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作者:四川民生資訊

碰撞交融齊聚力,桃李滿園競芳菲。為了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與輻射作用,打造互相碰撞、共同提升的教師隊伍,帶動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2024年4月8日,屏山縣蔣吉維名師工作室和翠屏區文菊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研訓活動在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舉行。屏山縣蔣吉維國小數學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蔣吉維、成員張曉英、彭玲,翠屏區文菊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文菊、成員畢成平、胡雪梅,屏山縣國小第一學區聯組成員和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數學教師共計30餘名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示範課堂 依标施教

第一節課由張曉英老師執教《圓柱與圓錐複習》。整堂課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通過對知識梳理串聯起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展現了數學新課标中強調的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第二節課由彭玲老師執教的《小數的初步認識》,她從教材主題情境圖導入新課,鼓勵學生找出小數,并讓學生發現小數與整數的不同,進而組織學生讀寫小數。彭老師從“元、角、分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分别是多少”的師生互動中,引導學生歸納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系,成功解決“一位小數的意義”這一教學重點,深化學生從實際應用中提煉數理本質的認知,展現數學思想,落實核心素養。整節課中彭老師語言凝練,課堂氛圍融洽,師生互動積極自然。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接着,畢成平老師執教《認識三角形》。從課中可以看出畢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以謎語引出《認識三角形》,用多種模型讓學生獨立尋找三角形,重視歸納能力的培養,除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多次表述外,還注重培養概括抽象的意識和能力。整節課畢老師語言簡練,每個環節都精心設計,引發孩子深度思考。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胡雪梅老師執教的是《用字母表示數》。胡老師以兒歌導入,用學習活動串聯課堂,成功扮演了課堂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讓學生經曆猜想、驗證、結論的數學思維發展過程,在活動中體會到在數學中可以用字母來表示數,揭示課題,深化了解。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知識本身是内涵的,寫字是書法的外衣。”下午,趙洪琴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堂示範課《走進書法》。趙老師從書法的起源、名家作品賞析等多方面為我們介紹了書法的意義和價值,并親自示範了握筆、落筆、起筆、運筆、收筆的要領。趙老師的課充分展示了書法的魅力。從趙老師的課上不難品出“漢字之美即儒雅人生”。

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名師送教展風采 專家引領促成長

高屋建瓴 助力教學

師指一條路,燭照萬裡程。示範課結束後,翠屏區文菊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文菊老師對《關于素養目标導向下試題命制的幾點思考》做專題講座。文老師緊密結合教材與課标,從四基四能、教學評一緻性等方面明确命題導向。文老師強調:要基于真實情境,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注重知識整合,發展核心素養;融入教學文化,培養創新意識等。文老師的講座為我們今後課堂教學的重心方向及試題命制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此次送教下鄉活動,不僅展示了新課标下的教學實踐與創新,傳播新理念,同時也為城鄉教師搭建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平台,引領大家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進一步激發了教師教育教學的熱情。(龔敏 張廷 來源:屏山縣新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