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亟須盡快形成更多強有力的增長極,遼中南城市群堪當重任。更何況,這一地區還擁有去年獲批的東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都市圈——沈陽都市圈。

■童彤

為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遼甯正肩負重任,奮力在尋求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走出遼甯“路徑”。

《遼甯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獲國務院正式批複。這意味着,遼甯省将依托《規劃》對其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複作出全局安排。

作為大陸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以及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地區,遼甯也将藉此努力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甯篇章。

批複圍繞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建構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做好規劃實施保障等方面重申了有關要求。其中,針對遼中南城市群,批複強調要增強其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提升沈陽都市圈核心功能,推進錦州、鞍山、營口、丹東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保障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等發展空間需求。

一個是在區域發展中有着絕對影響力的城市群,一個是獲批的東北首個國家級都市圈,遼甯的發展讓人有了更多美好遐想。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遼中南城市群,位于大陸東北地區南部,遼甯省中南部,瀕臨渤海和黃海。這裡有着和共和國同齡、起步70餘年的工業化程序,以及大陸較早邁出城鎮化步伐的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化推動下,遼中南城市群已經形成了沈陽都市圈和綿延450公裡的沈大(沈陽—大連)城市走廊。它既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帶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中具有重要地位。

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亟須盡快形成更多強有力的增長極,遼中南城市群堪當重任。更何況,這一地區還擁有去年獲批的東北第一個國家級都市圈——沈陽都市圈。

此次批複強調“提升沈陽都市圈核心功能”,無疑為夯實遼中南東北振興增長極基礎屬性增添了重要“砝碼”。要知道,瞄準交通、産業、環境治理、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的沈陽都市圈,正在依托廣闊的發展腹地和資源,持續展現其巨大的“虹吸效應”,由此帶來各類生産要素快速聚集,進而推動遼甯全省發展迸發強大動力。

沈陽都市圈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是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門戶樞紐,區域優勢明顯。該都市圈内擁有大陸建立最早、規模最大、門類齊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裝備制造和原材料工業基地,是大陸的“工業搖籃”之一,工業基礎雄厚,産業體系完整。顯然,以此為牽引的遼中南城市群,實作與多個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的有機銜接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遼中南城市群不僅是遼甯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更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龍頭。作為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核心城市群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重要先行區,遼中南城市群也是東北地區融入全球化程序的首要區域。

可以預見,今後,遼中南城市群将繼續優化空間布局,充分利用遼甯南部沿海地區的岸線資源,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發展品質。正如批複中要求的,要加強遼中南城市群與山東半島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協調關聯,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發揮東北地區出海樞紐門戶作用,打造東北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本文圖檔來源:攝圖網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
區域觀察 | 讓遼中南城市群迸發東北振興增長極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