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博講堂】專業闡釋‖楊兵: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

作者:平涼博物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更好發揮博物館宣傳教育、服務社會的職能,提高文博工作者的專業水準和業務素養,4月10日下午,平涼市博物館特邀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合作導師楊兵先生莅臨“平博講堂”,作題為《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專題講座。

【平博講堂】專業闡釋‖楊兵: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

楊兵,1969年生于西安。1993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藝術學學士學位。現為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教育部“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碩士學位水準評審專家,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公共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合作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具象表現繪畫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撰寫專家組成員,美國費城“藝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通路學者(2016年)。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批評的理論研究及藝術創作的實踐活動。出版《孔廟内外——楊兵書法詩文作品集》等六部書籍,在《考古與文物》《東南文化》《文博》《中國書法》《榮寶齋》等核心及專業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舉辦學術講座70餘場。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級、省級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等項目5項。

【平博講堂】專業闡釋‖楊兵: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

講座立意深遠、視角獨特,以西安地區石刻線畫為例,通過詳實的文物資料,系統闡述了曆代石刻線畫的主要題材、藝術特征、演化脈絡,揭示了明清時期由于社會劇烈變革而引起的文化形态、民間信仰的變遷。通過聆聽講座,大家對石刻文物中的線畫圖像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了解其所反映的民間信仰及文化形态,增進了人文思想方面的知識積澱。

【平博講堂】專業闡釋‖楊兵: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平涼市博物館将充分發揮保護、傳承和展示曆史文化遺産的職能作用,深入研究挖掘闡釋文物的價值内涵,讓“平博講堂”持續發熱,開展更多高層次學術活動,促進考古成果轉化和文博知識共享,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