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作者:壹号股權

美國将利率拉到5.5%的高位已經快一年了,全球美元回流美國,美元升值,他國貨币貶值,全球都缺美元,盼美元如盼甘露,中國很多人也在等着美國降息,希望美國再次放水,沖漲各種資産價格。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1、美國要加息到8%?

但是美國看起來倒沒有那麼着急,一會兒說要降息,一會兒又說不着急,反正是和市場的預期逆着來,搞得大家都很迷糊,美聯儲降息與否已經成為全球各大投資機構都在猜測的謎底。

摩根大通作為全球頂尖的投行,其董事長兼CEO戴蒙近日向市場發出警告,稱美國通脹和利率可能持續高于市場預期,未來幾年,美國利率可能飙升至8%,此話一出震驚全球。

戴蒙擔心的主要是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事件以及美國政治兩極分化,很可能會帶來二戰以來最大的風險。戴蒙認為,市場認為美國經濟軟着陸的可能性在70%-80%之間 ,這過于樂觀了。

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政策師在一份投資報告中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港股指數或富時中國A50指數窄幅看漲期權,為中國股市的潛在反彈做好準備。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不過戴蒙的話也留有充足的餘地,說摩根大通已經做好了利率提升至8%和下調至2%的準備,也就是說他認為美國利率有可能漲到8%,也有可能降到2%,反正都為此做好準備了。

美國有沒有可能加息到8%?理論上來講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主要是看通脹能否控制得住,如果通脹又擡頭,漲到4%,甚至5%,那美聯儲是坐不住的,隻能再次祭出加息大棒了。

美國的通脹又決定于什麼?有很多因素,目前來看最大的是地緣政治,比如俄烏沖突擴大、巴以沖突擴大外溢,甚至是其他地方發生更大規模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全球你物資緊缺,美國通脹再次擡頭也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以色列目前已經要從加沙撤軍,美國也開始放風烏克蘭可以和談,這說明美國也不打算繼續在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中将自己陷進去,準備抽身了,以免殃及自身。

目前全球局勢看似危機四伏,但是整體還算是可控,不會有3戰,隻要最大的兩個國家不下場,就隻能是局部沖突,不會蔓延至全球。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2、美國為何不着急降息?

全球都在等着美國降息, 但是美國看起來不太着急,我們隻看到美國加息的負面影響,最主要的就是利息成本過高,會增加債務負擔,遏制企業投資的意願。

這個擔心有沒有道理呢?有的,就美國聯邦政府來說,2019年的國債利息支出預算是5000億美元,2020年由于将利率降低至零水準,利息支出反而下降至3450億美元,較2019年反而大幅下降。2021年依然不高,隻有3523億美元,2022年3月份開始加息,利息支出才再次增加,但是也隻有4750億美元,2023年也不到7000億美元,雖然較2022年有了大幅增長,但是較2019年僅高出了不到2000億美元,況且2023年的經濟體量已經财政收入較2019年有了大幅提升。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加息有沒有好處呢?當然也有,而且還不小,首先就是能夠控制通脹,這是加息最直接的原因,美元是全球貨币,可以在全球購買商品和服務,加息後美元升值,較其他貨币升值,那麼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自然就便宜了,比如人民币較美元貶值了10%,這也意味着花費同樣的美元,可以從中國購買同樣的商品将節省10%的美元,這不就相當于降價了嗎?而且美國本身就是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加息導緻美元升值,最後也會導緻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更便宜。

還有就業的好處,從實際結果來看,美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還非常不錯,去年四季度GDP年率為3.4%,去年三季度更是高達4.9%,經濟增長,就業就差不了,今年3月份的失業率為3.8%,甚至較加息之前還要低一些。3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甚至超過30萬,是過去12個月最高水準。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經濟增速保持較高增長,就業人數保持高位,失業率保持較低水準,這就是美國目前的經濟和就業情況,這一切都是在美聯儲将利率拉到5.5%的高位下發生的,和攀升的利息支出相比,美國暫時還是能夠承受的,美國這麼多債務反正是還不起的,多幾千億美元的利息又能怎麼樣呢?幾年下來債務都增加了10萬億了,還在乎幾千億的利息?

3、美國還在等什麼?

除了以上因素,美國還在等什麼?從過去40年的曆史來看,美國每次将利率拉到高位後得“見血”才會降息,何為“見血”呢?

80年代末,美聯儲将利率拉高到9.75%的高水準,80年代末對社會主義陣營來說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情,前蘇聯也是,戈爾巴喬夫進行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但是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引發了劇烈的社會動蕩,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獨立,1991年前蘇聯解體。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前蘇聯解體後又實施了十分激進的休克療法進行經濟改革,好巧不巧的是,美國在1989年開始降息,一直持續到1992年,利率降低到3%,三年時間利率降低了近7個百分點,大量的美元被印發出來,這些美元最後去了哪裡?解體後的前蘇聯國家就是很好的去處,遍地都是以美元計算價格極低的資産,這一次讓美國吃得飽飽的,美國GDP不僅擺脫了衰退,甚至迎來了一波增長。

1994年開始,美國再次開啟了加息模式,這次加息時間持續很長,到2000年的時候最高加息到6.5%,好巧不巧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始發于泰國并蔓延整個亞洲,整個東南亞國家衰退,貨币貶值,而美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繼續加息,這些國家的國币跌得一塌糊塗。當然美國的網際網路泡沫也破裂了,于是2001年開始降息,大量的美元從美國流出 ,到全球尋找投資,東南亞遍地都是便宜的資産。

全球盼降息,美國為何不急,還在等什麼?

同樣的故事在21世紀初又來了一遍,到了2003年美聯儲降息至1%,這已經是過去最低水準,但是從2004年開始又進入加息周期,2006年直接加到5.25%的高水準,這刺破了美國的放低次泡沫,引發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并蔓延全球,于是在2007年底開始降息,在2009年降低至零水準,這已經是史上最低利率了。

有意思的是 ,美國這次加息降息讓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了,整個歐洲經濟停滞了10年,歐盟GDP在2008年是16.3萬億美元,到了2022年依然隻有16.75億美元,14年過去了,GDP還停留在原地。

好巧不巧,美國每次加息降息總會伴随一些危機産生,從前蘇聯、到亞洲、 到歐洲,如今美國又進入到加息降息周期,這次誰會倒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