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個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作者:亮網

新快報訊4月9日下午,第十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之“星聚南沙,投資未來”南沙專場活動在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拉開帷幕。

為赴這場十年之約,灣區之心的南沙拿出滿滿誠意:上百米長的展台将這十年來南沙産業成果與企業優質産品進行全方位的呈現、65款可上天入海下地的“南沙智造”展品show出南沙産業發展力量、60個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的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首批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小切口”應用清單重磅釋出、56家十周年重點招商企業獲得授牌頒獎……優厚的戰略地位、獨特的區位優勢、廣闊的發展腹地、紮實的産業基礎,南沙正加快打造投資興業的“理想地”。

60個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活動現場

實力:十年來南沙GDP年均增長近10%

“十年來,南沙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近10%,汽車制造業産值超2000億元,集聚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業,初步形成國内較全的化合物半導體産業鍊和商業航天産業格局。2023年,新簽約、動工項目總投資額超5500億元,累計引進世界500強項目超270個,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核中排名第7,高品質發展勁頭十足。”南沙區委副書記、南沙區長吳揚在南沙專場活動上緻辭表示。自2015年舉辦首場投資年會以來,企業項目紛至沓來,形成了南沙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

據了解,本次投資年會期間南沙區簽約項目超60個,涉及總投資額達2000億元。現場進行了重點産業項目、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項目、先行啟動區項目、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項目等多批次簽約。據介紹,簽約項目立足《南沙方案》、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芯晨大海”産業叢集等南沙戰略定位和特色,呈現出産業集聚強、品質效益好、發展後勁足、帶動效應強、産業覆寫全面以及多領域融合發展等特點。

60個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活動現場

動力:科技創新賦能南沙新質生産力

十年來,南沙緊抓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堅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資作為“頭号工程”“一把手工程”,聚焦重點領域抓項目、促投資、謀發展,各種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态、新服務在南沙應時而生,新質生産力勃發生機,高品質發展動能澎湃。

現場,南沙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壓軸公布。首批計劃開放準入的應用場景共15條,主要涵蓋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海洋科技、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智慧交通五大領域。

2023年12月,國家三部門聯合印發《南沙意見》,支援南沙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等11個重點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率先探索,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中心(大灣區),創新應用場景,促進前沿性颠覆性技術市場化應用。為落實《南沙意見》,南沙區面向企業、科研機構等社會各界廣泛征集應用場景,梳理出《南沙意見》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力促更多新技術、新産品、新裝置在南沙率先應用推廣。

例如,第一批應用場景清單提出放開L4級别智能汽車商業化營運推廣,這将推動L4級别智能汽車快速打入消費市場,倒逼智能駕駛技術優化疊代,促進南沙智能網聯汽車做大做強。又如,在生物醫療領域,清單提出建設細胞及基因治療産品臨床級生産及檢測平台,這将加速細胞基因治療藥物的開發進度,合規性的軟硬體設定保障創新藥獲批上市,助力南沙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在細胞與基因領域實作高品質發展。

江蘇宜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進階副總裁崔建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清單,在生物醫藥應用準入方面,不但總體上處于第一梯隊,而且在造血幹移植技術方面将率先實作突破,将從點到面,為全國幹細胞行業的規範發展提供模闆和标準。此舉可有效彌補粵港澳大灣區細胞基因藥物産業鍊的關鍵一環也就是GMP制備,更全面推進與實作專業化分工。對區内企業而言,可以就近完成在研藥物的工業化CMC和方法學開發與制備、可以有效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可以極大降低藥物研發成本。”

據介紹,應用場景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關聯為路徑,實作新技術疊代更新和産業快速增長的過程。其核心是将先進技術的應用創意,運用在真實具體的“小切口”問題,把市場的供需和技術的供需緊密結合,推動技術和商業雙爆發,實作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的商業化應用。

60個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活動現場

潛力:着力打造極具競争力的政策環境

十年來,南沙區全力以赴穩增長、促發展,招商引資跑出了南沙速度,營商環境提升了南沙溫度,重大項目紛紛落地生根,區内企業個個茁壯成長。為鼓勵企業和企業家在新的征程中奮勇争先,現場還分别為56家南沙十周年重點招商企業頒發了“‘星’火燎原獎”“‘晨’曦啟航獎” “‘大’匠鑄夢獎”“‘海’闊天空獎”等4大獎項,涵蓋了先進制造、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新材料等南沙“芯晨大海”産業叢集。

吳揚表示,南沙将着力打造極具競争力的政策環境。在國家層面,用足用好15%企業所得稅優惠、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延長虧損結轉年限等重大财稅政策,《南沙意見》、土地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南沙條例等重大支援政策。在區層面,南沙将積極發揮“四鍊融合”政策體系作用,全方位、全周期支援企業發展和人才成長。

2024年,南沙将謀劃建設宜商的發展空間,集中力量建設23平方公裡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個先行啟動區,加速形成“一港(國際航運服務港)、三島(金融島、科學島、文化島)、三谷(生物谷、數字谷、健康谷)、多園(國際汽車産業園、智造産業園、海洋科技産業園等)”的産業載體布局;同時,通過整租、改造、建立等形式,力争兩年内提供超200萬平方米産業載體,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優質承載空間。

南沙還将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準。通過采取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等措施,進一步增強投資吸引力。積極發揮全國首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和“雙Q”試點政策作用,用好在南沙落戶、總規模4000億元的廣州産業投資、創新投資、基礎設施産業發展3家母基金,不斷完善“創、投、貸、融”生态圈,為實體經濟發展送上“春風雨露”。

60個新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活動現場

采寫:新快報記者 林鋼威 陳慕媛 實習生 董宣辰 通訊員 羅瑞娴 薛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