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作者:冷炮曆史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玄奘渡過恒河,經過了憍賞彌國(今印度柯薩姆地區),抵達迦毗羅衛國(位于今尼泊爾-印度交界處),瞻仰釋迦牟尼的誕生的水池。

在此之前,東晉求法僧法顯曾經來到過這裡。等到玄奘抵達,釋迦牟尼出生的池水依舊溫潤滑膩。在拘屍那揭羅國(今印度北部戈拉克普爾東面的卡西亞地區),他瞻仰了釋迦牟尼寂滅之地--婆羅大林。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古代的迦毗羅衛國城市複原圖

随後,玄奘又瞻仰了釋迦牟尼成道後最初說法的波羅尼斯國的鹿野苑(今印度瓦拉西納)。相比于南北朝時代,這裡更華麗壯觀。寺廟中有一個佛像在做出轉法輪的手勢,以紀念釋迦牟尼在此地初轉法輪。西南部還有一座阿育王時期所建的達曼克塔,用材相當光滑細潤。

直到近代,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專家才根據玄奘的記載找到鹿野苑的遺址,并掘出了阿育王石柱上的四獅柱頭和佛陀初轉法輪像。其中四獅柱頭還成為了今天印度的國家象征。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當代印度國徽 源于阿育王所建的達曼克塔

最終,玄奘來到了佛祖長期生活、傳道的摩揭陀國故地(今比哈爾邦南部巴特納地區)。佛陀在這裡度過了一生中的大部時光,佛教曆史上的四次集經大會有二次在此舉行。是以,這裡不僅是所有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有法顯拜訪過的王舍城、竹林精舍。到玄奘通路的時代,還是有衆多寺廟和僧人。

經過不信佛法的君王的破壞,佛祖頓悟的那棵菩提樹已隻剩下四五丈。雖然冬夏季四季常青,寶光環繞,早已不複當年之盛。其他的遺迹總體上夕盛今衰。心向往之的精神故鄉凋敝如斯,玄奘不禁擔心,自己真的能在這裡了卻心願嗎?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玄奘抵達時 摩揭陀的佛教影響已有所衰退

在佛祖涅槃之地附近,玄奘看到了兩尊半埋入土的觀音雕像,不禁放聲大哭:佛成道時,不知飄淪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緬惟業障一何深重。在佛法昌明的時代,自己沒能與佛祖同世。如今佛法衰敗,我才來到這裡,自己的業障何其深重!

附近的其他僧人聽聞哭聲,不禁一道潸然淚下。一路上佛法衰敗的景象,敦促着玄奘在日後砥砺精進,潛心鑽研佛法。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的遺址 至今都顯得宏偉雄壯

好在玄奘到來時,作為印度佛教最高學府的那爛陀寺依舊繁榮。該寺院位于今日拉查基爾的巴拉貢村,有曆代君王的擴建和捐贈,恰好對應名字的本義--“無窮無盡的施舍”。

這裡的亭台樓閣美輪美奂,豪華程度堪比宮殿,讓僧衆們有良好的居住條件和衛生環境。為保證僧人能專心于學術,國王還安排了200戶人家為寺廟提供粳米和酥乳。這讓學者們可以不問塵世,專心緻力于佛法,也是日後《西遊記》中的西天原型。此外,玄奘注意到這裡盛産一種甜美的白色沙粒,也就是後來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的調味品--白砂糖。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玄奘見到的白砂糖 将在若幹年後傳入中土

那爛陀的高僧戒賢法師認為,玄奘就是文殊菩薩在夢裡指派給他的學徒。聽聞素有美名的玄奘到訪,整個寺廟沸騰了起來。寺中派出了200多位僧人和2000多個世俗長老,舉着華蓋、捧着鮮花前來迎接玄奘。大家圍繞着玄奘歡喜贊歎,用梵文吟誦各種美好的詩句來贊頌玄奘。

此外,戒賢法師為玄奘冒九死一生的艱險、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他已年逾百歲、很少講學,卻破例為玄奘精心講授了大乘佛教中的經典《瑜伽師地論》。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在爛陀寺的五年 玄奘能幾乎不受打擾的研究學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玄奘因過人的天賦和學術積累,迅速成為寺廟中排名前十的“十德”之一。不僅可以乘坐大象出行,而且每天享受足夠量的大米和香料等供奉。最重要的是,為了防止玄奘受到打擾,寺廟免除了是以日常事務,讓他有充分的時間學習。

按照現代的科目劃分,戒賢法師除了給玄奘講授《瑜伽師地論》,還學習了相當于梵語語言學、文學、邏輯學,以及部分印度教經典。他在這種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安心學習了5年之久。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回國前 玄奘還為那爛陀寺論戰各類外道

直到回國前夕,玄奘還應師父邀請,在那爛陀寺回應各種挑戰。眼看“順世外道”對那爛陀寺發起無禮刁難,為避免讓同門的印度師生難堪或者蒙羞,玄奘便以外國人的身份主動應戰。

後來,戒日王又遣使來請玄奘參加辯論法會。其中最大的一次,發生在公元642年,而且是由戒日王專為他在首都曲女城主持召開。這次法會極為隆重,戒日王邀請了十八國的國王莅臨聽法。同時召集了東、西、南、北、中五印度沙門三千餘人、婆羅門及外道二千多人前來參加辯論。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在印度的後期階段 玄奘幾乎成為最有名的經典辯論者

大會儀式開始後,玄奘法師登上富麗堂皇的論壇寶座。戒日王恭請法師為論主,稱揚大乘教義。經過十八天舌戰,沒有一人敢對玄奘的理論提出異議。玄奘法師終于得到了大、小乘佛教徒的一緻推崇,大乘教徒尊他為“大乘天”。

哪怕是法會上與他辯論最激烈的小乘教徒,也不得不折服在其腳下,尊他為“解脫天”。和求法之路上取得的各種辯經勝利相比,這次的勝利無疑是意義最重大、影響最深遠的。

那爛陀寺求學: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七)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