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作者:全民曆史觀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2024年3月底,一群憤怒的印度人沖上了首都新德裡的街頭。他們的手中高舉着各種咒罵美國總統拜登的橫幅,眼裡充滿了憤怒的神色。

原來,這些人都在抗議美國對印度國内政治局勢的幹預行為。而就在不久之前,美國還試圖與印度達成新的軍事協定,以便增強美軍在印度洋地區的存在感。

印度這次突如其來的搖擺動作讓美國感到坐立不安。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印度的這次反美舉動将會直接影響美軍在印度洋地區的利益。

可是,印度為什麼會和美國保持着這種“左右搖擺”的關系呢?印度這個國家反美的根源又究竟在哪裡呢?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美國拉攏印度

從事實上來看,印度在南亞地區确實稱得上是“霸主級國家”。

從文化領域來看,整個南亞以及中南半島地區除了越南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之外,其他國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印度教文化的熏染。

而從軍事角度上來看,印度一直在馬爾代夫周邊維持着自己的駐軍基地。同時,印度還出資扶持了斯裡蘭卡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多個武裝組織。

在國際上,印度的地位也頗為獨特。隻要美國想将觸手伸向印度洋,那麼他們一定就要拉攏印度。

特别是目前美國政壇内部的很多人将“反華”作為了他們的首要目标,與中國接壤的印度在美國全球戰略當中的地位也是以迅速提升。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果然,印度也沒有辜負美國的期望。就在上個月,印度外長蘇傑生突然對南海局勢發難。他表示印度政府将會支援菲律賓在南海地區捍衛自己的“權益”。

而且蘇傑生還非常過分地表示:未來印度政府希望與菲律賓政府開展防務合作。這樣的說辭等于是讓印度直接将軍事幹預的黑手伸向南海。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與此同時,印度還在中印邊境地區大肆增派部隊,做出了一副與中國軍隊長期對壘的架勢。印度的這番舉動一方面是在配合美國的反華戰略,另一方面也是莫迪政府為自己拉票的一種政策。

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2024年的印度議會選舉即将到來的時候,美國卻突然犯了老毛病,開始幹涉起了印度的内政事務。美國的這一舉動一下子就惹毛了莫迪政府。

一時之間,無數的印度群眾走上街頭,用帶有詛咒性的話語咒罵拜登和美國政府。印度政府也用空前強硬的話語回擊了美國政府幹涉本國内政的舉動。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印度強硬反美

當地時間3月21日,印度德裡地區的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裡瓦爾突然被印度官方以涉嫌洗錢的罪名逮捕入獄。這條消息立刻在印度社會中引發了劇烈的動蕩。

因為凱傑裡瓦爾除了是德裡地區的首席部長之外,他的頭上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印度重要反對黨——平民黨的創始人。

近些年來,由于印度群眾對于拉胡爾·甘地所上司的國大黨和莫迪所上司的印度人民黨頗為失望,很多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凱傑裡瓦爾的身上。

有外國媒體甚至預測稱,凱傑裡瓦爾所上司的印度平民黨極有可能在2024年的選舉當中對印度人民黨構成實質性的威脅,這意味着凱傑裡瓦爾已經擁有了挑戰莫迪權威的能力。

是以,3月21日那次針對凱傑裡瓦爾的抓捕,被很多人認為是莫迪針對政治對手發動的一輪清洗活動。在事件發生之後,凱傑裡瓦爾的支援者立刻走上街頭抗議莫迪政府的做法。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以“民主燈塔”自居的美國居然也在這個時候跑出來管起了印度的“閑事”。

美國國務院在事發之後表示:印度政府應該充分尊重持有不同政見的群體。同時,印度的莫迪政府也應該充分保障其他政治勢力的參選權利。

要知道,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印度的2024年議會選舉就要正式開幕了。美國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指責莫迪政府破壞“民主程式”,顯然對莫迪和他的幕僚們相當不利。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之情,印度政府直接召見了美國駐印度的外交官,并表達了抗議。與此同時,大量的印度群眾開始走上街頭,抗議美國幹涉印度内政的行為。

