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作者:超能網

相較于其他産品,ROG在機箱這塊采用的是一個穩打穩紮的政策,他們不會輕易進行換代,而是充分發掘目前型号的潛力,順應市場潮流和玩家需求推出很多小改款。比如說ROG創世神這款機箱,在2022年的時候,它接替了太陽神的大機箱位置;然後在2023年,白色版太陽神上市;接着,到了今年,ROG又為我們帶來了創世神BTF,也就是背插版創世神。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在這裡順帶給大家介紹一下ROG BTF生态系統,它是ROG的一整套背插解決方案,包括主機闆、顯示卡和機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機箱正面的線纜,創造一個幹淨整潔的外觀。我們在下面的裝機展示環節中,也會為大家展示這一點。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 BTF生态系統

視訊

手機通道:哔哩哔哩

規格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外觀:繼承原版優秀設計,炫酷拉風

在外觀上,創世神BTF和原版創世神是沒什麼明顯差別的,巨大的X形金屬外框極為拉風,加上适當的镂空設計,被外框包圍着的機箱部分就好像懸浮在半空中一樣,很科幻。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接下來再讓我們細看機箱的各處,先從前面開始:X形外框把前面闆劃分成了四個區域,而它們又是兩兩對稱的。上下兩個三角形區域邊緣藏着燈帶,雖然有镂空,但是更多的是裝飾作用。真正的通風口其實在左右兩側的格栅内。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按鍵和I/O面闆位于機箱頂部,創世神BTF在這塊仍舊豐富,USB 3.2 Gen 1 Type-A有4個,USB 3.2 Gen 2x2 Type-C則是2個。說起來,這麼多USB接口,其實也是在考驗主機闆本身。另外,3.5音頻接口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按鍵分别是開機、重新開機和燈效控制。在燈效按鍵的下方還有訓示燈,提示玩家目前的機箱燈效狀态。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兩邊采用表面拉絲工藝處理的金屬擋闆其實是左右面闆的一部分,延伸到了前面闆來。可以看到雖然都是暗色調,但擋闆的顔色比X形外框要更深一點,貼近鋼化玻璃的顔色。創世神的左右面闆是開門式設計,位于前面闆的擋闆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把手,這個磁吸的力度不算強,很輕松就能掀開了。把面闆打開到一定角度,然後垂直向上一提,面闆就能被拆下來。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掀開左右面闆後,就能觀察到做工甚好的進風格栅,這種設計是挺有超跑的味道。附帶一提,防塵網的拆卸也是很輕松的。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背部可以看見創世神BTF有着9個PCIe槽位,還有預裝的1個140mm風扇。對于這麼一個大機箱來說,可擴充性當然是要充足一點。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創世神BTF的頂部和底部均覆寫有防塵網,裝卸也就是一推一拉之間的事情。我個人則比較喜歡頂部的防塵網設計,在質感、開孔面積和與機箱本體的契合度這些次元都做得很好。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内部:增加背插主機闆支援,金屬遮線版夠分量

不得不說,内部才是創世神BTF的最大亮點。這個看主機闆托盤就知道了。通過這樣的開孔設計,創世神BTF對于主機闆的相容性可以說是目前為止的巅峰:畢竟原版創世神對于從ITX至E-ATX的普通主機闆就已經是有求必應,BTF版更加入了M-ATX和ATX背插主機闆的支援,總的算下來就是支援6種規格了。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右側是大面積的像素風燈闆,還有兩個顯示卡固定支架。燈闆這個元件可以被拆下,露出風扇和冷排的安裝位(最高支援360mm)。如果玩家沒有安裝額外散熱裝置的需求的話,這塊燈闆就起到了一個裝飾作用,能很好地填充機箱内部右側的空白空間,達到一個視覺上的平衡。

