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作者:商業與地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3月28日,小米SU7 釋出後熱度值爆炸了。

  • 約2個半小時的釋出會,在抖音的直播觀看人次近1200w;
  • 4分鐘大定破萬,7分鐘大定破2萬;上市27分鐘大定50000台。

“上市即爆單”的成績也使得小米汽車被譽為繼特斯拉之後的“第二條鲇魚”,小米SU7也成為了2024年最具關注度的一款車型。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此番強勢入局,不僅令行業市場競逐更加激烈(如問界、極氪、小鵬等車企啟動降價阻擊),也再次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推向了新高度。畢竟,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仍處于高品質發展的競争階段,但除了頭部車企,大部分品牌想在賽道突圍還是“道阻且艱”。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以前常說“風來了,豬都會飛”。其實人們都忘了,風過去了,摔死的也都是豬。資本加持之下,沒有吹不起來的風口和造不出來的浪潮。資本熱潮退去後,才能看清到底是誰“摔倒在地”。如果選錯了風口,更會加速自我敗退。

消費市場就是這樣,有人加速奔跑,有人跌倒撤場。當然,這背後可歸因于四點:

  • 經濟原因:人們轉向更加理性、節儉、環保和健康的消費方式。
  • 社會原因:競争加劇、未來不确定性,人們選擇更加精簡、實用的商品或服務。
  • 人口結構:新家庭結構重塑消費(少子化、老齡化)
  • 精神層面:重視情緒價值

進入2024年,哪些風口曾被看好,最後卻陷入“燒錢賺吆喝”、“融資吊口氣”、“沒錢撐不下去”的窘境?對此,我們盤點了一些“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風口。以期當下一個風口到來之時,我們能夠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坐看風起雲湧。

消費賽道方面:

  • 消失的「網際網路風口」(元宇宙、新消費、共享辦公)
  • 消失的「傳統大賣場」
  • 消失的「量販式KTV」
  • 消失的「早教機構」
  • 消失的「天然鑽石」

商業趨勢方面:

  • 消費場景從購物中心走向街區:消失的“盒子mall”繁榮
  • 消費品牌從一二線城市走向縣域:消失的“一二線城市高光”

1

消失的「網際網路風口」

2022仍是一片紅火,2023年急轉直下的賽道,你第一時間會想起誰?

「雷科技」曾提到,元宇宙、新消費是被提及最多的兩個名字。此外,早已被遺忘的共享辦公也迎來Wework申請破産保護這一标志性事件。這幾個“倒黴”賽道,共同構成了2023年新經濟領域最蕭條的切面。

元宇宙

大廠急速撤軍,資本進退維谷

風口,總消散在新一輪的風口下。在ChatGPT新風潮之下,元宇宙正被衆多廠商迅速切割,市場瞬間進入後元宇宙時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在元宇宙風潮高熱時,視訊遊戲公司、“遊戲樂高”Roblox成功登陸紐交所上市,拿下所謂元宇宙第一股,而全球最具權勢的社交巨頭Facebook,直接更名為Meta。

在此之外,愛奇藝、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上汽集團、歡瑞世紀、網易等亦是紛紛入局元宇宙,進行相關商标申請,更有甚者連賣奶茶的蜜雪冰城、賣火腿的雙彙、賣白酒的川酒,也進行了所謂元宇宙商标申請,而這也使得“元宇宙”這一詞彙,幾乎達到了被濫用的狀态。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吉利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領克(Lynk&Co)聯合百度元宇宙平台希壤共同打造的「領克樂園」首期汽車數字展廳

于現實而言,元宇宙相關技術也在文旅領域有了廣泛應用,如AR導遊、AR戶外遊戲、VR全景遊覽、VR飛行/巡遊等。2022年上半年開始,一大批省、市政府和文旅機構都投入了大量資金扶持元宇宙項目。比如上海、蘇州打造了“元宇宙文旅産業園”、西安和鹹陽目标打造西北第一家“大秦元宇宙産業先行區”。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陝西“博物館與美好生活”文博之夜活動開幕式

推出四位虛拟“文物智慧推薦官”

如今,所謂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股價已跌破發行價;全力押注元宇宙的紮克伯格也表示“元宇宙不再是Meta公司的重點工作内容”。微軟,正全力擁抱ChatGPT。

