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丨闵行情

作者:上觀新聞

勾勒上海發展的線索,

描摹上海的曆史風情。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

将大上海的發展脈絡說清楚?

滄海桑田、筚路藍縷,

終成“上海”,

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發現闵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第十二季,我們邀請了滬語播音員來誦讀《上海小史》。今天,你将聽到的是《人口遷徙與江南圩田》……

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丨闵行情

點選收聽朗讀

東漢末年至魏晉之際,這是中國曆史上一段黑暗時期。整個中原地區,兵連禍結,戰亂頻仍,接踵而起的各地割據勢力的紛争,外族入侵,盜賊蜂起,人口密度最大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出現了“中野何蕭條,千裡無人煙”的荒涼殘破景象。造成人口大批南遷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遊牧政權,他們與華夏文明如影随形,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少數民族勢力,厲兵秣馬欲直驅中原,由此造成連年戰亂、饑荒與瘟疫等,北方士人紛紛背井離鄉,舉家南遷,以躲避天災人禍。“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難江南者皆未還中土,會稽頗稱多士”(《後漢書·任延傳》),這是周秦以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人口由北而南大量遷徙的潮流。

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丨闵行情

古繪畫:永嘉之亂時的南渡

而此時的吳郡,遠離中原戰場,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加之雨量充沛,氣溫濕潤,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還因瀕臨大海,自然資源豐富。從漢末、魏晉之後,更多的北方士人遷徙而來,大量湧入的人口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勞動力,也帶來了相對先進的生産技術和不同的民俗及生活方式,大片荒地被開墾為良田,大量水利工程得到了興修,促進了生産力的提高,促使上海及周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較快發展。

向南遷徙的群眾,向東南遷移的目的地,又主要流向東南地區吳郡所屬的江東之地,也有從會稽郡渡海到嶺南閩越邊遠之地定居的。中原一些名門望族舉家南遷時,往往攜帶大量部曲、奴婢随行,如魯肅南遷入吳時,即有“男女三百餘人行”(《三國志·吳書·魯肅傳》)。《三國志·吳書》列傳所載六十多位東吳名臣中,約有半數來自中原,其附帶遷來的部曲及奴婢數量也相當可觀。大量人才進入吳地,為此後江南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水經注》上說,“漢高帝十二年,一吳也,後分為三,世号三吳,吳興、吳郡、會稽其一焉”,從秦代一統江南的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到漢代初期已被一劃為三,分别是“吳興、吳郡、會稽”,号稱“三吳”。其中吳興為太湖以南錢塘江以北廣大區域,大約相當于今浙江湖州及以北的區域。新的會稽郡則為錢塘江以南的浙東地區。而吳郡則包括長江下遊平原剩下的部分,其郡治依然在蘇州。而當時的上海大部分隸于吳郡的屬縣婁縣,縣治在今天江蘇蘇州昆山市東北;一小部分則隸屬于吳郡的海鹽縣、由拳縣,即今天浙江嘉興市東北。

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丨闵行情

宋範仲淹(989—1052)畫像

蘇州作為前會稽郡的治所,又是後起吳郡的首府,它始終保持了太湖以東地區最大都會的地位。蘇州府有一州七縣,而作為吳郡最東部沿海的下轄縣婁縣和海鹽縣。婁縣比較靠近蘇州,屬于吳郡近郊,其發展契機是不言而喻的;而海鹽按照《史記·貨殖列傳》所記載“(吳郡)東有海鹽之饒……亦江東一都會也”的說法,同樣也是富饒之地。婁縣與海鹽、由拳相比較,自然是更接近吳郡的首府。

而太湖以東作為一片扇形低窪平原,其出水口至海岸線之間,自然形成了一片長期承受湖水泛濫之虞,由河道與湖泊組成的低地沼鄉澤國。是以在很長時間裡也就保持了婁縣和海鹽、由拳這南北高地之間的中間地帶。

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丨闵行情

“圩田”示意圖

北方大批勞動人口的南遷,大批荒地得到開發,這種新開墾的田地,高度适應了太湖以東扇形低地,多湖泊、多河渠的環境特征,将灌溉耕種、防洪疏導和水運交通結合在了一起。正如宋代範仲淹所總結的:“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裡,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範文正公奏議》(上),《答手诏條陳十事》)吳淞江流域在唐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著名的塘浦圩田體系,其中的“浦”是與吳淞江相通的、南北向的河道;而東西向的“塘”是與“浦”相通的河道,即所謂“橫塘縱浦”,這些河道往往是“五裡一縱浦,七裡一橫塘”,塘和浦交叉圍成的田就是圩田。

這種“圩田”體系,就是利用地形、地勢分為三個層次,高處是圩田四周的圩堤旱地,古代用于建村莊、植桑、植樹種蔬菜;最底層是水域,用于建水池魚塘;中間一層是水田,用于種稻麥油菜等。在中間層開挖溝渠,堆田埂,以田埂劃分成水田的最小機關。或者把湖岸鑿開,引入湖水,變成一塊塊可供種植的水中離島,或者在低窪處引水漫灌,任高起的小丘四周為水環繞,變成人為的小島。開墾者可以在水流彙合的下遊設定水閘,控制水流漲落,使水位高漲時及時放水,不至淹沒農田;也可令水位下降時防止過速,使水道不至幹涸,讓稼穑失水,舟船擱淺。

晉初詩人左思《吳都賦》描述東吳地區的田野風光,說:“其田野珍域無數,膏腴兼倍……國稅再熟之稻”,展現出一片豐稔景象,說法誇大嗎?一點也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濱海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事實,南宋著名詩人範成大長期隐居石湖,時常在橫塘邊流連吟詠,寫下了許多詩篇,其中一首《橫塘》為題的詩:“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正是這種江南獨特的“圩田”體系,保證了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和社會富庶,後世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也絕非誇張之詞。

作者:仲富蘭

編輯:趙若楠

初審:陳怡婷

複審:何婷婷

終審:茅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