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作者:經濟觀察報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在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下,汽車行業進入了内卷時代,市場競争愈發激烈。然而,在這場大家都忙着拼銷量、搶流量的角逐中,寶馬卻像一位特立獨行的選手,傳遞出不一樣的聲音:“除了業績,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4月2日,寶馬中國正式啟動“寶馬中國文化之旅——大運河文化保護教育公益項目”,長期助力大運河文化保護、推廣與教育。緊接着4月8日,寶馬中國宣布,将連續第三年捐贈支援遼河口生物多樣性保護,并釋出一系列舉措,全面更新企業社會責任戰略,計劃未來三年向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寶馬愛心基金捐贈3000萬元,用于社會公益事業。

這僅僅是寶馬投身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自進入中國市場30年來,寶馬始終将社會責任與商業發展并重,持續開展多個項目,涵蓋文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

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下,寶馬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動作背後,實則蘊含着寶馬的深層發展邏輯和可持續發展觀:成功秘訣并不止于銷售數字的增長,更多的在于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如何去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新質生産力的協調發展。

在中國追求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寶馬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真正的赢家不僅赢在商業,更赢在責任與未來。“一個卓越的企業,絕不僅僅是銷售與利潤至上。寶馬可持續發展戰略賦予‘商業成功’更多元的含義:我們的目标是實作經濟繁榮、人與環境的均衡發展。”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表示。

事實上,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寶馬既未被潮流淹沒,也未曾被新興勢力擊垮,根據最新的成績單,今年3月份寶馬集團财報披露,在競争激烈且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寶馬集團依然如期實作了2023财年的業務目标,在作為電動化風向标的中國市場,寶馬集團2023年傳遞約10萬輛BMW純電動車,已連續第三年保持豪華汽車銷量領先。放眼中國汽車行業,寶馬的可持續發展觀很好的诠釋了除盈利之外,負責任的企業所必需的企業使命感。

勇擔社會責任 聚焦文化保護與生态保護

寶馬近期宣布的一系列社會責任舉措顯示,其在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主要聚焦在文化保護與生态保護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寶馬社會責任戰略的長期性、社會時效性,以及積極融入利益相關者等特性得到全面展現。

“作為一家國際化的企業,在過去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寶馬對文化的關注由來已久。進入中國後,我們發現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如此豐富,我們希望能夠更加了解中國的文化,更尊重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寶馬希望能扮演文化橋梁的角色。”戴鶴軒表示。

寶馬的“BMW中國文化之旅”發起于2007年,是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緻力于傳統文化及非遺保護的公益項目。通過這一項目,寶馬成功地将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社會相結合,讓更多人了解和珍視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18年來,該項目已扶助410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資助并教育訓練了近千位非遺傳承人,帶動近1.6億人次加入非遺傳承與保護行列。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寶馬将助力大運河物質遺産與非物質遺産的保護與大運河文化的推廣與教育

寶馬将助力大運河物質遺産與非物質遺産的保護與大運河文化的推廣與教育

如今,寶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産——大運河。大運河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民族記憶,承載着豐富的曆史與文化資訊。寶馬決定加入這一行列,成為保護大運河遺産的重要力量。

“在過去的18年中,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已經被驗證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成功舉措,我們會在大運河流域繼續推廣。”戴鶴軒表示。

接下來,“BMW中國文化之旅”将探訪大運河沿線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邀請名家專家助力推廣大運河文化的保護與教育;遴選并資助大運河沿線的非遺傳承人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創新基地”,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開發非遺文創品;帶動近1000萬使用者與粉絲、利益相關者全國經銷商,推動圍繞大運河遺産的文化旅遊。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浮蓮》東坡笠制作技藝

