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作者:蘭媽談育兒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文/蘭媽談育兒

朋友圈看到一個争議很強的轉發話題:“一個父母最了不起的能力是什麼”

其中,點贊靠前的評論是一位網友講述了他的經曆

他說:

由于小時候經曆了很多不可言說的孤獨、自卑、還有絕望感,長大後也自然就隔絕了對别人的信任和共情,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對未來的擔憂和迷茫讓我不受控制地恐吓孩子:“如果你不讀書以後就隻有窮苦的命”,就連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要求孩子做到絕對完美”
最後,直到孩子抑郁地不願意開口說話,我才漸漸意識到,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父母從來都不是雞娃,不是養出學習成績有多麼優秀的孩子,而是先盡量做到自我能力上的穩定,然後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地影響孩子

說實話,整段經曆分享裡領悟最深的就是擁有自我穩定的能力,這也是真正有能力父母所持有的本事

特别是以下幾種“穩定”能力,哪怕占一個都很了不起: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01

核心穩定

有心理學家曾研究發現:“一個人最重要的本事就是允許一切發生,這叫做核心穩定”

能允許一切發生,不消耗自己、也不消耗他人能量,如果你現在感到壓抑、煩躁、崩潰、甚至找不到接下來怎麼走的目标了,那一定要培養這個心态

有一個媽媽,她的女兒正在上幼稚園大班

看到其他孩子都已經背古詩、口算加減法了,她焦慮地請教幼稚園老師:“我該怎麼教孩子7+5=12呀”

老師告訴她:“不用特意教,等孩子上一年級後學到那些知識,自然而然就悟懂、會做了,孩子什麼樣的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

如此回答,簡而易懂

可事實上,大部分家長還是身處大環境下的内卷中感到焦慮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擔心孩子會落後、輸在起跑線上,也擔心孩子的零基礎在對比下會挫磨自信心,更擔心孩子在中考時就被淘汰下來,不能讀高中就沒有上大學的希望,未來沒有一個好文憑、生活也會更艱苦…

正因如此,有了焦慮、就想着控制孩子,堅信笨鳥先飛、有努力就有回報,可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與發展天賦,過度拔苗助長和零基礎的自信搓磨,本質上無異

昨天下午,有位朋友就給我發資訊說:“親愛的,我家閨女真是太瘦了,每天還不好好吃飯,真的是餓不起呀”

看吧,這就是誤區

餓了就吃,這也是所有人的本能反應

與其每天把吃多少、吃什麼計劃得天衣無縫,倒不如把家裡的零食和飲料都收一收,讓孩子失去零食和父母的關注,等到孩子餓了,也自然就主動找飯吃了

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有自然發展規律,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包括看到同學考高分也期望跟着優秀…,這些都是孩子的發展潛力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而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告訴他們:“放心吧,大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沒事,做錯了就想辦法糾正過來”

這就是父母的核心穩定,允許一切發生、才能創造一切改變

比如,今天經曆了沒有零食的餓肚子,明天餓了就自然想着找飯吃,今天羨慕别人的成績而努力複習,那效果顯著的情況下也會變得越來越有動力

是以,父母的手伸得越短、嘴巴越溫柔,孩子也越好帶一些

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也不是掙多少錢、為孩子創造多好的條件,而是擁有穩定核心,助孩子在自己的成長節奏裡發光發彩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02

控制情緒

情緒是決定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成長資源

父母不例外,孩子亦是如此

若論為人父母最大的能力是什麼,能擁有穩定的情緒,就是特别了不起的本事了

特别羨慕一位朋友,她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擁有着穩定的情緒

從她的父母來說吧

有一次爸媽去超市購物,她沒有在場,但回來的時候卻捧着隻剩半個的西瓜

當時的造型呀,完全可以用四分五裂來形容,老爸還有聲有色地描述當時的場景

他說:

當時我打開後備箱,一手拎牛奶、一手又拎着西瓜,隻不過西瓜是拎着瓜蒂,不到2秒時間,隻聽到“Bia”的一聲,西瓜掉落在地上聲音的那個脆呀,來來往往的路人估計都覺得我是個大傻子…