國内市場,撤退的信号也已發出。PICO被市場傳出大裁員,騰訊XR業務線也傳出了全線崗位取消。

投融資方面,據統計,2022年全球元宇宙産業共發生了704筆融資,總金額達868.67億元人民币。其中,國内元宇宙融資達125起,融資總額為127億元。2023年上半年,國内元宇宙融資事件總數為110起,且半數集中在硬體和基礎設施闆塊。另一個顯著的變化的是頭部效應加強,TOP 10融資事件總金額占比高達86%。

如此種種,元宇宙整體遇冷,已不言而喻。

新消費

欠薪、關店、銷量不振,頂流接連倒下

比起元宇宙,新消費的潰敗更加徹底。2023年,甚至被稱為新消費品牌的“集體大潰敗”之年。新茶飲、新式餐飲、戶外運動、零食、美妝等分賽道全面淪陷,過去幾年風光無限的網紅品牌們一個接一個倒下。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部分新消費品牌

其實,“新消費”崛起也就3年多時間。回顧2019年,鐘薛高、三頓半、江小白、元気森林、完美日記、瑞幸、泡泡瑪特等新消費品牌異軍突起,受到年輕人的狂熱追捧。

彼時,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紛紛湧入。喜茶、蜜雪冰城、墨茉點心局、和府撈面等新消費領域品牌接連獲得上億元的大額融資,開啟了大舉開店擴張。奈雪的茶更是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新茶飲第一股”。可以說,新消費概念的快速火熱,與資本的助推密不可分。

2023年新消費領域完成了657起公開融資,總融資金額353.9億元,不及2022年的一半,跟2021年相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然而,在資本的狂歡過後,新消費賽道内風口顯然已去,衆多被資本熱捧的新消費品牌們開始不斷地陷入裁員、虧損等困境之中,不少品牌也已四面楚歌。

烘焙業态:

  • 3月,網紅蛋糕品牌熊貓不走因資金鍊問題而停工;
  • 3月,有“烘焙第一股”之稱的克莉絲汀在曆經9年虧損後,宣布暫時關閉所有門店;
  • 新中式烘焙網紅品牌虎頭局渣打餅行也被曝成本失控、資金鍊斷裂,随後進行了大規模關店;
  • 墨茉點心局,主動撤出了北京、杭州、武漢等城市,退守長沙大學營;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下半年,紅極一時的“雪糕刺客”鐘薛高降到了2.5一根,也傳出欠薪、生産停滞的問題,為本就如履薄冰的新消費行業再潑一盆冷水。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新式茶咖(酸奶):

  • 精品咖啡品牌Seesaw被爆欠貨款,過去一年關掉了43家門店,幾乎是2021年的開店數量;
  • 高端酸奶品牌茉酸奶被上海市消保委;
  • 網紅茶飲伏小桃被曝大規模閉店。曾開出超270家門店,去年關店超180家,目前僅剩不到30家,已暫停加盟;
  • 奈雪關停中端茶飲品牌“台蓋”,曾在深圳、武漢等地開出60多家門店.;
  • 喜茶此前推出的平價子品牌“喜小茶”,也在前年年底關掉了最後一家門店;
  • coco都可、一點點、黑泷堂等品牌,都曾傳出門店大規模收縮的消息。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最後一家喜小茶門店關閉

(位于廣州城投大廈,是廣州第一家喜小茶)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茶飲這個賽道上,有人倒下,也有人站起來。

蜜雪冰城和古茗先後向港交所遞表沖擊IPO,“新茶飲第二股”的角逐依然火熱。除了IPO,頭部品牌也在積極尋求出海出路,不斷擴大市場規模。

同時,也有極具地方性特色的品牌在崛起。比如廣西的阿嬷手作、雲南的霸王茶姬、西安的茶話弄、西藏的阿刁等,這些區域新勢力有望成為奶茶界的新晉頂流。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去年開始,遭受暴擊的新消費品牌還不止這些:

“小酒館第一股”海倫司距離上市短短19個月一年虧損16億也備受關注(2022年,海倫司全年新開179家酒館,關閉194家酒館。全國門店數量從上年同期的782家減少為767家);超級文和友深圳、廣州門店客流枯竭,更新改造也無濟于事;

