

農民起義軍首領王薄聽說宇文化及從江都帶來大批财寶,便前去詐降。宇文化及此時已經是窮途末路,欣喜地接納了王薄。

王薄取得宇文化及的信任後,與另一位義軍首領窦建德裡應外合,活捉了宇文化及等人,曆數他們的種種罪行後,将他們處死。

本文節選自《二十四史馬上讀,國文曆史都進步》——第七冊《隋書》,官方唯一授權釋出,歡迎持續關注。

貴族領袖李密、跳梁小醜宇文化及,為何枭雄最終都大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