後來回到家,大家看着四分五裂的半個西瓜,更是風趣十足地活躍氣氛

老媽說:“我都嘴饞了,還等什麼,趕緊把西瓜給嘎了吧”

老爸幽默地接話:“還嘎什麼嘎,都裂成這個傻樣了”

老媽又接着說:“那就直接上手抓着啃吧”

于是,一家人洗完手後就圍着餐桌開始抓着西瓜啃,特别是老爸的粗魯吃功,一邊啃一邊哼哼,就跟個八戒一樣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聽完這一段回憶,我才感受到什麼是穩定的情緒

如果拎着西瓜蒂把西瓜摔得稀巴碎時,老媽罵老爸,老爸再生氣,那随着情緒變得負面,說出的話也會不中聽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所謂的穩定情緒呢,也是能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

很幸運,蘭媽大伯、大伯母就是這樣的模範父母

有一次,出嫁的堂姐回娘家打算露一手給大家做飯,輪到豆芽菜時忘記放鹽、豆腐也煎糊了

大伯當時趕緊打圓場說:“最近血壓高,吃淡點才好”,大伯母也說:“以前老一輩人都說吃糊的撿錢,我今天要把這一盤都給吃了,看看出門能撿多少錢”

随之,大家也跟着哈哈大笑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這件事放在我的身上,再遇上情緒不穩定的老爸,那結果會是什麼樣

老爸一定會罵我:

“炒個菜連鹽都忘記放了,豆腐還能煎糊,你還能幹什麼,真是一點出息都沒有,連個飯都做不好…”

而自始至終,不懂得控制情緒的老爸,帶給我的回憶都是緊張、害怕、自卑,還有什麼不知覺的疏遠與距離感

是以,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父母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給别人帶來情緒價值,這種能建構幸福源泉的能力,才是身為父母了不起的地方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情緒穩定父母養出情緒穩定孩子,這是為人父母的本事、也是為人孩子的幸福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03

懂得聊天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影響力,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或大或小都會給孩子産生一定影響

假期幾天,回老家看望外公外婆時遇到一位媽媽,她問我:“你跟孩子的關系好不好,是不是一說話就會被嫌棄”

我想了想,告訴她:“還好,雖然偶爾也會有些情緒”

媽媽接着跟我訴苦說:“我女兒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反感我,每次隻要一說話,她就讓我閉嘴,如果再說什麼,就直接摔門離開,仿佛和你多待一秒就覺得煩”

然而,當我了解她和女兒的溝通後才意識到,所謂的“被嫌棄”背後,問題源無非是出在溝通上

比如,吃飯時媽媽催促:“你還吃不吃飯了?不吃飯我倒了”,女兒回答:“随便你”

又或者,寫作業時繼續催促:“都幾點了,你自己有點譜行不行”,女兒回答:“真煩,不說話行不行”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看似夾槍帶棒的溝通,事實上就在于彼此的講話方式

媽媽覺得她是在關心女兒,女兒卻認為媽媽的關心就像是一根刺,紮在心裡難以消化

有趣的是,當我回家把這件事情說給女兒聽,以此作對比,希望女兒能夠記住我的好時,沒想到,伶牙俐齒的她直接大道理連篇說:

“哎,這就是你們大人呐,根本不會聊天,每次都自認為自已厲害、懂得多,就把孩子想得有多麼差勁,說話那麼趾高氣揚,誰能受得了”

一番話說得我無言以對,瞬間也意識到“會聊天”的重要性

偶然間,聽一個朋友說:“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聊天,而不是直接動嘴教育”

這個觀點頗有新意,給我的感觸也很深

蘭媽的大女兒就是一個心思比較沉的孩子,經常因為一句話而生氣不吃飯、也不跟你講話

為了改變她,我經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給她講道理,可最後非但沒起效果、反而還經常嫌煩,不讓我講話

後來,我和遠在外地打工的爸爸聊天時,特意跟他說:“女兒最近進步很多,每次都會考慮到我的感受,沒有亂發脾氣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女兒“偷聽”到這句話後,每次做什麼事情都向我問一句:“媽媽,你覺得這樣做可以嗎?幫我看看吧”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當時還很詫異,後來聽女兒說了各種緣由後才知道,孩子都是希望被認可、贊美的

