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作者:玉名

  萬物皆周期是股民越來越熟悉的,這種博弈的背後,就是承認周期必然出現,比如說牛與熊,但過程和細節是很難預測的,是以我們需要準備合理的政策來應對。那麼,我們其實也可以逆向使用,比如說既然不知道何時漲,漲多高,但可以考慮規避最差的周期,然後實作博弈,這樣到周期結束後的收益會大幅提升。還有,就是不要覺得差周期不好,實際上,差周期經曆越多,反而好周期到來的機率就大了。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正确了解周期、利用周期,是投資的必備要素。萬物皆周期,幾乎所有證券價格的變化,都存在周期。當步入繁榮周期時,價格顯著高于價值、并且持續變得更高。反之,當步入衰退周期時,價格則會持續低于價值。周期的産生來自一種循環:某些因素的疊加導緻事物逐漸向一個方向發展,而發展的過程帶來了更多的相關因素。最後,在這種正向、或者逆向循環作用下,周期就産生了。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在投資市場裡中,周期是非常容易發生的。甚至在絕大多數時候,股票、債券、基金的價格,幾乎都處在周期中:要麼高于實際價值,要麼低于實際價值。幾乎不存在價格恰好等于價值的時間,這意味着市場99%的時間都是錯誤股價的,高估或低估。主動型基金的持續買入和贖回周期。這兩個是最典型的,錯誤定價的現象。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當市場活躍時,拉動基金淨值,投資者會認為是某一類基金經理“神武英明”,基金也刻意去打造明星基金經理,甚至主動“封神”,然後大量銷售基金,這樣規模上去了,基金不得不繼續買入,推動市場走強,而至于是不是價值投資,或者值不值這些,都不會考慮,一方面是基金經理不考慮,因為他的作用是将基金的規模擴大,這樣就有錢賺;而基民也不考慮,别人都賺錢,他們就必須買,踏空是不可以接受的。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同樣道理,市場低迷,淨值下降,基民當然要贖回,而不會管是不是有價值;基金經理也一樣,按照道理來說,跌出來的機會,越跌資産越低,獲得利潤的機率越大,但這個時候沒錢了,有贖回就要賣出籌錢,償還,結果導緻的是越有價值時反而越要賣出。——這也是中國基金模式重規模(賺取管理費)而忽略淨值的特殊現象,是以主動型基金缺少博弈的價值,這也是事實,因為逃不過周期。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以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為例測算了在曆年該指數最高點買入主動權益基金後的自然解套時長,發現如下規律:超過1/2的年份,即便買在年内最高點,指數再創新高的時長在1年以内;接近3/4的年份,即便買在年内最高點,指數再創新高的時長在2年以内;隻有在少數的年份,買在年内最高點,指數再創新高的時長需要3年到5年。——是以,

指數周期中的收益因素測算

  說到修複能力,美股則是更牛的。納斯達克在2022年創造了曆史最差,随後2023年收複失地,如今又新高,是以,投資組合中必須有利用QDII工具博弈海外指數,就是源于此。單一A股資産是脆弱的,如果再沒有底層邏輯,真的是很難生存的,這是玉名反複強調的,也是股民在市場長周期生存的必需,越沒有越難受,相反你建立這些之後,反而會有不錯的現金流和持股體驗,擁有更多的選擇,可利用大的拐點周期博弈,股民也是需要對于這方面的因素有所梳理,這樣才能長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