在生态保護方面,寶馬同樣不遺餘力。生物多樣性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目标,對于人類和地球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寶馬2021年啟動的“BMW美麗家園行動”,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生态保護中來。今年,寶馬中國與中國綠化基金會達成合作,連續第三年資助保護遼河口大美濕地。項目将持續聚焦濕地類型國家公園的水體保護,資助丹頂鶴野化栖息研究,并資助生物多樣性公衆展覽、科普教育,以提升公衆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BMW美麗家園行動”連續三年資助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并助力公衆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寶馬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與利益相關者的合作與互動。因為寶馬深知,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隻有與各方攜手合作,才能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舉例來講,寶馬有約50%的經銷商分布在大運河沿線,這是我們與客戶連接配接的重要利益相關者。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調動經銷商的力量,乃至調動客戶的力量,讓大家共同參與到大運河保護當中來,形成良性的循環和互動,讓更多的利益相關者能夠形成良性的互動,以不斷擴大大運河文化的影響力。”戴鶴軒指出。

踐行“家在中國”理念 堅持可持續發展

寶馬把責任放在心頭的戰略,并非一時興起的公關表演,更不是“一捐了之”的簡單捐贈,而是長久以來堅持的企業價值觀。在2023年的慕尼黑車展前夜,寶馬集團的掌門人,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先生說的話言簡意赅,道出了寶馬不一樣的價值觀,也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精髓:“寶馬的長期願景是實作商業成功、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保護生态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進入中國三十載以來,寶馬集團持續深化“家在中國”戰略,創新、前瞻性地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為中國社會創造切實的價值。

在文化及教育領域,除了影響深遠的“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今年已有20年曆史的“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項目,不僅開發了豐富的課程與工具箱,還打造了線上平台,賦能經銷商與愛心車主開展社群志願服務,影響已覆寫超過1億人群。此外,“BMW童悅之家”項目緻力于推動鄉村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貢獻着力量。2021年啟動的“天行健計劃”通過寶馬愛心基金資助鄉村體育教師教育訓練,在全國範圍内捐建了114所“BMW童悅之家”學校,讓15萬欠發達地區的兒童受益。

在災難面前,寶馬始終秉持“家在中國”的情懷,迅速響應,為中國社會提供緊急支援。無論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還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亦或是近年來多次的自然災害,寶馬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捐贈資金與物資,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寶馬還以“商責共創”為核心理念,帶動中國産業鍊企業踐行社會責任。2023年,寶馬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為全國近一半的寶馬經銷商提供了指導與支援,這些經銷商共開展了605場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廣泛帶動了寶馬使用者的積極參與。自2018年起,寶馬集團在中國建立了BMW企業志願者協會,截至2023年底,已有3649名員工投身志願服務,累計貢獻志願時長達18213小時。

在業務層面,寶馬持續深化在中國的投資與發展。目前,寶馬已在中國建立了德國之外最大、最完備的研發網絡,涵蓋北京、上海、沈陽和南京四大研發和創新基地。過去三年,寶馬在華研發團隊規模不斷壯大,人數增至三倍。

藍天白雲是本色,責任為先是底色

寶馬上海研發中心再次更新

展望未來,中國将成為寶馬的電動化轉型的戰略重地。在目前一些車企放緩電動化步伐的情況下,寶馬集團旗幟鮮明的強調,将堅持寶馬的電動化步伐和電動化戰略。根據規劃,寶馬集團2024年将在中國市場提供11款純電車型,并将于2026年在沈陽實作新世代車型的國産,中國的研發和設計團隊将深度參與新世代車型的諸多關鍵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寶馬在追求發展業務的同時,始終将可持續發展定位為中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根據計劃,自2026年起,寶馬沈陽生産基地将在整車量産過程中使用綠色鋼材,其未來目标是實作100%使用再利用材料和100%可回收整車所有材料,實作“循環永續”,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實作“雙碳”目标。同時,寶馬不僅在自身營運中積極推行綠色能源和循環經濟,還緻力于帶動上下遊供應商實作綠色能源的供給。

當下,中國汽車行業掀起出海熱潮,然而,如何從“中國企業”蛻變為“全球企業”,不僅需要學習國際化的營運經驗,更需學會如何與當地市場和諧對話與共融。在此過程中,寶馬這樣的跨國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全球化營運經驗:尊重并欣賞所在市場的文化與傳統,實作和諧共生,這是中國汽車企業從“優秀”邁向“卓越”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