曾經線下排隊王的明星餐飲也不再受寵。陳赫創立的賢合莊自2023年以來,接連撤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多座城市。賢合莊曾在短短2、3年拓店800家,但目前在營門店數僅剩100餘家。鄭恺的“火鳳祥”、杜海濤的“辣鬥辣”、錢楓加盟開設“井格老竈火鍋”等等都出現了大量門店歇業關門的情況。而Angelababy投資的鬥鎏火鍋,孟非和黃磊的“黃粱一孟”,任泉、李冰冰和黃曉明等六位明星合資開設的“熱辣壹号”火鍋等等品牌也已銷聲匿迹;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蕉下屢次申請IPO失敗,過高的價格定位飽受争議……往下數,這份名單還可以增加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

不僅是餐飲品牌,近幾年新消費領域比較火的國貨美妝、電子煙、潮玩等賽道,也都熱度不再。如今的國貨美妝,品牌力、價格都不占優勢,消費者也早已對網紅營銷免疫,衰落在所難免。最好的證據就是,曾經被視作國貨美妝品牌主場的雙11,早已成為國際大牌的主陣地。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據統計,逸仙電商、奈雪的茶、霧芯科技、泡泡瑪特這四家新消費領域典型的上市公司,和上市以來的最高市值相比,總市值一共蒸發了超過數千億元。新消費降溫的話題說了那麼多年,算是感受到了徹骨寒意。

共享辦公

被遺忘的風口,疫情後團滅

去年10月初,共享辦公鼻祖、巅峰估值高達47億美元的Wework宣布無法支付原定于10月2日到期的9500萬美元債券利息,這一消息将Wework緊張的财務狀況徹底揭露人前。短暫掙紮過後,Wework最終還是走到了申請破産保護的地步,186億美元的總負債讓其經營難以為繼。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盡管WeWork破産并未影響到WeWork中國,但共享辦公在中國市場逐年疲軟已是不争的事實。

2019年前,共享辦公的市場規模一度呈現翻倍式增長,SOHO 3Q、優客工場、WE+等知名品牌無一不是成立于這一時期。然而,由于過度擴張、财務壓力和營運不善等因素,再加上三年特殊情況,企業普遍陷入了虧損之中。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WeWork的破産具有标志性的意義,它不僅是一個投資狂熱時代的失敗案例,而且也意味着“共享辦公”,這個秉持着開放與分享精神的商業模式,來到了一個需要重估與反思的時刻。

2

消失的「傳統大賣場」

城市中的傳統大型超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持續關閉。

當下,線上購物成為日常,會員制超市成為新寵。經曆了大規模集約化的商業零售模式,我們好像已經走到了另外一種小衆化的、社群化的經營模式了。大型超市的尴尬命運,代表着網際網路時代消費方式的更疊,也是時代變化的縮影。

最具代表的就是“家樂福”。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1959年起家于法國的家樂福,在1995年進入中國大陸。作為歐洲第一大零售商,剛進入中國的前十年間,家樂福開設了60多家門店,數量趕超大潤發、沃爾瑪等其他同類超市。2017年,家樂福門店的數量更是達到了259家的巅峰。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當我飛奔向你》劇照

而從2018年起,國内家樂福的門店開始以每年20多家的速度不斷關停。2022年,家樂福共關閉了58家門店。其中,北京中關村的家樂福亞洲旗艦店正式閉店。這家店開業于2004年,占地面積達11600平方米,曾号稱“亞洲最大的超市”,是很多北京居民的集體記憶。2023年上半年,關店數字上升為106家,且關閉門店大多分布在一線城市。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3年8月21日,北京家樂福四元橋店進入閉店倒計時

現場大多貨架已空,一片狼藉

在零售的市場上,屬于家樂福的盤子越來越小。事實上,早在2009年,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大潤發店均銷售額達到3.34億,而家樂福店均銷售額為2.35億元,大潤發就超過了家樂福;2010年,沃爾瑪中國在門店數量上也超過家樂福。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家樂福的下行趨勢不是個例。另一家知名連鎖超市——永輝超市成立于2001年,也是中國大陸首批将生鮮農産品引入現代超市的企業之一。2010年,永輝超市A股上市,曾經迎來過十年的營收淨利雙增長。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但過去的三年間,永輝超市也和家樂福一樣沒能阻擋“閉店潮”的到來,陸續關閉了407家門店。另一超市品牌沃爾瑪,同樣在幾年内關店100多家。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随着O2O模式興起,零售業電商格局突變,大賣場遭受了來自生鮮電商、社群團購、線上線下綜合電商和“買手制”會員超市等新型零售業态的沖擊,疊加疫情三年的環境因素,這個時代的大型超市,正在悄悄退出人們生活的“C位”,而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似乎也已經習慣了線上下單的便宜、快捷,傳統超市的光環正在慢慢消退。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在今天,年輕人愛逛什麼?

