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作者:安逸鋼筆Q

近日,有個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東南大學大學畢業生徐某祥,在考取研究所學生學曆過程中,先後因為“虐貓”問題被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拒絕錄取,這名學生的前途難道就此終結?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作為頂尖高校,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是否考慮全面,以至于誤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這段事件中,各方的出發點和立意都值得我們深思。

根據網上的相關報道了解,徐某祥在大學階段曾有虐待小動物的行為。虐待動物的行為确實不對,也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但是單從法律層面看,這件事本身沒有構成犯罪。而高校考核學生,不應隻看成績,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想品質、職業操守等全面評價。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對一個年輕孩子來說,過錯在于時,給予重新取向的機會應是更加恰當的做法。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以頂尖學府的身份培養高素質新人才,關注學生德性問題也是理所當然,但是單憑一件未成年時的過錯,斷然拒絕錄取,是否考慮不周?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有失誤,重要的是給予重新糾正的契機。作為高校,應秉持憐憫和包容的态度,了解個案的具體細節,不要勾畫一個簡單下定論。同時,我們也無法斷定這個年輕人是否真的再也沒有改過自身,他是否表現出了深刻的悔改态度。

作為社會,我們是否不應給予人第二次機會?将一個未成年時的失誤,永久地說成是該人的定論,似乎并不公平。我們更應鼓勵個案主體通過實際行動展現自身的成長,而不要用永遠釘着他的過去不放。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當然,作為高校,确實應重視培養有道德操守的優秀人才。但是一個簡單的未成年時期的錯誤,是否就足以永遠影響一個人的前途呢?高校在考核學生時,是否需要一個更全面、更細緻的認真評估過程?這其中需要權衡的因素很多,下定論理應謹慎。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畢竟,我們都曾年輕過,都知道成長是一條不斷拓寬視野的過程。每個人都值得給予第二次機會,讓自己通過實際行動來彌補或推翻過去。将人永遠釘在錯誤中,這是否真的有利于大家共同成長呢?

社會也不應該将這個事件簡單定義為“流浪貓 VS 一個孩子的前途”的對立面。我們需要認真傾聽每一方的出發點,推進全面深入的理性讨論,尋求一個更為公平全面得出的結論。輿論也不應對任何一方進行過于否定或誇大的分類,以免影響事實判斷。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隻有通過包容和了解,我們才能共同努力培養更加健康成長的新一代。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各方都有可取之處,也都需要運用更全面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它警醒着我們。決定一個人前途的标準應更全面。

“南大、蘭大”為了庇護流浪貓,誤了一個孩子的前途?值得嗎?

給予第二機會的重要性,以及我們需要在了解與判斷中注入更多的同理心。我們相信,隻有通過不斷地深入思考,找到問題的哲理核心,事情才能獲得一個公平合理的了斷。也隻有這樣,我們社會的成長才能更加和諧整體。