特别是聊天中對孩子表露的認可,會讓孩子更能感受到自我價值

而懂得和孩子聊天,懂得和孩子之外的人聊孩子的進步、和優點發現,這也是一個父母了不起的本事,至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會因為“會聊天”而變得更加溫馨和諧

是以,做一個會聊天的父母就是将言行鑄就在孩子的成長、和日常環境中

讓孩子生活在分享環境中,他們就會慷慨大方

讓孩子生活在平等對待中,他們就會擁有正直

讓孩子生活在充滿愛的氣氛中,孩子就會懂得愛自己、愛别人

讓孩子生活在體諒、和關心中,他們也會知道尊重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04

做好榜樣

有句話說得好:“自律不是孩子的本能,能讓孩子變得自律才是父母的本事”

事實真相還真是如此

有一個11歲女孩,每天早上堅持晨讀,不管是平常日、還是周末都是如此

就連出門去親戚家做客,也會随身攜帶書包,每天早上标準六點半起床,洗漱過後就一個人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晨讀

晨讀完畢後,還會接着從書包拿出作業開始忙着學習,不寫完作業不吃飯,不寫完作業也從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一點,着實是羨慕到我了,也曾錯誤地認為:“自律的孩子都是天生的”

可女孩的媽媽卻告訴我,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也特别貪玩、總喜歡看電視,隻要書拿在手上多待一分鐘都覺得燙手

為了讓“每日閱讀”這個習慣堅持下來,媽媽曾經日日伴讀,每天提醒:“閱讀的時間到了,你昨天讀到哪裡了,我今天需要什麼”

後來,就在這種以身作則的影響下,每日閱讀的習慣就形成了自然,即便是媽媽有事忙着沒有一起閱讀,女孩也自覺地在一旁安靜地看書

每逢看到精彩片段時,女孩還拿着書跟媽媽分享說:“這段内容好有意思呀,媽媽你快呀”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這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和家庭閱讀氛圍的影響力,我們希望孩子關掉電視多看看書,那就放下手機多看看書吧

哪怕把書捧在手裡一句話不說,隻要是盯着書看,就能形成良好的閱讀氣氛,而這種氣氛恰恰是養成堅持閱讀、愛好閱讀的良好習慣

正所謂,人如陶瓷,幼時遇到問題不加以管教,就很容易形成一生的錐形

貪圖安逸、又追求品質,這本來就是人之本性,特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很容易遇難而退

不想孩子習慣畏難,那當父母的我們就不能聽之任之

曾經,我一直認為主要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态度,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是以,女兒每天晚上幾點睡覺早上幾點起床,包括上學穿什麼衣服,每天什麼時候寫作業,我從來都不管

平日裡,女兒寫作業的品質、考試的分數也從來不會強求,一直也以尊重孩子的興趣為主

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女兒就從之前的八十分成績下跌到期末考試的六十分成績

國文老師給出的期末綜合評價也是:“假努力明顯,看上去在認真聽課學習,事實上努力效果并不明顯”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老師也發現女兒喜歡上課開小差,但為了得到關注和認可,又一邊表現出特别努力的樣子

沒有十足的努力和認真,這才是孩子一直停滞不前的關鍵原因

是以,指望孩子自己能自律,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認,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你若放任不管,孩子學壞隻需要幾分鐘的事情

正所謂:“小樹不修不直溜”,孩子小的時候會任性、會偷懶,這是正常的事,但家長絕對不可以放棄監督的責任和義務

而孩子之是以被稱為小孩子,也是因為他們缺乏自覺性,經不起誘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不想讓孩子認為:“睡懶覺比上課舒服,玩手機比做題輕松”,那父母有本事的地方就在于以身作則,在規則中産生監督幫助孩子去除懶性,做一個積極向上又樂觀開朗的孩子

真正有本事的父母,一般都有這幾個“穩定”能力,占一個都了不起

那麼,關于一個父母最了不起的本事就是擁有穩定能力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