會員制倉儲式超市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因為一些品牌獨有的網紅商品,以及網絡上塑造的“中産生活方式”标簽,年輕人騰出一天時間去逛山姆、Costco、盒馬X、Fudi等,幾乎成為了一種當代潮流。近幾年間,山姆在中國每年能夠收取的會員費就超過10億元。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全球知名會員制倉儲式連鎖超市開市客(Costco)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此外,由于網紅營銷,短視訊裡爆紅的東北大集、南方菜市場都成為年輕人願意打卡的網紅地标。

3

消失的「量販式KTV」

9年倒閉7萬家,年輕人抛棄KTV。

曾幾何時,KTV曾經風靡全國,是年輕人聚會娛樂的重要場所和心中的潮流象征,而如今,經曆了30多年的風雨,其宿命與網吧一樣,被稱為“時代的眼淚”。80、90後去KTV的次數屈指可數,00後對KTV更是不怎麼感興趣,中老年人反倒成了KTV裡白天場的“常客”。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上世紀90年代,KTV品牌先後崛起,錢櫃、K歌之王、純K、溫莎、唱吧、魅KTV、星聚會等大大小小的KTV,在城市各大核心商業圈遍地開花。彼時也被稱為KTV行業的黃金時代,全國KTV門店數量甚至一度突破12萬家。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然而到了2024年,KTV門店數量斷崖式下跌,天眼查資料顯示,全國現存KTV門店數量已不足5萬家。自2015年至今,9年時間減少了7萬多家,數量與最近幾年才流行的劇本殺門店相差無幾。

2015年是KTV行業的轉折點,這一年,頭部品牌錢櫃的北京首家門店“朝外錢櫃”閉店。緊接着,同樣的謝幕故事,在全國各個城市的夏綠地、好樂迪、K歌之王等陸續上演。資料顯示KTV經營場所數量在2015年達到高峰,可到2021年,場所數量從12萬斷崖式降至6萬多家。KTV二十載的風光,一去不複返。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近年來,KTV行業想通過迷你KTV自救,但效果并不如人意。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出現與普及,各類線上K歌軟體,如唱吧、全民K歌等的興起,線上K歌既滿足了消費者需求,還能避免當代人的社交恐懼,并且降低消費,一下子成為了年輕人消遣的心頭好。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線下新型娛樂活動的出現,也在不停地吸引着年輕人去打卡。如戶外的燒烤、滑雪、飛盤、露營、遊樂場、劇本殺、夜店、密室逃脫等,已經慢慢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新選擇。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在今天,年輕人喜歡去哪裡?

對于現代的年輕人來講,當下可選擇的娛樂方式與種類很多,劇本殺、密室逃生、酒吧與Live house都在蠶食着KTV的市場佔有率。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Live house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劇本殺現場

尤其2023年,作為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年,線下演出火爆,音樂節、明星演唱會紮堆,citywalk出圈,旅遊熱情高漲,這些跨行業競争對手的繁榮無形中又分流了KTV原本已經縮水的市場。

商場主力店也變成了更具“松弛感”的live house、小酒館、小劇場、劇本殺、密室逃生等。在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時代,KTV似乎真的不“香”了。

4

消失的「早教機構」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曾有過“粗暴”的繁榮期的國内早教機構迎來了倒閉潮。

從外部環境看,在疫情沖擊、人口紅利消退、「雙減」政策不斷施壓的大環境下,K12 學科教育訓練等機構紛紛閉店撤場轉型,市場對教培行業預期降至冰點,行業風向迎來大轉變,昔日擴店千家、股市暴漲、企業投融資等喜人資訊也連同機構一同消逝在行業寒冬裡。

2016年,“二孩”政策後,早教這個行業被資本看中,大量的公司走向擴張,通過直營或是加盟的方式成為巨頭。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如今,美吉姆巨虧11億,關店100家;在200個城市開店600家的金寶貝,2023年年末在全國多地曝出突然關店、搬遷的消息(12月,金寶貝北京宋家莊中心、房山長陽中心、石景山泰和翠微中心等店均突然關閉)。

