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駐村酉感丨章明理: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

作者:酉陽釋出
駐村酉感丨章明理: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
駐村酉感丨章明理: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
駐村酉感丨章明理: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

飲泉“馬、鹿”迹猶在

“共富鄉村”待其還

2023年初夏,我主動争取機會,來到黑水鎮馬鹿村接任駐村第一書記,投身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與馬鹿村結下不解之緣。

馬鹿村得名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此處曾有野馬、野鹿共享一池甘泉,故名“馬鹿池”,馬、鹿寓意勤勞淳樸與智慧靈動,村名亦由此而來。現今隻聞地名“馬鹿池”,池水、馬、鹿均不見。正如春節過後,村裡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留下老人與孩童守候家園。

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工作隊堅持黨建統領,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紮根落地。

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作生态、産業雙振興:開發萬畝野生粽葉資源,30多戶村民采摘粽葉獲利35萬餘元;高山錯季食用菌廠常年聘用30多名村民,月工資3000餘元,生産旺季帶動周邊50餘名村民短期用工,日結工資120元/人。

緊抓組織振興推動人才振興與産業振興深度融合。2023年發展1名大學生預備黨員,培育5名入黨積極分子;堅持黨建帶群建,黨員帶村民,成功打造300畝高山生态蔬菜基地,銷售收入突破50萬元,帶動周圍50多名村民就近務工,被中國網、華龍網等各大媒體關注報道。

對接重慶市慈善總會,照顧好“一老一小”。開設“老年食堂”,惠及百餘名老人,以此感召村裡年輕人回鄉創業;衆多公益項目落地馬鹿村小,激發孩子們摯愛家鄉的熱情和報效家鄉的決心。

運用“千萬工程”,通過公益性崗位、積分超市等方式激勵村民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提升生态環保意識;搭建鄉村能人資訊庫,召集大家建言獻策,凝聚鄉村智慧,注入強勁動能,推動馬鹿村共富鄉村建設落實落地。

重慶市檔案館捐建馬鹿村情館,全方位挖掘展現馬鹿村的紅色曆史文化遺産,從川鹽古道上的楠木箐場古驿站遺址,到抗戰時期的楠木箐天山堡航标,再到見證過抗戰烽火歲月、新中國生産建設、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偉大曆史實踐的319國道(原川湘公路)。

2024年,馬鹿村将充分依托高海拔生态優勢,搭上共富鄉村發展快車,在既有産業基礎上,建構千畝烤煙、千畝中藥材、萬頭生豬、萬畝野生粽葉等多元産業叢集,努力打造産業強村,蓄足共富鄉村這一池水,滋養一方和美鄉村熱土。

正所謂:

酉州北去六十裡,川鹽古道楠木箐。

紅軍追寇川湘路,今為國道共富忙。

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

(作者系黑水鎮馬鹿村駐村第一書記)

End

編輯:趙舒婷值班:任桂容 ▏總編輯:陳 傑酉陽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駐村酉感丨章明理:飲泉“馬、鹿”迹猶在,“共富鄉村”待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