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亞樓連喊幾聲報告,彭德懷不耐煩:叫喚什麼!

作者:文史茶館2018

有一次,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來向國防部長彭老總彙報工作,走到彭老總的辦公室門口,按禮節喊了一聲報告。裡面沒有回應。劉亞樓以為是自己的聲音太小,彭老總沒聽見,又連喊了兩聲報告。

劉亞樓連喊幾聲報告,彭德懷不耐煩:叫喚什麼!

誰知竟惹來了彭老總的不耐煩。彭老總說,劉亞樓你又不是不認識,進來就進來嘛,老在外面叫喚什麼!這是什麼情況呢?莫非彭老總不喜歡劉亞樓?

非也。

革命戰争年代,劉亞樓和彭老總的交集并不多。紅軍時期,彭老總是紅三軍團長,劉亞樓是紅一軍團将領。後來彭老總擔任了紅一方面軍的司令員,劉亞樓也算是他的老部下。

抗日戰争時期,彭老總是八路軍副總指揮,在前線指揮八路軍作戰,而劉亞樓在抗大任教。解放戰争時期,劉亞樓是東北野戰軍的參謀長,是林彪的高參,而彭老總是西北野戰軍司令員。

總的來說,他們有一些交集,但是不多,劉亞樓跟随林彪的時間更長,跟林彪的關系更好一些。但彭老總對他也很器重。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彭老總拍着劉亞樓的肩膀說,我等着你的空軍。

這句滿懷對劉亞樓的期許。劉亞樓沒有辜負彭老總的期望,志願軍空軍雖然成立得晚,卻橫空出世,揚威北韓上空。彭老總可謂是如虎添翼。

劉亞樓連喊幾聲報告,彭德懷不耐煩:叫喚什麼!

(右一劉亞樓,右三彭德懷)

從北韓回國後,彭老總主持了軍委的日常工作,後來又擔任了國防部長。劉亞樓是空軍司令員,歸彭老總上司,經常要向彭老總請示彙報工作。

有一次,彭老總從西北乘機抵京,劉亞樓也親自到機場迎接,對彭老總非常尊重。那麼,劉亞樓在門口喊了幾聲報告,彭老總為何不搭理他呢?還對他發了脾氣?

彭老總并不是對劉亞樓有意見,而是對學習蘇聯模式不太習慣。建國伊始,我軍學習蘇聯模式,搞正規化建設,制定了許多繁文缛節,比如路上相遇,下級要先向上級敬禮。

下級到首長的辦公室,要喊報告,首長答應了才能推門進去。首長不答應,就隻能一個勁地喊。是以劉亞樓就喊了好幾聲。在彭老總看來,這些都是形式主義,破壞我軍的優良傳統觀。

劉亞樓連喊幾聲報告,彭德懷不耐煩:叫喚什麼!

他不習慣,也不喜歡。有一次,彭老總外出視察,路過一個崗哨,停下來,看着那位哨兵。哨兵很緊張,以為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彭老總把哨兵戴的船形帽摘下來,笑着問,你喜歡這個帽子嗎?

哨兵緊張得滿臉通紅,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彭老總把帽子又戴回到哨兵頭上,随口說道,我就不喜歡這種帽子。這種船形帽也是學習蘇聯模式的結果。

甚至對軍銜制和軍官薪金制,彭老總剛開始也不同意。他一向主張官兵平等,搞什麼軍銜,薪金還要分好幾個檔次,這是在軍隊中劃分等級。

有位上将說,彭總,你沒有孩子,我們可是有一大堆孩子要養啊。此言一出,彭老總才最終同意實行軍銜制和薪金制。這些也都是學習蘇聯模式的結果。彭老總不太喜歡。

1958年,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反對軍事教條主義,劉伯承元帥受到了錯誤批判。

其實這也是學習蘇聯模式的結果。彭老總批評的是盲目地學習蘇聯模式,而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優良傳統,這是軍事教條主義。他并非對劉伯承元帥個人有什麼意見。

(參考書籍:李力《一個紅二代的人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