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物還是“毒物”?制售盜版《新概念英語》,法院判了

作者:澎湃新聞

低價銷售的盜版書籍,往往存在錯詞錯字、缺章少頁、使用劣質油墨等情況。粗制濫造的盜版書籍既侵犯知識産權人的合法權利,又影響學習者的閱讀體驗,甚至還可能會危害健康。

日前,有盜版幫派瞄準了國内無數英語求學者的第一套啟蒙教材——《新概念英語》。4月10日,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楊浦區人民法院)對這起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依法進行一審宣判,兩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至一年九個月不等,并處罰金。鑒于兩人均系從犯且具有認罪認罰、退贓等情節,依法适用緩刑。

此前,楊浦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批涉侵犯《新概念英語》著作權系列刑事案件,也已全部審結完畢。

讀物還是“毒物”?制售盜版《新概念英語》,法院判了

案情回顧

2022年起,同案關系人王某某(已判決)從同案關系人陳某某(已判決)處訂購了帶有“PEARSON”的假冒注冊商标的防僞辨別,并委托同案關系人金某某(另案處理)刻印盜版《新概念英語》圖書CD光牒,完成了非法制造假冒防僞辨別、刻印盜版CD光牒的“上遊環節”。王某某後将上述輔材提供給同案關系人葉某某、楊某甲夫婦(均另案處理),先後委托葉某某、被告人楊某乙等人印刷、裝訂。

為了大量複制發行盜版《新概念英語》系列圖書,葉某某、楊某乙等人雇傭被告人李某某、同案關系人靳某、楊某丙(均已判決)等人在其實際經營的某印務有限公司進行拼版、印刷、裝訂、貼标、打包、發貨。

為實作産銷一體化,王某某再将上述複制發行的《新概念英語》系列圖書銷售至同案關系人梁某(已判決)等人處。梁某等人作為“經銷商”,通過網店将盜版書對外銷售至全國各地。

可見,上述人員“各司其職”,俨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犯罪“産業鍊”。

讀物還是“毒物”?制售盜版《新概念英語》,法院判了

經司法審計,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間,同案關系人王某某、靳某、楊某丙、被告人李某某印刷未經授權的《新概念英語》系列圖書共計30餘萬冊。2023年4月至同年6月期間,被告人楊某乙印刷未經授權的《新概念英語》系列圖書共計6萬餘冊。同案關系人梁某等人的非法獲利為人民币20萬元至60餘萬元不等。

人民法院裁判

楊浦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涉案《新概念英語》系列圖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該系列案中,王某某、靳某、楊某乙、楊某丙、李某某結夥并夥同他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制發行其文字作品,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有其他特别嚴重情節,其行為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梁某等人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權的侵權複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銷售侵權複制品罪。

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三十萬元;靳某、楊某丙、梁某等人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罰金人民币五千元至一百五十萬元不等,鑒于其具有坦白、認罪認罰、退贓等情節,依法适用緩刑;李某某、楊某乙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至一年九個月不等,罰金人民币五千元至十萬元不等,并考慮到其系從犯且具有坦白、認罪認罰、退贓等情節,依法适用緩刑。違法所得予以追繳,查獲的侵權圖書、半成品、封面、印刷模闆、CD光牒等,以及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均予沒收。

法官說法

楊浦區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庭二級法官黃莺表示,《新概念英語》作為文字作品,其著作權受法律保護。打擊盜版、保護版權,既是對著作權人權利的保護,也是鼓勵創作、促進創新的必由之路。相反,如果任由盜版橫行,将會在市場中産生“劣币驅逐良币”的後果,應依法予以嚴懲。

一、侵犯著作權罪與銷售侵權複制品罪的罪名界定

知識産權犯罪中“侵犯著作權罪”與“銷售侵權複制品罪”“假冒注冊商标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罪”這兩組罪名均系侵權行為的上遊制造環節及下遊銷售環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産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對假冒行為的後續銷售行為不單獨定罪,而定為假冒注冊商标罪一罪;對自行假冒過程中,又銷售他人假冒注冊商标商品的行為,應對兩個犯罪行為分别認定,并實行數罪并罰。

本系列案件中,未經授權而實施的複制涉案圖書并對外銷售的行為,直接侵害了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後續銷售行為被複制行為所吸收,屬于刑法嚴厲打擊的源頭犯罪行為,故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而梁某等人所實施的銷售涉案盜版書籍的行為,系對王某某等人複制發行行為的再延續,故不屬于侵犯著作權的規制範疇,且其危害性遠小于王某某等人的複制發行行為,故構成銷售侵權複制品罪。

二、盜版圖書的危害性不容忽視

盜版圖書的危害,其實超乎許多老百姓的普遍認知。裝幀拙劣、存在錯字漏字,進而影響、誤導讀者的閱讀認知;質地較差、印刷模糊,易造成處于視力發育期的青少年視覺疲勞;更有甚者為了降低成本,還可能采用不合格的紙張、油墨及膠水,緻使印刷出的盜版書籍含有超标的重金屬元素,極易經由手口接觸進入身體,嚴重危害讀者的人體健康。

是以,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需提高自身識别盜版的能力。在鑒别書籍時:

一看外觀色彩、裝幀。正版書籍往往色彩鮮豔、外觀平整、裝訂牢固,而盜版圖書往往色彩錯亂、裝訂松散,書頁有毛邊,且易産生脫頁;

二摸紙張手感、厚度。正版書籍用紙品質好、有厚度、手感佳,而盜版圖書往往所用紙張薄,紙面粗糙;

三聞氣味。正版書籍的油墨散發清香,而盜版圖書往往由于使用劣質印刷墨水導緻氣味刺鼻;

四查内文排版、字型。正版書籍排版規範美觀、文字清晰,而盜版圖書多采用掃描而未經校對,故排版差錯率高,文字模糊有疊影;

五核銷售管道、定價。盜版書籍的定價往往遠低于正版圖書的售價,且多通過非正規管道進行銷售。

法官提醒:請廣大消費者選擇出版社的電商官方自營網店或正規實體書店進行購買,抵制盜版,從你我做起!

(原标題為:《讀物還是“毒物”?制售盜版《新概念英語》,人民法院判了!》,有删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