據統計顯示,2021年,國際早教品牌金寶貝門店數量達 559 家,美吉姆早教中心數量達 562 家,本土早教品牌紅黃藍以 1300 家線下機構的規模位列第一。然而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金寶貝、美吉姆、紅黃藍等頭部品牌全國門店數量減少三到五成,其他品牌諸如小馬快跑、悅寶園等品牌縮減門店半數以上,紐約國際、七田真的門店更是幾近「全軍覆沒」。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閉店是一方面,早教機構紛紛「跑路」更為整個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早教機構新愛嬰、東方愛嬰、悅寶園、小馬快跑、七田真、紐約國際等都曾紛紛爆出閉店、跑路等新聞。

今年剛剛過去3個月,頭部早教機構就頻頻被曝跑路:

  • 1月22日,“早教第一股”美吉姆的廣州門店被曝跑路。距離深圳門店全部停業還沒過去多久,又再度陷入閉店風波。

事實上,自從2023年中下旬開始,美吉姆全國各地就陸續暴雷了,如多米諾骨牌一般一家接一家倒閉,其位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門店都出現了大量的閉店現象。

财報顯示,美吉姆的門店數量由2021年的562家降至2022年的479家;到了2023年上半年,其門店數量又縮減至407家,半年的時間裡關閉了72家門店。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 3月19日,金寶貝南京3家門店同時關門。

自2023年以來,金寶貝的直營店鋪就已經大幅縮水。上海、重慶、濟南、深圳、南昌等多地都出現了門店突然閉店的情況。以上海為例,一些門店僅開張幾個月便暫停營業。截至目前,上海金寶貝門店僅剩9家。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時至今日,早教機構步履維艱,早教行業正在經曆寒冬,似乎已成共識。

究其原因,一方面,早期各大早教機構紛紛盲目擴張、開店,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随着國内市場和政策發生變化,早教機構的經營出現了困難,而在疫情之後資金鍊更難以跟上;另一方面,大環境下新生兒的人口紅利已經萎縮,對早教市場的拓展也産生了影響。

在今天,年輕父母是什麼教育理念?

随着時代的發展,早教理念不再矜貴,早教的課程體系也顯得沒那麼領先,失去了光環效應,成本效益降低。金寶貝這些早教機構的一些教育理念正在被颠覆。同時,大家掌握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越來越友善,沒必要付出這麼高的成本,如何選擇早教品牌的決策開始回歸理性。

5

消失的「天然鑽石」

如今,鑽石行業整體低迷。

如果現在去商場逛一下,會發現一樓金店的客流量比往年多不少。并且,“搶黃金”的不僅是“中國大媽”,年輕人也不占少數。似乎一夜之間,青睐天然鑽石的年輕人都開始囤黃金了。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是全球最大的鑽石開采公司戴比爾斯在1947年推出的一則廣告語。正是這則廣告語,把“鑽石與愛情”綁定在了一起。買鑽戒求婚、結婚似乎是每對新人标配,買黃金首飾會顯得老土、不夠新潮。

然而,這個講了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似乎正在發生一場變化。随着時代發展,愛情這個曾經特别好用的概念,突然變成了一個笑話。經典的廣告語,對不吃“愛情故事”那一套的年輕人失靈了

去年年初的時候,線下曾有700多家門店的鑽戒品牌“I Do”,其母公司恒信玺利宣告破産重組。這看似是單一品牌經營不善的問題,實則為整個鑽石行業消費變化的縮影。

與I DO同樣主打“真愛營銷”的還有DR鑽戒,憑借着“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品牌真愛法則“,受到了無數年輕人的追捧。2023上半年内,DR鑽戒的門店淨減少了12家,而2022年,DR鑽戒的門店還淨增加了227家。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其背後迪阿股份(301177),在首飾市場的“黃金熱”之下,已連續6個季度營收淨利“雙降”。2023年門店數量減少94家至594家。萊紳通靈則減少44家至463家。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世界頭部天然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Beers),最近再次下調“精選可加工鑽石”價格,從1400美元/克拉幾乎腰斬至850美元/克拉,在過去一年裡,這類鑽石的價格已經下調超過40%。

2022年,恒信玺利的銷售門店減少205家,較2021年12月末減少28.67%。

利潤逐年遞減、屢遭質疑的營銷套路、高達70%的毛利率……當鑽石商們的僞裝被一層層撕掉,他們為消費者制造的“愛情魔法”也逐漸失去了顔色。

在今天,年輕人愛買什麼?