另外,這塊燈闆内部還内藏了三個2.5英寸硬碟安裝位,ROG在空間利用這塊做得不錯。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和背部的140mm風扇相呼應,創世神BTF的正面配置了3把同樣型号的140mm風扇。這些風扇都裝在一個金屬架構上,卸掉兩顆螺絲就能拿下來。ROG把這些風扇的線纜整理得服服帖帖,要把它們從固定座上拆下來要花不少時間,是以個人建議如果不是很必要的話,還是不要動它們比較好。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底部的電源倉很有意思,由電源倉上蓋和一個塑膠元件組成。這個設計得如裝甲一般的塑膠元件其實是個儲物區,用來給玩家放置螺絲刀、紮帶這些工具的,還有被拆下來的PCIe擋闆等。說起來這種思路倒是跟汽車很像,把工具包放在機身内,不僅有利于快速維護,也避免産生不知道零件丢哪裡的尴尬。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電源倉上蓋除了密集的散熱孔外,側面還有一個小窗,這是為ROG自家的雷神系列電源而設的,這樣的話剛好能露出電源側面的小螢幕。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來到背面,巨大的金屬遮線蓋讓整個機箱顯得分區明确,很規整,蓋闆左側的镂空則是留給冷排/風扇的通風口。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除了蓋闆上的ROG标志外,右下角的金色ROG标志同樣是引人注目的。這個hub統合了預裝的4把風扇和前面闆的燈條,還留下了一些空插座,如果你要在燈闆的位置上裝風扇的話,可以把它們的供電和控制也引至這邊。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打開蓋闆後,會發現ROG已經為我們搞好了大部分東西,線都理好了。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和原版一樣,創世神BTF背面的左下角是2個3.5英寸硬碟籠,不過由于開孔太多,主機闆托盤上的2.5英寸硬碟架就隻能留下一個了。需要多硬碟的玩家還是多考慮燈闆裡的三個安裝位比較好。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裝機體驗:ROG BTF全家桶火力全開

大機箱的裝機難度一向都很低,特别是對于ROG這種大牌來說更是如此。無論是安裝元件還是之後的理線基本都沒有什麼令人煩惱的地方,對準裝上就完事了。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可能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創世神BTF的重量了,雖然主機闆上的開孔比原版更多,但是事實上,BTF版比原版還重一點,達到了21.3Kg(多了的500g應該是背部金屬遮線蓋帶來的)。再考慮到裝上部件後的整機重量,放平豎起移動這些操作還是挺講究力氣的,如果玩家一個人不能處理這些事情的話,多找個朋友幫忙總是好的。

我們這次選用的主機闆是ROG MAXIMUS Z790 HERO BTF,顯示卡是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D BTF EDITION,正好可構成ROG BTF全家桶。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得益于背插設計,特别是HPCE電源接口,這台主機能最大限度地削減正面的線纜,為玩家帶來整潔清爽的視覺體驗。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由于帶有HPCE接口的延長線還未誕生,是以我們隻能選擇正常的側插安裝。個人認為,對于創世神BTF這種大機箱來說,豎裝顯示卡是能創造一個更好看的外觀的——畢竟側插的話,下方會露出一大塊空間。不過正如我上面所說的那樣,右側的燈闆在視覺上能起到一個很平衡的作用。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散熱效能:和原版評價一緻

從上面的篇章裡面,可以知道創世神BTF的改變基本上就是主機闆托盤那一塊區域,除此之外,它的結構和原版沒什麼差別。風扇也是,型号均為TC14025 12HM-P。是以顯而易見的,它在散熱這塊也延續了原版的特性,我們也可以沿用原版的評價:兩側的鋼化玻璃雖然有所遮擋,但是創世神BTF在結構上創造了很多通道供氣流經過,是以在散熱上仍然可以有一個不錯的表現。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總結:不可錯過的旗艦級背插系統

首先,創世神BTF作為ROG當家機箱的又一個小改款,它身上有原版創世神的所有優點,包括且不限于極為奪目的外觀、出色的裝置相容性、友善裝卸的細節設計、開箱即用的散熱設定,以及一些也許是ROG才能想到的小心思,比如說電源倉處的儲物區等。

ROG創世神BTF機箱評測:原版優點盡數繼承,旗艦機箱再進化

在原版的優秀基礎之上,引入了背插主機闆支援的創世神BTF讓發燒玩家們有了一種全新的裝機選擇,結合同步推出的ROG BTF主機闆和顯示卡,一台在美學和性能上都同樣頂級的PC主機就此誕生。

縱觀全局,不少有背插設計的裝置的定位也許沒有ROG BTF那樣高,而跟ROG定位類似的旗艦系列則可能還沒有相應的成套背插産品,至少HPCE接口目前還是華碩獨一份的設計。是以對于追求極緻的玩家來說,創世神BTF,乃至一整套ROG BTF系統絕對是不可錯過的裝機組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