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作者:昆明官渡釋出

(郭武輝)2023年,官渡區小闆橋街道刑事警情立案同比下降48.02%,電詐案件同比下降12%,電詐損失同比下降16.08%,命案發案數同比下降100%,涉未成年人犯罪同比下降10.81%,社群矯正對象犯罪同比下降100%。在2023年官渡區普法強基補短闆專項行動工作考核中小闆橋街道名列前茅,綜合排名第2,被區委、區政府命名為2023年度“先進平安街道”,通報表揚為“零命案”街道,街道多個社群也被授予“平安社群”。

一個個資料的背後,是小闆橋街道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打響一場平安建設的“翻身仗”,正構築起全社會的“大平安”建設,彙聚成更高水準的平安新格局。如今,平安已成為小闆橋最鮮明的城市底色。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小闆橋街道平安建設的背後,蘊藏着豐富的内涵,作為官渡區“2+3(1)+N”機制實體化運作工作的試點街道之一,自2023年9月份工作啟動以來,小闆橋街道緊盯“三個明顯提升”和“四個不發生”工作目标,積極整合資源、彙聚力量,着力“六類風險隐患”排查化解、“七個閉環”管理、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全力推進“2+3(1)+N”機制實體化運作工作。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工作啟動後,在區委政法委和區級包保上司的指導下,及時組織成立街道“2+3(1)+N”機制實體化運作指揮部,由街道政法委員和小闆橋派出所教導員任指揮長,小闆橋、曉東和中閘3個派出所各一名副所長,闆橋法庭庭長、街道司法所所長、綜治辦主任、流管中心負責人為“3(1)”指揮部成員,衛生院、街道婦聯、社建、社保、項目中心等科室負責人和13個社群書記為“N”成員,并組建工作專班,在街道綜治中心實行彈性辦公,綜治辦主任負責專班日常管理工作,全面開展試點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小闆橋街道“2+3(1)+N”機制實體化運作試點工作方案、運作流程圖、作戰圖;為進一步壓實責任,提升沖突糾紛調處質效,積極探索把任務單分為A、B、C三類派發,涉及衛健、婦聯、民政、教體和行業工作對象的困難群體、婚戀糾紛、精神障礙患者等風險隐患派發A單,涉及噪音擾民、占道經營、流動人口管理等社會治安亂點亂象、風險隐患派發B單,涉及征地拆遷、重點項目、“兩拖欠”、物業管理等沖突糾紛派發C單;同時,組織成員機關認真學習指導手冊、問答手冊,進一步厘清權責,指導工作開展。

工作啟動以來,共召集研判13次,月會商3次,季分析1次;收集整理“六類風險隐患”414個,其中區綜治中心交辦線索334個,官渡派出所提示函1個,盤龍區綜治中心提示函3個,3個派出所推送75個(其中曉東所11件,中閘所24件,小闆橋所40件),小闆橋司法所推送1條。414個風險隐患中,涉婚戀糾紛135個,家庭糾紛235個,家庭暴力15個,鄰裡糾紛14個,揚言報複社會(他人)4個,有現實危害風險8個,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3個,婚戀、家庭糾紛類占總體糾紛92.99%,占比最高。按風險等級劃分,高風險6個(揚言報複類3條,婚戀糾紛類3條),中風險96個,低風險312個,均按照“七個閉環”進行管理。目前,414個“六類風險隐患”中已化解195個,已銷号92個,正在推進調處化解127個。工作專班派發任務單85件,其中A單70件,B單11件,C單4件。

借鑒諸暨公安“紅楓義警”的經驗做法,小闆橋街道結合轄區批發市場多、流動人口多的治安特點,于2023年9月協調各類社會資源,組建成立昆明市第一支義警隊——“曉東義警隊”。自成立以來,曉東義警隊”隊員們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治安巡邏、反詐宣傳、糾紛調解、護校安園等工作,有效助力平安小闆橋建設。目前,義警隊員已經從50名擴充到了78名,曉東義警不但緩解了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困難,也壯大了群防群治的力量。

在中閘派出所片區組建了“酒吧KTV聯盟”,提升夜間巡邏治安防控能力。結合海樂世界商圈“一軸五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聯合社群、派出所,宣傳動員企業、商管組建200餘人商圈專項治理臨時黨支部,2023年3月初至5月底,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并于8月組建成立了海樂世界“酒吧聯盟”隊伍一支,每日夜間集隊巡邏3次,提升片區夜間治安防控能力。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海祥社群成立海樂商圈專項治理臨時黨支部

在小闆橋街道小闆橋社群,街道充分整合公安、護村隊、4支應急隊約50人工作力量,加大對街天趕集、大都摩天、羊甫商業中心等人員密集區、織布營、大街新村等治安複雜區域等重點部位治安巡邏防控工作。堅持專群結合、共建共治共享,強化“三查三告知”治安要素“大起底”基礎工作成果,提升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水準,針對中國小學校較多的實際,積極關聯社群志願者、村組護村隊參與護校安園,進一步織密校園安全穩定防護網,切實維護校園周邊治安、交通秩序。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小闆橋趕集的熱鬧場景

在林岸馨宸社群,“林大姐”志願服務隊、成立“林大姐”居民調解室早已成了調解居民沖突的品牌。在海祥社群組建領航、護航、助航3個志願服務隊和社群幸福婚姻指導站,在金剛社群組建園區衛士巡防、樓院嬢嬢資訊等支志願小分隊,積極發揮志願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為小區居民提供糾紛化解、沖突調處等服務,把群衆沖突化解在家門口,確定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群、沖突不上交。自“林大姐”居民調解室成立以來,共調處解決沖突糾紛28件,調解成功27件,接待群衆來訪80餘起,調解成功率達97%。

平安街道是這樣“煉”成的

林岸馨宸社群化解居民沖突

  持續創新經驗、建構起“大平安”體系的小闆橋,正構築起平安建設的多元度、全方位治理體系,群策群力一條心,共建共享幸福家園,一幅和諧平安的小闆橋新圖景正在成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