抗議的人群高舉着詛咒美國總統拜登的橫幅和智語穿過大街小巷。恐怕美國怎麼也不會想到,在自己頻繁幹涉他國内政的情況下,印度居然敢對自己的幹涉行為作出反抗。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這次由印度選舉政治引發的反美浪潮,引發了美國内部很多人的擔憂。很多人甚至認為,如果印度的反美風波再持續下去的話,美國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力量也将會是以被大大削弱。

明明就在幾天之前,印度還對美國表現得格外恭順,怎麼幾天過後印度就在美國的面前徹底變了一副嘴臉呢?要想搞明白這一點,就必須要了解印度複雜的政治現狀和莫迪個人的執政風格。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不受控制的印度

印度雖然經常在國際外交場合中做出一些親美的舉動,但這并不是因為印度受到了美國的操控,隻是因為他們想從美國手上榨取更多的利益而已。

印度這個國家的親美政策與南韓、日本、菲律賓等國有着本質上的不同。雖然印度的綜合國力根本無法同美國相比,但印度好歹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其完全有能力決定本國的内政和外交事務。

也正是因為這樣,印度在親近美國的時候并不會選擇毫無保留地付出一切。甚至在許多時候,印度還會利用自身在美國地緣政治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敲美國政府的竹杠。

要知道,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一個主要手段就是維持美軍在全球範圍内的威懾力。而美國想要維系在印度洋周邊的軍事存在,就必然要與印度展開所謂的軍事合作。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加上印度自身又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之一,其在全世界開發中國家當中的政治和外交影響力是美國無法低估的。

另一方面,現任的印度總理莫迪對于美國來說也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合作對象。因為莫迪是一個狂熱的印度教徒,他對印度教的狂熱甚至已經發展到了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地步。

由于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擔任上司職務期間,曾經縱容了該地區的印度教徒對穆斯林發動宗教仇殺活動,美國政府曾經一度宣布莫迪為不受歡迎的人,禁止他踏上美國的領土。

但在莫迪順利當選為印度總理之後,美國隻能夠捏着鼻子放開對于莫迪的入境禁令。此後,美國政府與莫迪政府之間的交流更是愈發的頻繁起來。

莫迪的執政風格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在大多數時候,莫迪都将印度看成是一個應當由印度教徒來治理的世界性大國。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是以,在莫迪帶領下的印度政府非常樂于同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保持交流。但另一方面,莫迪也絕不願意為了維護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系做出損害印度利益的事情。

比如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後,美國就曾經要求印度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以及天然氣能源的數量。可印度政府在得知了美國的要求之後,果斷地拒絕了他們。

因為經過印度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俄羅斯願意以低于國際石油均價25美元的價格向印度大規模出口石油。這就相當于印度利用俄烏戰争的契機撿了一個漏。

美國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要求印度暫停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貿易,這等于是要讓印度把到手的利益再讓出來。對于這樣的條件,莫迪政府說什麼都不能答應。

而這一次美國指責莫迪政府動用強硬手段打壓政治對手,則是再次觸碰到了莫迪的底線。

毫無疑問,如果美國和印度鬧翻了,美國在印度洋周邊地區的影響力的确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本身也是美國介入印度洋事務的一大阻礙。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因為莫迪政府一直将印度洋周邊地帶視作是印度自己的地盤。他們雖然可以與美國就軍事問題展開合作,但他們恐怕不會坐視美國頻繁地動用軍事手段幹涉印度洋地區的事務。

是以,在核心的軍事霸權問題上,莫迪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利益其實也并不一緻。這也注定了美國和印度之間所謂的合作關系是走不長遠的。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歸根結底仍然是利益的互相交換。

當下美國與印度之間的沖突隻是全球局勢的一個縮影。美國越來越難以控制自己一手建構起來的霸權體系,各個國家與美國之間的摩擦甚至是對抗會變得越來越頻繁。

各國人民的怒火也終将會形成燎原之勢,将那些試圖維護舊秩序與霸權主義體系的美國政客統統吞噬……

為何說"搖擺"的印度,會讓美國軍事霸權出現裂痕?印度反美的根源

參考文獻:

1.強烈反對美方幹涉,印度警告“可能開創不好先例” 北京日報

2.印度外長稱支援菲律賓捍衛主權,外交部:海上争議問題是當事國之間的事情,任何第三方無權插手介入 環球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