現在的年輕人血脈覺醒,偏愛黃金。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黃金消費量同比增長16.37%;2022年,鑽石市場規模同比下降18%,今年鑽石銷量仍在持續下滑。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攢金豆成為年輕人新的理财方式

圖源:小紅書

6

消失的「商業趨勢」

消費場景從購物中心走向街區

與購物中心空置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路邊”的愈發繁榮。随着“逛街”再次成為都市年輕人時髦的“生活方式”,“街區商業”也成為了新一輪消費流量集聚地。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3月23日上午,以滑闆文化起家的歐美潮流品牌Supreme正式營業。這位姗姗來遲的潮牌王者并沒有選擇購物中心,而是将中國首店落在了上海市徐彙區富民路上。這裡,也正是擁有衆多潮流店鋪的上海潮流地标之一。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近兩年,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街區”作為首店或者品牌創新店的落腳點。這或許是因為“街區”的天然優勢正吸引着新興商業力量。

相較于同質化的傳統購物中心,人們更願意在Citywalk、City Ride中,一邊體驗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觀,一邊感受悠閑氛圍。類似于潮牌、網紅、設計師等品牌,他們本身就來自于“街頭”,開在“街頭”也是在傳遞一種品牌理念。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其次,與購物中心相對統一的風格與氛圍不同,把店開在街區,不僅能自由地表現品牌調性,也能更靈活地促成品牌創意内容的跨界、延展。

成都祠堂街、西安未央168商業街區、上海張園等等,這些知名網紅街區成為新晉“打卡勝地”,以其火爆之态不斷吸引着更多品牌方和年輕人彙聚于此。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消費品牌從一二線城市走向縣域

2024年,被念叨了這麼多年的下沉市場非但沒有疲軟,反而更加炙手可熱。下沉市場的消費生活正在拉近與大城市間的差距,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有近300個地級市、2000個縣(含縣級市)、40000個鄉鎮,共同建構起了近10億人口規模的下沉市場。近幾年,伴随城鎮化程序加快,低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在居民收入、消費能力、消費意願等方面的差距正不斷縮小。

低線城市消費崛起,而這裡的商業總體供給還存在一定空缺,這也為品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品牌下沉 餐飲當先

以餐飲業态為例,海底撈、星巴克、喜茶、奈雪等為代表的頭部品牌如今都在考慮,走出一二線已經飽和的市場,下沉到低線城市。據紅餐網消息:

  • 星巴克明确了2025年在中國市場擁有9000家門店的計劃,并将下沉市場視為關鍵領域,列入戰略規劃之中;
  • 海底撈宣布開放加盟特許經營模式,并對加盟商的身家、地方資源、管理經驗等提出要求,被業内普遍解讀為,是在劍指下沉市場;
  • 蜜雪冰城(已經有超3萬家門店,門店覆寫了中國所有縣級城市)、瑞幸(不斷放大聯營模式,加速拓展下沉市場)、滬上阿姨、塔斯汀等連鎖品牌也都在不約而同地增加低線與縣城開設新店的比例。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當更多品牌落戶縣城,當縣域商圈更具活力、更有人氣,縣域經濟活力将得到進一步激發,生活在縣城及附近區域的人們也将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高端消費加速布局下沉市場

高端消費品除了布局國内一線、新一線城市外,還開啟了“下沉”模式。

2024,那些逐漸消失的風口 | 七大賽道風口,兩大商業風口

Louis Vuitton 在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舉辦

Louis Vuittion 展覽

近兩年,路易威登、古馳紛紛在江西南昌開店;去年,愛馬仕方面表示,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首要政策仍是加碼擴張。按照計劃,未來,愛馬仕将會每年進入一個新城市開店。在開店城市的選擇上,除了一線城市外,高端消費品牌已在中國新一線城市擴張,并向着更多的下沉市場滲透。

高端消費品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想“找回”疫情所造成的損失,是以,需要挖掘更多尚未被釋放的消費潛力。下沉市場将是未來高端消費品搶奪的新“蛋糕”。

結語

這些年,面對各大“風口”的盛行,購物中心也出現了很多新風潮。比如,從聯名IP進行營銷活動到自造IP、從數字化轉型到街區空間場景打造......這些已經成為了各家在“順應時代背景與消費趨勢”下的正常玩法。

但這依然不夠,在“降本增效”成為關鍵詞的當下,購物中心需要不斷去克服空置率的難題。而新的市場模式與消費風口切換,必将影響着購物中心從招商到營運各環節所做出的調整和改變,這也為購物中心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